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教育会议具体实施方案精选5篇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分享的“教育会议具体实施方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教育会议实施方案【第一篇】2023年5月15日是联合国确立的第22个“国际家庭日”,中国主题确定为“重视家庭建设,促进家庭健康”。为深入贯彻“”和“两会”精神,根据省、市、区卫生计生部门要求,西丽街道倡议以“国际家庭日”为契机,以“重视家庭建设、促进家庭健康”为主题,广泛宣传“国际家庭日”纪念宣传活动和卫生计生服务工作,协调社会各方参与,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会宣传、技术服务活动,引导全社会更加重视人口问题、更加重视家庭建设、更加重视建立健全家庭发展政策,积极开展“国际家庭日”活动,结合实际,特制定该活动方案。一、目的意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家庭数目急增、家庭规模日趋缩小、离婚率普遍上升、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的家庭观念也2/50在发生变化,这些家庭问题给社会带来巨大冲击,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关注。每年5月15日为“国际家庭日”。设立“国际家庭日”旨在改善家庭的地位和条件,加强在保护和援助家庭方面的国际合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为社区经济繁荣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二、主承办单位主办:xx街道办事处承办:xx街道计生科各社区工作站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三、活动时间与地点1、2023年5月14日16:00-18:00”2、xx大街四、活动内容(一)大力进行计生政策广泛宣传。通过主题文艺演出,主要宣传当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和当地政府向外来人口提供的均等化服务内容。发放计生宣传资料、育龄妇女在计生方面权利和义务知识,以及妇女保健知识内容等资料,同时进行展板展览宣传。(二)继续推进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在活动中介绍“南山好家庭”,宣传社区内幸福家庭评比活动等。弘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等传统美德,继续推进以“文明倡导、健康促进、优生优育、致富发展、奉献社会”3/50为主题的共创幸福家庭活动。让我们携手营造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相亲相爱的亲情关系,团结和睦的邻里友谊,文明有礼的居住环境,让文明之花在这片热土上盛开!(三)以自觉实现计划生育的群众和家庭为中心,提高根据市局合格学校建设推进会精神,我校认真对照合格学校审核表中列出的问题,对照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ii类执行标准,根据我省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重新对我校进行修订。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高度,多次召开校委会、教师大会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和有关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协调发展,帮助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合格学校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中小学合格学校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校上下在合格学校建设工作上要达成共识。并把合格学校创建列为我校本学期主要工作之一。积极营造实施“四配套工程”建设和基本实现中小学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的氛围,竭尽全力做好这项患及农民子女的民心工程。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加强组织与领导,学校特成立省教育现代化合格学校建设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分管负责人,建立责任制,统筹协调,分工协作,确保合格学校建设工程质量,按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4/50组长:曹冬和(全面负责合格学校创建工作)副组长:陈蕾(分管合格学校创建工作)成员:曾利军常德光陈国荣(协助抓好合格学校创建工作)曹冬和:1、2、合格学校建设汇报材料3、对各项工作进行督察陈蕾:资料的.准备、整理陈国荣:少先队工作成员:陈国荣负责美术室、器材室、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准备工作陈辞寒负责音乐室、音乐器材室、舞蹈室及准备室的准备工作程星负责图书资料室、师生阅览室和实践室的准备工作刘卫负责校园广播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准备工作三、具体工作:(一)调查摸底。对照省“四配套工程”和小学现代化装备ii类标准,组织相关人员在两个不同层面上做好摸底调查工作,全面系统了解现有仪器设备的种类与数量,对学校“四配套”的缺额情况进行细致地分析,对缺额资金作大致地估测,认真做好合格学校创建的各项基础性准备工作。我校校舍建于1972年,现有教学班6个,学生85人,教师12人,属于边远农村小学,有配套的功能教室:科学实验5/50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图书室、、计算机网络教室,但实验器材、图书资料、体育、艺术教育器材等严重不足,严重制约课程改革,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要持续和谐发展,必须抢抓机遇,实施四项配套工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学校的高度,坚决完成“四项配套工程”和省教育现代化ii类建设任务。(二)落实措施。a、设施准备:1、利用暑期新建水泥乒乓球台3个,活动区一个,面积12×18m,合理规划排球场和羽毛球场各1个,保留和培育自然草坪,规划50米×4跑道。2、科学实验室的桌凳安装阅览室。3、调整体育器材室,添置器材架两顶(一楼西室)。4、筹建校园网络系统。b、筹措经费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学校建设,在不增加新债务的前提下,争取上级部门和政府的支持。五、工作时序:统一思想,提高认识:2023.5.10—5.15讨论研究,修订方案:2023.5.16—5.20重新上报,分步实施:2023.5.21—8.20对照标准,细化扫尾:2023.8.21—10.21逐项自检,迎接验收:2023.11.06(县级验收)6/502023.11.18至11.22(市级验收)--教育会议实施方案【第二篇】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我进行了多次以历史活动课为出发点的研究性学习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说明历史活动课的具体操作过程:1.组织形式:个人学习(搜集资料)——小组合作学习(提出问题并准备论证材料)——全班活动(展示、交流成果)2.学习途径:阅读有关书籍、音像报刊资料、访问因特网、参观关于辛亥革命的博物馆、考察地方史迹等。3.学习步骤:第一阶段:个人学习阶段,学生带着自己活动小组布置的任务,搜集和整理资料。教师进行提示、指导从多方面思考问题,要求学生在整的资料下注明出处,如书名、作者、出版社、网站及作者等。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辛亥革命这段历史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也产生了一定的探究愿望,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查阅和整理资料的方法。第二阶段:小组合作学习阶段,小组长组织本活动小组成员进行资料筛选、提取、策划等分工合作工作,小组根据自己本组实际和优势进行创作,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从自己的特长能力出发,自由选择各种活动形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学生对问题开始实质性的探究活动,产生了不同观点的碰撞,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7/50主动性,鼓励他们的探索、求知精神。第三阶段:全班活动阶段,各小组展示本小组活动成果,形式多样,如资料汇编、历史文物仿制、历史剧编演、历史人物评析、历史幻灯片制作、历史小报编辑等。这些活动反映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自主选择与主动投入,着意于自我宣示聪明才智,焕发创造的光彩,体现了初中学生好动、好模仿、好表演等心理特点。学生从中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的研究和理解,培养群体合作精神,并提高讲演、表演等艺术水平。同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广东是中国近代史的发源地,激发同学们关心家乡,爱护家乡的高涨热情。中学历史以其特有的社会认识功能、道德借鉴功能,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强中学历史学科的素质教育,对于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丰富文化素养,培养敏锐的历史认识和社会认识能力,形成自尊、自信、自强、开拓创新的民族性格和优良的道德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目标:(一)知识目标1.史实、概念和基本线索。通过学习重要的史实和概念,了解历史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认识历史过程的全貌,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提高认知水平,提升思维理念。同时理清知识线索,掌握历史发展的分期、社会形态及阶段的基本特征等要点,了解历史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全面系统地认识历史。2.知识结构。将知识立体化,按照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或8/50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的网络和框架。3.知识与能力的层次要求。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要求是:凡属于“列举”、“知道”、“了解”、“说出”、“简述”、“讲述”、“复述”等的,为识记层次要求。凡属于“概述”、“理解”、“阐明”、“归纳”等的,为理解层次要求。凡属于“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的,为运用层次的要求。每一层次都有各自不同的教学要求,体现了历史知识的特点和学生接受的程度与差异,符合历史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原则。(二)情感目标历史学科的情感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要使学生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真诚善良、积极进取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能力目标1.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表格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9/50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2.形成丰富的历史相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掌握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初步具备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方法和能力。3.学会课内外自学、积累历史知识以及收集资料、构建论据的能力。4.学会将历史知识渗透和运用于其他学科及将其他学科知识运用于历史学科的能力。5.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会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6.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7.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二、模式: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目标也是非常具体的。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内涵,完成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呢?关键是要切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真正把课堂做为实施学科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一)基本原则10/501.全面性原则一是要克服教学中存在的重文化科学素质教育、轻品德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的倾向和重知识目标、轻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的弊端。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不同潜质的学生在不同的起点上发展各自的潜能,培养各方面的特长。2.基础性原则必要的历史知识既是学生必备的文化素养,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和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况且识记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历史学科能力。反对死记硬背历史知识,并不意味着要削弱历史知识的教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关键是要做到理解。3.主体性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改变历史教学中长期存在的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的倾向,采用启发式、诱导式、讨论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历史学科的素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的层面上。了解和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的认识现实,为学生未来的成长打基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指导和培养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11/50神和创新思维。5.史论统一的原则学生正确历史认识的形成有赖于正确观点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的史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