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信息技术促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的可行性分析执笔:李晓宁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1)课题主持人为省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曾完成省级课题一项、市级课题两项。先后在《中学语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江西教育》等省以上刊物发表相关论文8篇,《巧用电教手段、整合语文教学》等4篇信息技术论文先后获全国、省论文赛一等奖,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在省、市、县优质课、录像课、说课、基本功竞赛中获一、二等奖11次,2010年获全国教研成果评选一等奖,2009年全国性公开课,2010年省级公开课,参编教学论著2部并撰写13万字以上。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提升学生的素养。(2)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都能结合教育理论已写出关于学科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改革等实践的论文在《教育信息化》、《江西教育》等杂志上发表,近三年10多篇论文在全国、省、市级评比中获奖。课题组在近几年来,已经完成多项省、市、县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它们分别是《缺口教学研究》、《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学科教学“过程和方法”研究》、《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阅读方式的研究》等。(3)课题组有相当数量的课件(包括单机版和网络版),近三年在各级各类课件比赛中获奖的课件就有近20件。如:李晓宁的《虞美人》、《赤壁怀古》先后获省课件评比一等奖,唐凯的《故都的秋》获省课件评比二等奖,邱红艳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获市多媒体课件评比一等奖等。2、主要参考文献(1)常冬梅:《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第1期(2)王隆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S2期(3)龚孝华和徐勇编著:《新课程评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4)李克东:《数字化学习》,《电化教育研究》2001第2期(5)[美]库姆斯著,赵宝恒等译:《世界教育危机》(6)刘向永:《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思考》,《教育技术通讯》2001年第12期(7)黄雪勤:《媒介变革对教育的影响——透视网络时代浅阅读》,《传承》2008年第9期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姓名出生年月职务(职称)任教学科学历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李晓宁1973.3办公室主任(中学高级)语文本科省学科带头人,论文国家级、省级发表多篇、省、市优质课一等奖邱红艳1972.6教研组长(中学一级)语文本科多次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赛中获奖唐凯1970.7教导副主任(中学高级)语文本科教学论文在省、市期刊发表和获奖,善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1、完善的软硬件设施实验教师所在学校早已建成校园网络,信息技术设备先进。目前各教室均配置“班班通”教学设备,实验教师均有自己的专用笔记本电脑可供研究用。2、求实的课题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均为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都承担着第一线教学任务,均具备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能力,具有较好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日常教学中敢于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并能结合教育理论已写出关于学科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改革等实践的论文。3、有效的教科研机制学校是省级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学校领导对教科研工作一贯全力支持,在教科研的组织管理、资金投入、考核奖励等各个方面,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良好的教学教研风气、健康的科研氛围、优越的藏书条件都为课题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