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42024年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篇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2024年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第一篇】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一)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积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接近整十、整百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整十数、整百数、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验算。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的大小的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千克和克的认识,相关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间隔排列现象中的规律。2/14(二)图形与几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有关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三)综合和实践周长是多少多彩的“分数条”1、联系对四则运算的已有的认识及相关的计算经验,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联系对四则运算意义及相关的数量关系的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与“倍”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和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增强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日常生活经验,认识千克和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学会解决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了解生活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3、联系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千克和克的认识,以及“动手做”和综合实践,尝试从多少、长短、轻重等不同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逐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3/144、在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从已知条件出发并在条件和问题之间建立联系的思考方法,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4/14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第二篇】本班有学生28人。其中女生16人,男生12人。由于不及龄和插班生比较多,各方面的养成习惯参差不齐,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带着几年幼儿园生活所养成学习和生活习惯。如:上课随意走动;随意说话,不听老师指挥;做小动作等。这些都需要和班主任及其他任课老师一起慢慢引导,让每个孩子都能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5/14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1、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6/14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456556986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7/14重点:1、理解20以内数的意义各数的组成,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按照给定的标注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能进行简单的统计活动,并能对数据简单分析;认识整时、半时,会用“快几时了、刚过几时”描述时间。难点:1、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2、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每个孩子喜爱老师、喜欢数学4、对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对一些差生要耐心的辅导。5、重视学困生的补缺补漏,充分发挥优生的作用。6、充分利用家校联系,共同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数学吧搜集整理1、数一数,1课时2、比一比,2课时3、分一分,1课时8/144、认位置,2课时5、认数(一),7课时6、认物体,2课时*有趣的拼搭,1课时7、分与合,5课时8、加和减(一),18课时*丰收的果园,1课时9、统计,1课时10、认数(二),4课时11、认钟表,1课时12、加和减(二),13、期末复习,4课时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第三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2、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培养估计意识,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习惯。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的长短进行度量。9/14难点:解决与时间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研讨的问题(教学中的困惑)1、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的体验时间的长短(准确的时间观念)?2、在解决时间的应用题中,如何写计算过程?3、对于“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8:30,每节课40分钟,第二节课什么时间下课?”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让学生更好地接受?4用什么方法让孩子能更好、更准确的进行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修订意见1、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并在多次的估计时间的活动中体验活动,逐步积累经验,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建立对时间单位的准确感知。2、在教学有关时间的计算时,可以通过观察钟面指针转动的区域帮助学生理解。3、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1、把一分钟具体化,让学生通过数数、倒计时、一分钟能做的事等去亲自体验时间的长短,并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2、不强调必须写计算过程,只要学生能写出结果就可以,灵活处理。10/143、要区分时间与时刻,借助动态的转动钟面,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当60分时,时针走了一小时。4、首先要弄清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进制,然后和100进制的米与厘米的题进行混合练习。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第四篇】1、使学生认识圆,学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的特征,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2、使学生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3、使学生理解、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4、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的特征。5、使学生学会求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6、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思维11/14的灵活性。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第五篇】本班共有学生人,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是自觉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依赖性太强,有的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差,存在很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辅导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比例”、“图形的运动”、“正比例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