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学科“问题解决”模式的实验探究》开题报告发布者:东关小学作者:霍翠萍一、课题的确立:小学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科学知识、科学规律在不断改善着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生却不很喜欢,没有兴趣。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熟视无睹,经历过、观察过的事情没有印象,没有质疑,没有发现,缺乏一探究竟的行动;对课堂上的知识不能联系实际,知识是知识,生活是生活,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应用分离。即便课堂上将科学知识联系到生活,也是教师搜集资料,牵线搭桥,孩子们才勉强明白生活现象中蕴含的知识。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如何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探究,如何让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科学组教师认为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提出问题”是第一要素。古人推崇:“学起于疑,思源于疑”。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好的问题能给思维以方向,给思维以动力。课堂中只有让学生经历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茅塞顿开的激动,问题被突破的愉悦,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提高。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就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二、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一)研究目标:小学科学“问题解决”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的情感体验,注重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获取知识、了解科学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1、建构小学科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寻求方法,解决问题——总结评价——迁移应用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积极、自主地采用多种策略,寻求多种途径解决科学问题;3、在课题实验过程中,教师作为问题创设和解决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在“问题解决”模式的探究中,提高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方法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二)研究内容:如何在科学活动课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求问题解决策略,从而建构高效的“问题解决”课堂模式。三、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一)研究思路:1、理论学习促进反思。开展《科学课程标准》《教学中“问题解决”模式》等理论的学习,并对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家的成功案例进行剖析,学习的形式采用发放资料作摘记,课题组集中学习研讨,网上交流的形式进行。2、积极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是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实事求是的审视和科学的分析,并不断改进教学实践,以期持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依托的是一节节具体的课。我们课题组将立足课堂教学,围绕课题核心开展组内研讨课,常态听评课,同课异构观摩课、教研沙龙等活动,集中集体的智慧,探究教学模式,发现“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中创新的问题情境设计和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教学模式的可行性。3、反复实践。在教师个人实践、摸索、探究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问题解决”模式,并将教学模式运用到本人的科学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环节、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修正、完善,经过多次反复,逐步提高“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培养。4、扩大发展。课题组将好的经验应用于课堂实践,将教师的困惑、疑难进行筛选,选取有价值的问题集中研讨解决以促进“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二)研究过程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第二阶段:主要研究阶段(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第三阶段:总结提高、经验推广阶段(2019年1月至2019年4月)四、预期研究成果1、《小学科学“问题解决”模式的实验探究》课题研究计划、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研究工作报告、结题报告2、教师“问题解决”模式的研讨课、录像课3、教师“问题解决”模式的教学案例、反思、论文。课题在研究中肯定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我们的研究也还处在比较浅的层面,希望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老师们出谋划策,让我们的课题研究无论在课堂教学、学生培养还是教师成长上都能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