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要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要求一、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含义在与唯心主义的辩论中,马克思提出了系统性的生产力理论。在对李斯特将生产力视为“精神本质”的批判中,马克思开始阐述“生产力”的内涵。马克思认为,李斯特庸俗地将水力、蒸汽力、马力与人力相媲美而共同视为所谓的“生产力”,这样实则把人贬低为了创造财富的力量。马克思认为,“生产力表现为一种无限高于交换价值的本质。这种力量要求具有内在本质的地位……表现为非物质的”。马克思最初提出生产力概念时,目的在于反驳贬低人的价值的论调,更在于强调人推动、发展和驾驭生产力的主动性。他继续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最终总是归结为发挥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归结为社会内部的分工,归结为脑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当然,随着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完善,生产力的内涵变得更为丰富。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具有两层含义,其早期著作将生产力当作“物质要素总和”而将之与生产资料或者生产工具等而视之,后期著作则更多地接近于“生产能力”的含义,但这并非存在矛盾之处,因为前期著作中的概念也可视为物质要素在理论上的抽象,后期著作意义更为明确,因而最终可以将生产力确定为“劳动生产力”的概念。由此,马克思揭示了生产力属人的本质,将人确立为生产力中的主体因素,即由人主导现代工业,并进一步将生产力的作用引入到了社会历史领域的研究中。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直向着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前进。毛泽东在1945年时指出,“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束缚了中国人民的生产力……革命是干什么呢?就是要冲破这个压力,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解放中国人民”432,并在1956年继续强调“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进而,邓小平在1984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有清晰的论述,“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他更在1988年9月振聋发聩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和第二代领导集体分别从依靠革命去除压抑生产力发展的阻力和以科技形成先进生产力的角度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随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对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把握和遵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是生产力“质”的提升,依靠优质人才、创新技术与新兴产业实现新旧动能转化,顺应并主动引领21世纪科技创新大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几十年积累,生产力的数量基础已初步具备,质量优势仍需加快建立。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因此,站到新发展阶段的起点上,经济建设实践的大幅度进步亟须生产力理论的飞跃和指导而加以实现。二、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必要条件生产力的新质态决定了其形成条件与传统生产力相比产生了较大差异,对此不仅需要形成正确认识,更需要明确承载发展动能的主导力量和实现目标的内外环境。所以,当前必须依托人才发展引领科技创新,并在国民经济循环中实现价值创造,从而推动生产力的跃迁和螺旋式上升。正确认识生产力的新质态。人类生产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生产力的形成具有多元素作用的复杂机制,随着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的边界的拓展,生产力进步呈现出量变与质变的循环往复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标志,带动了纺织业、交通运输业的全面进步。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囊括了石油、化学、电力、内燃机等行业更多维度的发展,推动人类进入发达的电气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触发了人类向原子能、生物工程、信息科技、宇宙空间的探索,人类生产活动之所及变得更为广阔与细微。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展程度虽然众说纷纭,在生产工具中的革命性方向也有争议,但毫无疑问正将前人所未知、未见的元素纳入生产力构成之中。生产力体现为人们支配与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其所处时代中可实现的具体劳动的综合体现。工业革命之前的劳动者很难发现科学技术对于具体劳动的意义,资源丰裕状态下的人们也无法意识到生态环境同样应该作为生产力的一部分而加以珍视。并且,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递进,不仅生产力元素的范围有所拓展,元素更容易表现为独立性的影响因素或载体,而且不同元素之间的管理、组合难度大幅增加。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科学早已发展为生产过程中的独立因素,不仅为劳动者所驾驭、以劳动资料为载体,更反过来影响劳动者的技能、劳动资料的丰度及劳动对象的处理难度。进入到21世纪,生产者所使用的实体性元素与虚拟性元素的范围日益广阔,生产力的发展不仅需要更为齐全的新质生产资料,更依赖于其相互之间的有效结合、优化组合。生产力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质态,更加依托具有新型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加依托具备发展新动能和价值创造新优势的发展格局的构建。前者丰富了生产力的元素构成,而后者增加了元素间的结合效率。对于中国而言,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是一个以质变发生替代过去量变积累的巨大跨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证明了当前难以在传统生产力中获得经济增长潜力和产业调整动力。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形势下,我国亟须充分发掘生产力元素中的活跃成分,以生产力的质变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其主导者为优秀的管理与科技人才,并依托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同时,需要以突破性技术厚植发展优势,建立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支柱性产业体系,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高水平的价值创造,做到“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提升。创造人才发展的有利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劳动者始终是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元素,并掌握科技发展主动权,推动技术创新应用于实践。在传统社会中,低水平的生产力汇集可以由劳动人口数量的增长而实现,在初级阶段的工业化社会中,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也可以短期内提升初级产品的生产能力。但是在以高质量发展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依赖高素质劳动者的培育和成长,依赖于丰富的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历史经验表明,人才培养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基础,否则,即便出现有利的技术扩散、产业转移和大规模需求市场都难以培育出有效的新生产力。对于中国而言,新人口红利的形成需要将人口规模优势转化为人才厚度优势,才能符合“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在新领域新赛道配置足够的高素质人才。作为生产力中唯一的创造性因素、生产资料和科技知识及管理方式的创造者,人的能动性的激发需要构建有利的社会环境。一方面,教育体系的建设直接关乎人力资本的积累,中国所建成的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有效地支撑了现代化的需要,但是在关键性和颠覆性技术的创造中仍落后于发达国家,部分产业为人所制或存在“卡脖子”的风险。为此,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起到充分的人才资源创造功能,将人口规模巨大的特征转变为人才储备丰富的优势,有效地驾驭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新增或发展的新元素。另一方面,人才的发展依赖于高质量就业的实现,更取决于产业升级所达到的层次,教育体系所培养的人才往往需要在社会分工中进一步发展,通过人与人之间、人与机器之间的高效协同才能推进生产经营方式的改进。为此,需要加强产业发展与人才队伍的匹配程度,使人才培养与生产力进步形成循环性的发展模式。需要认识到的是,当前激发生产力变革的人才的发展环境与过去相比出现较大不同,现代科技和产业升级所需要的人才梯队不再是可以凭借偶然性天才出现而建立的,而是建立在各学科、各领域丰富储备上依靠拔尖人才的带领而形成的协同模式。这要求既要依靠基础教育完成的人才数量储备,又要拓展高等教育的深度和产业发展高度而完成科研、管理人才遴选及梯队建设工作。此外,当前平台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旧有的协作模式,在个体、企业、政府之间搭建了新的沟通渠道,使具体劳动开始摆脱时间、空间的束缚。对平台有效的使用有利于打破人才的时空不平衡,寻找到更顺畅的合作模式和发展机制。总体而言,发展环境的改善依赖于生产力的进步,同时又孕育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新质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关键在于依靠人才汇聚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发挥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在生产力进步中的关键性作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新质生产力创造的价值需要在经济循环中体现出来,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中,高水平的生产力要求以高效的流通和高额的利润加以体现。新质生产力中的劳动必然是更为精密的复杂劳动,同时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实现优质的劳动力与生产要素向高效率的部门转移。在畅通的国民经济循环中,依靠劳动产品的价格就可以部分地实现生产力的自然发展,故而可以通过高新产业的盈利状况寻找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实现在国内外市场中完成生产要素革新的目的。对此,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的提出,不仅是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并主动应对世界市场价值链重塑的要求,更是建立促进生产效率提升的激励机制并实现优质生产要素汇聚从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明确“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要求,突出了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中以效率实现生产赋能的机制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有机整体的建设,为高生产力要素的流通、汇集、结合创造条件,并发挥其在价值生产中的引领作用。依托畅通的国民经济循环,我国可以依托超大规模市场和人口规模巨大优势培育并集中优质生产力元素,继而在国际循环中建立产业优势并获得定价主导权,进而在国内大循环中通过价值转移带动全产业链的共同发展,并以可观的企业利润、劳动工资、研发投入为进一步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条件。因此,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并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条件,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真正体现新质生产力形成后的价值创造优势。三、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培育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新质生产力时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东北全面振兴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应用的重要实践,具有全国性的示范作用。同时,作为“共和国长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问题有其特殊性也具有全国共通性,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三条法则既是东北发展的原则,更是全国范围内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方向。以实体经济为根基。生产力的进步优先被应用于满足人类生存、发展、再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提供中,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影响则直接反映为实体经济的问题。在较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结构性失衡”都体现为实体经济的问题,即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这一问题有所缓解,但在新优势、新动力的获得中仍留有很大的潜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并联式发展,四个步骤同时进行的关键是工业化,其载体必须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实体经济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并使其成为汇聚新质生产力各元素的辐辏之地。实体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来之不易,生产力更迭首先对其产生冲击,同时其也容易受到国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