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作业设计的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时间:2022年5月7日立项号2021XKT-XXSX067课题名称“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作业设计的案例研究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提出有待解决和重视的现实问题,论述本研究的价值或重要性)(一)课题研究的理论背景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之一。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数学作业这一基本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实施新课程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因此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作业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促进学生主动地探究,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二)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数学作业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也是检测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长期以来由于认识的狭隘及应试的导向使得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表现为:1、作业设计缺乏趣味性、简单枯燥。在平时作业布置中,很多教师仍保留着传统教学理念,作业没有实现与生活的良好结合。即脱离实际练习多,联系生活实际少;限制思维作业多,解题策略多样化少;学生无法通过做作业强化自己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而且个体独立练习多,合作探索练习少;简单划一多,分层要求少,造成作业趣味性不高,学生不能被作业吸引。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失去对数学学习的热情。2、作业设计没有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作业形式单一,搞一刀切,不注重练习设计,作业基本上以计算为主,作业形式千篇一律,缺乏层次感,忽视学生的差异和个性特点。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3、作业设计形式单一、机械重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存在着片面性,普遍认为作业设计应重在数量,因此作业设计以题海战术为根本,以书面作业为主,忽视了作业设计的质量,不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开始出现敷衍、应付行为,甚至出现抄袭行为,严重违背了作业设计的初衷。最后搞得学生疲惫不堪,家长怨声载道。(三)课题研究的意义随着中小学生“减负”和“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长,重视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质量将成为老师们设计作业的基本思路,在“减负不减质”的基础上发展我国的素质教育。做好作业设计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同时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作业设计时进行精心思考,采用多元化的设计类型去进行设计,能够让作业的效果得到体现,让学生真正地爱上学习且主动学习。因此我们提出《“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作业设计的案例研究》这一课题。通过完善作业管理,合理控制作业结构,防止学生书面作业总量过多达到“减负”目的。通过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作业,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等达到“增效”目的。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创新意识、数学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学会数学思考,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实践价值和推广价值。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关键词界定清晰、准确,限定研究范围,明确其含义,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作业:学生的作业是检测教师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是师生教学交流的工具,是教师常规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从古至今,教育教学过程实施后,教师都要给学生留一定的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消化、延伸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以,学生的课业负担主要是以学生作业(听、说、读、写)来体现。很多老师推崇“题海战术”,通过布置大量的作业来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这样的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学生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完成作业,不仅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增加厌学弃学心理,也严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培养。双减: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工作之一就是要减轻学生不合理的作业负担。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长不超过60分钟。对三至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作业完成时长每天应不超过20分钟。减负增效:减负增效是当前新形势下的首要教育任务。作业是“减负”的一方面,同时也是“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双减政策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做出了严格的要求和指示,但在现今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如果随意减少或者贸然取消学生作业,那可能不仅不能达到减负效果,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问题。因此,在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契合减负提出的背景,提升作业设计理念,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设置也需要有个新的定位,从科学角度,探讨“减负增效”的作业设计和实施策略,探究如何既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增强学习效果,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素养。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要求阶段划分合理,任务明确,举措得力,表述清晰,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基本的教育科研规范)经过课题组老师们的反复讨论和学习研究,我们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细化了研究步骤以及人员分工。(一)课题研究目标根据教育部门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的工作精神,结合我校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本课题制定了以下目标。1、通过研究,调查与分析当前小学生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现状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减轻学生畏惧和排斥作业的心理负担。2、通过研究,初步找到适合小学生“减负增效”作业设计的模式。探索作业设计如何做到:巩固所学,激发兴趣,训练思维。3、通过研究,真正达到控制学生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完成数学作业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作业是有趣的、有用的”。4、通过研究和实践,改变教师作业观,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理论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二)课题研究内容1、小学数学作业现状调查研究。了解教师对学生学习水平的掌握,以及教师对作业设计水平与技能的认识。了解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多长时间完成作业、完成的质量、作业有无负担等等。2、优化作业设计的研究作业设计有层次性,内容少而精。教师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要求,重视基础知识和能力技能训练,整体设计课内外的学习活动,把课外作业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取代简单机械,重复性的大量作业,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使作业真正为学生服务,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既要让学优生“吃得好”,又要让中等生“吃得饱”,更要让学困生“吃得了”。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借鉴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我们课题组成员打算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探索出作业优化策略、作业优化设计的原则和作业使用的操作流程、操作“模式”,探索出能让学生“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我们分两个学段(低年级和高年级),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对作业进行设计研究。结合教材不同知识板块的内容,确定了3个领域的作业设计研究,即优化小学数学基础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设计的研究。3、作业形式多样化的研究书面形式上,无论是选择题、理解题、简答题、运用题,都必须题目新颖有趣,文字适量,便于阅读。让学生做完一道还有一定的挂念,舍不得放弃。作业不仅限于书面作业,它还可以是一项活动,也可以是一件制作。比如采用设置作业超市、数学图画、数学手抄报、数学小制作、数学日记、数学小游戏、数学童话、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成长记录等趣味性、拓展性作业,对学生有一定吸引力,学生花费的时间不多,又能达到训练的目的。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作业也分为书面作业,音、视频作业,后者学生更加喜欢。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发现、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他们充分地张扬个性,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力求解决当前作业布置中存在的要求的“统一性”、形式的“单调性”、完成的“强迫性”,内容的随意性”、习题的“呆板性”问题,使作业突出体现多样化,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总之,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类型,设计多元有效、形式多样的作业是个长期的课题。需要我们一线教师认真研读课标精神,细心挖掘教材内容,设计开发出最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作业资源。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既能掌掘学习和生活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学会创造,还要放远目光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生活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享受“做”作业的乐趣中发展自我!(三)课题研究步骤1、前期准备阶段(2021.10—2022.05)(1)成立课题组,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理解课题的意义,认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2)学习有关文献资料,经验和教训,借鉴已有的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制定实用科学的课题研究方案。(3)撰写计划,收集相关资料,对当前的作业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2、课题实施阶段(2022.05—2022.08)(1)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2)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扎扎实实的实验探究和深入研究。(3)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收集整理研究内容。(4)请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交流研究情况。不断总结反思研究过程,形成初步的课题研究成果。(5)阶段性成果收集和展示,完成课题研究阶段报告;进行阶段性总结。3、形成成果阶段(2022.08)(1)整理、汇总、分析、论证本研究的各种资料。(2)归纳整理研究资料,展示研究成果。(3)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总结研究情况,以论文形式汇报阶段性研究成果。(四)课题研究人员分工杨利敏:开题报告,结题报告,案例王莹莹:调查报告,作业案例张春鹏:论文、案例、苟岁艳:案例、教学反思、研究体会金小亚:中期报告,案例汇编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附件为研究中产生的相关论文、随笔、叙事、设计、课件、教具等等,这里的预期主要是对附件的成果表述)课题研究最主要的成果为课题研究报告。其他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有教育教学论文、调研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教育叙事、教育日志、教育随笔、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等。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