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围场弘扬塞罕坝精神促进高质量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XX围场:弘扬塞罕坝精神促进高质量发展河北省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是塞罕坝精神的发源地。近年来,围场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积极营造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浓厚氛围;全面推动党员干部队伍改造思想、改变习惯、改进作风,凝聚起干事创业合力;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坚决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突破思想之围,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基层工作实践每天早上8时20分,“班前十分钟”宣讲广播准时在围场各机关单位、企业、村(社区)、学校办公区响起,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等内容传达到每名干部耳中。这种“班前十分钟”宣讲已播放460期,听众达12万人次,潜移默化中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10月7日16时,半截塔镇大会议室座无虚席,镇党委书记刘艳峰作为当期“木兰课堂”主讲人围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主题进行领学。像这样日常闲暇自己学、轮流登台集体学的活动,在围场已成常态。“以前大家觉得,基层工作全凭经验,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不够自觉。”作为一名扎根基层十几年的“老乡镇”,刘艳峰坦言自己也曾抱有这种想法。然而,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基层工作的广度宽度深度都在发生深刻改变。刘艳峰深切感受到,如果不加强理论学习,就会出现“本领恐慌”,遇事“抓耳挠腮”,必然影响工作整体推进。翻开该镇几位干部的笔记本,除了理论学习心得体会外,也紧密联系实际,记录着企业开办流程、产业发展动态、基层调研心得等内容。“我们坚持每周举办两次‘木兰课堂’,系统化、常态化抓理论学习。有了科学理论指导,很多年轻干部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刘艳峰说,把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等理论融入工作实践中,全镇上下凝聚起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今年上半年,该镇泓辉马铃薯制品及综合利用、德德牛羊副食品深加工、达泽中药材制剂等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项目全部实施。其背后支撑,是一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起来的干部队伍。目前,围场创新环保夜校、“班前十分钟”等学习载体,搭建“木兰课堂”、网络课堂、庭院课堂、流动课堂四大课堂,组建“蒲公英”“黄鹂鸟”等各级各类宣讲队450余支。共组织各类学习活动1.5万多场次,引领广大领导干部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突破作风之围,用干部作风之变推动基层工作质变10月8日,围场县委组织部4名工作人员对四合永镇领导班子届中履职情况进行评估。活动结束后,四人走进食堂,拿出手机扫描“创业餐”二维码支付餐费,一荤一素一碗米饭,15分钟就餐完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围场针对县域面积大、基础设施欠账多等短板,建立“三三三”下基层调研帮扶机制。将每月第三周确定为工作落实周,各级领导干部下沉一线解决问题;将每周三确定为走访日和宣讲日,机关干部下基层调研帮扶;每次走访调研时间不少于三小时。调研机制刚运行时,基层也曾犯愁。“来人要接待,照原有标准,备餐时间需要2小时,用餐1小时,人来得越多负担越重。”四合永镇党委书记王艳东说。作为配套政策,2021年6月,围场在各乡镇食堂推出“创业餐”,进一步规范接待行为、减轻乡镇负担,推动干部作风转变。“同乡镇干部同吃一锅灶,用餐时间缩短到不超过15分钟。省出来的时间正好用到入户走访、为民办事中。”王艳东说。乡镇工作纷繁复杂,不少干部“口号喊得震天响,落实起来轻飘飘”,造成干群不同心。为此,该县要求乡镇干部把一半时间和精力用于进村入户访民情,深入一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10月7日早上工作布置会之后,青年干部熊伟丽领了任务,骑上电动车直奔庙子沟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路上遇见村民宋振祥在地里收秋,熊伟丽停下车,边帮忙边把防火注意事项叮嘱了一番。“以前是群众干着,干部看着;现在是干部群众一起干,她的话我信、也听。”宋振祥说。让党员干部沉下去,把百姓呼声传上来。为畅通民意表达渠道,2021年6月,围场正式开通“连心信箱”,百姓可通过手机短信方式,将诉求和建议直接反映给县委主要领导。为保障“连心信箱”高效顺畅运行,围场建立起“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各方联动、限时办理、及时反馈”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涵盖受理、转办、办理、回复、回访环节的工作流程。截至目前,“连心信箱”累计办理信件4441件,办理率96%,满意率96%。突破发展之围,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走进位于御道口镇三复兴地村的300兆瓦牧光互补项目现场,万亩光伏板一眼望不到边,光伏板下一捆捆有机牧草刚刚打捆完毕。“该项目采取‘光伏+畜牧饲料种植+绿色养殖’的方式,建立联农、带农、富农机制。”镇党委书记刘刊说,此前项目区域草场沙化严重,连片的光伏板就像遮阳棚,年均发电5.73亿度,减少碳排放12.75万吨,产值2.2亿元,还可有效恢复草场7295亩,每年为3800头肉牛、1400多只肉羊提供优质牧草。牧光互补项目是围场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缩影。围场经济总量小,又承担着“两区”建设政治责任,面临着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态建设双重使命。经过反复调研,该县确立了清洁能源、食品医药、文化旅游“1+2”主导产业。围场发挥风光水“绿电”富集、碳足迹小的显著优势,加强全产业链建设,统筹风光水、储氢热一体化发展,全力推进总装机340万千瓦的19个新获批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年内计划新增装机46万千瓦以上,总装机将达到448万千瓦以上。以打造高端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园为引领,重点实施总投资近8亿元的国电神奥储能综合工厂、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制造项目,达产后年预计实现产值33.5亿元。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承德牌楼500KV输变电站电力送出“卡脖子”工程。加强科技成果应用,提升老旧风场发电效能,元宝山风电场通过加装调相机设备,送出能力将由60%提升到85%。全力打造京津冀地区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塞罕坝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明确“全域、全季、全业态”发展理念,探索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叫响“木兰围场、常来常想”旅游品牌。年内预计接待游客35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30亿元以上,实现大幅增长。以绿色有机农业为发展方向,积极引进先进育种、数字孪生等国内外先进农牧技术,大力发展马铃薯、蔬菜、畜牧、中药材、林果、食用菌等6大特色种养殖产业,通过推进产品升级换代,不断促进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马铃薯、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70万亩和20万亩,中药材、林果标准化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1万亩和9万亩,肉牛肉羊饲养量达到90万头(只)。2021年以来,中国航天投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到围场投资兴业,累计实施亿元以上合作项目41个,总投资338.9亿元。2023年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0.0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6%。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