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设计与水资源利用4.2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给排水设计与水资源利用——《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173-2014汇报人:汇报时间:本次内容包括如下6个方面:1、一般规定2、节水措施3、给排水系统设计4、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设计5、再生水回用设计6、太阳能热水供应设计1、一般规定1.应制定项目。在满足国家和地方规定执行的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基础上,应符合下列规定:①规划用地面积大于等于20000m2新建项目应采取雨水回用措施,雨水收集面积不少于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或项目所有绿化、道路浇洒、水景补充水全部采用非传统水源;规划用地面积大于等于100000m2的新建项目在水资源综合利用方案中应编制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建设和雨水利用专篇。②在城市市政再生水管道覆盖范围内的项目应使用市政再生水,优先用于冲厕、空调冷却补水、绿化等用途。③景观用水不得使用市政自来水和地下水。④作为项目配套的游泳池、游乐池、水上乐园、洗车场、集中空调用冷却水等用水系统应采取循环处理措施减少耗水量。水资源综合利用方案建筑节水再生水回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雨水回用2、给排水系统设置应合理、完善、安全。3、使用非传统水源时应采取供水安全保障措施。1.给水水压应稳定、可靠。2.管材、管道附件及设备等供水设施的选取和运行不应对生活饮用水供水造成二次污染。3.合理规划雨水回用与回收。1.不得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2.不得以任何方式与市政自来水供水系统连接。3.供水管网及配水设备要设置明显的标(管道浅绿色),末端宜选用取水栓或带锁的取水龙头,防止误接、误用、误饮。4.采用再生水的绿化供水管网不得使用易于产生水雾的喷头。2、节水措施应采用高节水效率等级的节水器具。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应按用途、付费单元或管理单元设置用水计量装置。应采用节水绿化技术。立体绿化宜采取节水浇灌措施,垂直绿化应采用自动浇灌方式。应采用循环冷却水节水技术。3、给排水系统设计给水方式应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水压。应采取防止系统超压出流和用水点水压控制措施。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宜采用机械循环方式。非传统水源供水系统应满足各用水点设计流量和所需水压的要求,当同一系统的用水对象要求的技术参数不同时,按较大的设计流量和水压确定。4、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设计场地防洪设计应符合《防洪标准》GB50201及《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的规定。应结合本地降雨特性,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减少雨水地表径流量。应结合总图景观设计合理确定雨水入渗范围,采取雨水入渗措施。应充分利用绿地、水体或场地空间,合理确定雨水生物滞留设施的形式和规模。应采取与景观相匹配的生态措施,对屋面等不透水下垫面雨水进行引导、调蓄和净化,降低径流污染。场地雨水应实行径流总量控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宜低于55%。雨水回用系统方案及设计规模宜通过水量平衡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回用雨水的用途应根据可回用水量、用水时间变化规律、水质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雨水回用系统的水处理方案应根据雨水收集范围和回用雨水用途,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确定。5、再生水回用设计城市市政再生水管道覆盖范围内的项目应使用市政再生水。再生水回用系统选型及设计规模宜根据原水类型、再生水用途及供水、用水条件、环境与卫生因素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人体直接接触的水景不应使用再生水。再生水用于绿化浇灌时不应采用喷灌方式。再生水必须消毒。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住宅建筑不宜小于4%,办公类建筑不宜小于8%,旅馆类不宜小于1%,商场类不宜小于2.5%。6、太阳能热水供应设计住宅的生活热水应采用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有热水供应需求的学校、医院、宾馆、体育馆等公共建筑应采用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设计深度应符合《江苏省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规定的要求。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应与建筑物同步设计和同步施工。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应符合《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与验收规范》DGJ32/J08的要求。•6层及6层以下,应采用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超过6层,应至少为最高供水分区内的每户设置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且应用总层数不少于6层。住宅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应设置辅助供热装置。集中式太阳能供水系统辅助供热装置不宜采用电热设备直接补热。住宅建筑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有效集热面积应经计算后确定,每户集热面积不宜小于1.8m2。集中式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单靠太阳能不能满足水温和水量要求时,辅助供热装置不应采用电热设备直接补热,可采用燃气、油等辅助热源。使用人数少于3人的住宅建筑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有效集热面积可按实际热水供应量经计算确定。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的用水器具应满足如下两个规范的要求:《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18870关于用水效率评定,应按如下规范执行:《水嘴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25501《坐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25502《淋浴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28378《小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28377点此返回原章节避免管网漏损的一些措施包括:管材和管件的工作压力不得大于产品标准标称的允许工作压力,管件与管道宜配套提供。供水系统应避免供水压力过高或压力骤变。应设置水池、水箱溢流报警装置,并宜与进水阀门自动联动关闭。设计阶段应根据水平衡测试的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用水计量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住宅、单独出售的公寓建筑应按户设置计量水表,且应计量出户。公共建筑应按不同的使用功能或付费单元设置分类用水计量装置。宜按照使用用途,对绿化景观、空调系统、泳池、景观等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设置消防系统的建筑宜增设消防用水计量装置。有非传统水源利用的项目,应安装计量年用水总量的用水计量装置,且按用途分别安装计量分项用水量的用水计量装置。计量装置应具有远传功能,并与相应的建筑能耗管理平台相匹配。节水绿化技术:所有绿化供水系统均宜采用节水浇灌技术。应结合景观设计配置绿化浇灌设备。循环冷却水节水技术:冷却水应循环使用。冷却塔应选用冷效高、能耗小、噪声低、飘水少的产品。冷却塔补充水宜优先使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冷却塔补充水总管上应设计量装置。循环冷却水的水质稳定处理应结合水质情况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如何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水压?一个系统中设有3个以上卫生间的公寓、住宅、别墅等,使用小型加热设备的局部热水供应系统,应设自然循环或机械循环。全日制集中供应热水的循环系统,不循环的支管长度,住宅不应大于10m(15秒),公共建筑不应大于8m(15秒)。•系统分区和用水点水压应符合相关现行国家规范要求。•二次加压系统应有防超压措施:在确保用水器具的最小工作压力的前提下,用水点前水压不宜大于0.2MPa。防止系统超压出流和用水点水压控制措施应注意:热水供应系统宜按下列要求设置循环系统: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应采用机械循环,保证干管、立管或干管、立管和支管中的热水循环。一个系统中设有3个以上卫生间的公寓、住宅、别墅等使用小型加热设备的局部热水供应系统,应设自然循环或机械循环。全日制集中供应热水的循环系统,不循环的支管长度,住宅不应大于10m,公共建筑不应大于8m。定时热水供应系统每次启动前宜采用预循环。非传统水源供水系统采用变频供水方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冲厕应按服务范围内卫生器具设计秒流量设计。浇洒道路或冲洗路面应按照自动控制轮灌所需水量或人工浇灌不少于1~3人同时使用所需的流量设计。景观水补水应按不少于平均时流量设计。需流量和扬程较大的旱喷等造景供水系统宜单独设置。本条说明如下:雨水入渗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绿地入渗、透水铺装入渗、浅沟或洼地入渗、浅沟渗渠组合入渗、渗透管排放系统等方式。广场、人行道、停车场、园林小径、非机动车道、居住小区内部小流量机动车道等适宜建设入渗下垫面系统。雨水入渗可选择缝隙透水和自透水材料,包括透水砖、草坪砖、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等。雨水入渗下垫面面积包括场地内绿地面积。本条主要是对利用绿地、水体或低洼地建设雨水生物滞留设施的规定:下凹式绿地和雨水花园(或生物滞留池等)规模应按雨水径流总量控制不少于55%经计算确定,下凹式绿地深度不应少于100mm,且应选择适宜的种植种类。雨水花园应满足场地总体景观要求,且能适应雨水花园蓄水期(有水)和恢复期(无水)的不同景观需求。植被浅沟入渗能力和所需排水量应相适应,且需满足场地承载力要求。屋顶绿化有多种形式,可以仅选择单一的铺地植物,也可以设计成屋顶花园或屋顶农场。不论什么形式,均应满足蓄水削峰和溢流排水的要求。当景观或功能要求施肥或大量使用营养土时,应采取屋顶雨水就地收集回用措施,避免高营养物含量的雨水外排。场地雨水实行径流总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包括: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生态浅沟或有调蓄雨水功能的水体等汇流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不应小于30%。应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并设置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雨水收集应符合下列规定: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宜优先选择屋面雨水;阳台排水地漏不应接入雨水收集系统;屋面雨水收集利用时,屋面材料应为瓦屋面、混凝土屋面、金属屋面等对雨水无污染或污染较轻的材料;屋面为沥青或沥青油毡等易对雨水水质造成污染的材料时,雨水不宜收集利用;除种植屋面外,单体建筑或收集范围较小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应设置弃流设施;雨水收集系统设置雨水弃流设施时,可集中设置,也可分散设置。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的雨水弃流装置宜设于室外,当设在室内时,应为密闭式;地面雨水收集系统的雨水弃流装置集中设置时,各雨水口至弃流装置的连接管长度宜相近。当雨水收集范围较大,或雨水在管道中流程超过500m长时,可不设置弃流装置。1、当用于绿化、道路浇洒,观赏类水景、消防、建筑施工等与人体非直接接触等用途时,雨水水质处理可采用下列处理单元或其组合工艺:2、当用于娱乐型水景等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场所,水质要求较高时,可进一步采用氧化法、活性炭过滤、微滤、超滤或其他处理方法,以保证出水水质。3、雨水回用于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的用途时,出水应消毒。消毒方式可采用氯、紫外线、臭氧等。人工湿地消毒过滤混凝沉淀雨水回用量的大小除了受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和下垫面等因素影响外,调蓄池的有效容积和回用水量直接与效益相关。江苏省具有夏季降雨量大、雨季集中、时空分布不均衡等特点,因此,应尽可能地使雨水回用系统发挥最大效益。回用雨水的用途宜按下列次序选择:景观水体补水绿化用水路面、地面、垃圾中转站等冲洗用水冷却水补水消防用水洗车冲厕用水江苏省各地的水资源总量均难以满足用水量,我省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与资源压力。污水再生对优化水资源配置、减少污水排水尤为重要。再生水水量大,水质稳定,受季节和气候影响最小,是一种十分宝贵的水资源。因此城市建设再生水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推行再生水项目时,应确保系统的用水安全,并兼顾系统的经济性。当再生水处理,根据水质要求,可采用下列处理单元或其组合工艺:生化处理单元与“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单元组合系统生化预处理单元与膜法组合系统;生化预处理单元与生态法组合系统;其他能够满足出水水质要求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等。再生水用途应根据可收集水量、用水时间变化规律、水质要求等因素中和考虑确定。无资料时,宜按回用雨水的用途次序来使用。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可通过下式计算:Ru=Wu/Wt×100%Wu=WR+Wr+Ws+WoRu———非传统水源利用率(%);Wu———非传统水源设计使用量(m3/a);WR———再生水设计利用量(m3/a);Wr———雨水设计利用量(m3/a);Ws———海水设计利用量(m3/a);Wo———其他非传统水源利用量(m3/a);Wt———设计用水总量(m3/a)。1、使用市政自来水的室内、室外年分项用水量和用水总量;2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