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说课稿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亲,说课稿有部分较为详细。如果您那边说课时间较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删减)1.古诗三首《绝句》说课稿一、说教材《绝句》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本单元的主题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鸣叫的黄鹂、飞翔的白鹭、高山上的积雪、待发的船只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黄、翠、白、青”描绘出明丽的色彩,“千秋雪”表现时间的永恒,而“万里船”又让人联想起广阔的空间。这首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为我们展现了成都杜甫草堂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一)说教学目标为了让二年级学生认识更多的生字,能够流利有韵味的朗读古诗,通过品读古诗感受大自然之美,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知识与能力:会认、会写诗歌中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古诗,理解诗意,读出诗的韵味。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识记生字,领会诗意,读诵古诗。(三)教学难点:读出诗的韵味,体会大自然之美,感悟诗人愉快的心情。二、分析学情在经过了一年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在此之前,他们只学过《画》,《静夜思》《山行》,《草》等简单的古诗。在课外也有一部分小朋友积累了一些古诗,但也只是会读会背,对于诗的意思、诗的意境,并不能领会。但是他们又很喜欢古诗,因为短小,读来朗朗上口,他们能很快背诵下来。教学中我准备把重点放在故诗意境理解,不是一字一句的理解,而是明白大致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通过朗读,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意境。三、说模式本课的教学,我力求把诗歌的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整个教学程序我设计了5个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初读古诗,识记生字解读诗题,了解作者朗读古诗,感悟诗意诵读古诗,体会情感四、说设计(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新课伊始,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望庐山瀑布》,谁能背一背。学生背诵后,紧接着我说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使我们看到了一幅壮丽的图画。那么杜甫的《绝句》又会把我们带入到怎样的情景中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绝句》这首诗。然后师板书课题,这样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启发性的谈话,拉近文本内容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出示生字,谁愿意把这些生字读给大家听,先是指名朗读带拼音的生字,然后是开火车朗读不带拼音的生字。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学生在初读古诗的同时,借助拼音认识生字。(三)、解读诗题,了解作者先让学生回忆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后根据方法提示了解诗人和绝句这种体裁。意图:让学生大致了解作者,知道作者的朝代,了解绝句这种古诗体裁,初步向学生渗透一些文学常识。(四)、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我在教学中出示诗句,请同学读一读,把自己读懂的讲给大家听,有指明读,分男女读,齐读。在读的基础上,点拨理解鸣上青含等词语。了解“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翠柳”对“青天”、“窗”对“门”、“西岭”对“东吴”、“千秋雪”对“万里船”。杜甫的诗被称为“有生有色,有动有静”请找出诗中描写颜色和动作的词语。学生很快找出表示颜色的“黄”“翠”“白”“青”四种颜色,感悟黄绿相间,白兰辉映绚,丽多彩的画面。这样的设计意图主要是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美。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由近及远,由低及高,写的是动景,草堂周围翠绿的柳树上成对的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由远及近,写的是静景,窗虽小,因“含”着,千年积雪而让人感受到时间的久远;船虽泊但静中寓动,也因其行程万里使人顿觉天地开阔,意境幽远,更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五)、诵读古诗,体会情感设计理念:《课标》指出通过读诗,展开想想,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首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诵读起来琅琅口,所以划分全诗让学生有感情,有节奏的正确的朗读并背诵古诗,感受语言的优美。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出示古诗背景图,学生看图背诵。五、说板书《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简明扼要的板书利于学生拓展思路、开启心智,利于师生关系的默契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我设计了如下板书:绝句(近)黄鹂翠柳(远)白鹭青天(近)千秋雪(远)万里船六、说评价课标指出要注意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在教学中我用生生评价和生生评价。七、说资源课标指出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所以我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了有关诗人的图片和文学常识,古诗背景图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力求给学生呈现一堂内容形象丰富的语文课。八.说得失《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可教学之处实在太多。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感到有收获也有遗憾。成功之处有:1、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读悦情本节课以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图文并用,借助图画将古诗形象化,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古诗,反复吟诵,培养学生的语感,感悟诗意,体会诗的意境。3、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教学中我多次创设情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古诗的对仗特点。学生从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国古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大量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当然,我的教学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课标指出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能力,语文教学有着广阔想象空间,小学阶段是进行想向力训练的良好时机。在教学中我不敢完全放手,束缚了学生想象的空间,没有充分利用资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给我更好的建议。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绝句》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绝句》是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第一首。本单元的主题都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绝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描写了成都草堂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新课程强调落实学生的主题地位,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教学生念书”而是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性地学习。本节课的教学我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学习了本诗的色彩美,结构美,意境美。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5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理解“含”的妙用。2、能力目标: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心情。3、情感目标: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三、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从中感受春之美,大自然之美。四、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诵全诗,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领悟诗的意境。(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五、教学流程本课的教学,我力求把诗歌的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整个教学程序我设计了5个环节。激情导入——让学生期待美初读古诗——让学生体会本诗的色彩美再读古诗——让学生领悟本诗的结构美品读古诗——让学生感受本诗的意境美拓展迁移——让学生延伸美(一)激情导入——让学生期待美1.在音乐的伴奏下,欣赏春天的图画,学生背诵描写春天的古诗。(如《江南》、《春晓》、《村居》、《咏柳》)2.导语:听着你们的诵读,我仿佛看见了嫩绿的柳条,粉红的桃花;听到了燕子的呢喃,闻到了花草的清香。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唐诗,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让“诗圣”杜甫带领我们到四川成都浣花溪草堂去领略那里的美景,不过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大诗人及他的大作[课件出示杜甫简介,绝句简介]3.了解诗人,课件出示一段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在杜甫晚年时,国家平定了战乱,天下终于太平了。得知这个消息,杜甫的心情无比舒畅。多年的战乱终于平定,交通也恢复了。看到来往东吴的船只,想到自己也可以返回故乡,怎能不叫诗人喜上心头呢?杜甫站在草堂的窗前,面对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千古名诗《绝句》。4.简介绝句这种体裁。(二)初读古诗——让学生体会本诗的色彩美1.学生放开声音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在初读古诗,读通古诗的同时,我让学生划出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再读,再体会。诗人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学生找出这些色彩,老师再加点拨。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读来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畅?(三)再读古诗——让学生领悟本诗的结构美在熟读了古诗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再读古诗、细读古诗,找出诗中的数量词。这首诗巧妙地将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既使诗在结构上浑然一体,又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一种神思驰骋的时空美。该诗被奉为千百年来的蒙学读物,数量词不可不讲。第一句“两个”黄鹂,写“点”,是近写,也说明鸟叫不是叽叽喳喳而是一唱一和,欢快而不嘈杂,热闹而不喧嚣;第二句“一行”白鹭,写“线”,是远写,也可见此鸟排列有序,渐次远行,而不是轰然飞散,各奔东西;第三句“千秋”雪,写“面”,表明历史久远;第四句“万里”船,展现空间的广阔。简短四句诗,点、线、面相互交织;远、近、时、空彼此对照,构成了这首诗内在的结构美,耐人寻味。这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四)品读古诗——让学生感受本诗的意境美这个板块中,我设想紧扣一个“窗”字展开教学,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透过这个“窗”,诗人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在诗中找出来,用直线画一画,随后学生交流。1.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教学这句诗时分四个层次,先找出“黄鹂”“翠柳”“白鹭”和“青天”,让学生感受到春天鲜明的色彩,使学生头脑中出现一幅黄绿相间,青白和谐的美景图。第二层次教师提问:杜甫把春天写的那么诱人,让我们好像真的看到了美景。竖起你的小耳朵,听,你还听到了什么?啊,黄鹂一唱一和多有趣多热闹啊!让学生感受到细柳新绿,这正是春天的色彩,黄莺唱和,这正是春天的声音。第三层次就是指导学生读出春天的美好。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到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此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同时在朗读中引导感受古诗的对仗所带来的节奏美。最后是说话练习:春天真是一幅美丽的画!诗人看到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啊,春天__________!2.出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对于这一句诗的教学,我设计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让学生自己读读这句诗,提出疑问,教师适时解疑,抓住这样几个关键词,(1)西岭(课件出示图)诗人说千秋雪,指的就是西岭上多年不化的积雪。这“千秋”指的很多年,可真的是一千年吗?(2)东吴。东吴指的是当时的吴国,东吴和成都的距离可谓是路远迢迢,行程万里,所以诗人说万里船,指的就是这些停在江上的商船,诗中哪个字就是停的意思?这些商船住来于四川和江浙,要经过很多很多的路。告诉学生这里的万和千都不是真的指数量,在古诗的写作手法中,叫虚指。(3)含。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也是难点。含就着衔着、镶嵌的意思。我准备采取换字理解的方法。出示:窗有西岭千秋雪窗嵌西岭千秋雪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有”太一般了。“嵌”又只是像一幅画镶嵌在窗框这中,只是静态的画。而“含”却是生动活泼。早春之际,西岭上的积雪就像是一幅美丽的雪景印在窗上,窗和景真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难道不是一幅美丽的画吗?(五)拓展迁移——延伸美在课即将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课后收集一些杜甫的诗或描写春天的诗,在晨读会上展示给同学们。古诗具有语言凝炼含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