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项号2021XKT-XXJS017课题名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科融合项目式教学实践研究负责人耿媛媛所在单位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国际教育界非常关注、非常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也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进入IITC发展阶段以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的主要模式。在这一阶段,原来的计算机教育或计算机文化概念已完全被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所取代。在中国,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政策实施以来,各地区、各学校也都在积极探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各类做法。随着2022年《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制定,信息技术正式更名为信息科技,同时也对信息科技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入生活实例,同时按照课标要求,让学生在项目的体验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意识。并且新课标中也提到结合实际,以项目式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我们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学科融合项目式教学实践研究》为课题研究对象,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学习各学科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发现并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与信息社会责任。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关键词界定清晰、准确,限定研究范围,明确其含义,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小学信息科技;学科融合;项目式教学随着2022年《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制定,信息技术正式更名为信息科技,技术到科技的转变,正是社会对人才要求的转变,要求“科”与“技”并重。学科融合是指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在做中学、用中学。项目式教学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本课题就是研究信息科技学科内容在与不同学科整合下的项目内容,形成3-6年级学科整合项目案例。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要求阶段划分合理,任务明确,举措得力,表述清晰,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基本的教育科研规范)目前信息科技学科教材版本更新跟不上技术的更新迭代,教材上很多内容无法再使用,很多教师不知道该如何来上。同时新课标下对信息科技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课题将信息科技课程与学科融合,研究学科融合下的项目活动,让学生能够综合运动学科知识的同时,体验项目式学习,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也为更多一线小学信息科技教师提供可参考的教学经验。一、实施步骤准备阶段(2021年10月—11月)。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查阅书籍资料,学习课题的理论依据和同类研究现状。召开课题研究会议,讨论、论证课题可行性,初步制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组织课题研究调查和研讨。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与项目式教学要点,为学科融合课程设计做好准备。实施阶段(2021年11月—2022年7月)。组织课题组成员针对低中高学段对学生学科融合下项目活动的建构和主题活动体例进行编写,完善课堂教学环节和进行实践教学的检验。总结阶段(2022年8月)。依据第二阶段取得的成果,将成果在其他学校进行推广和实践。对照课题方案进行全面总结,整理资料,分析反思,完成各项过程资料汇编工作,撰写结题报告。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参考大量前人经验,为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在文献研究中学习相关的理论并要借鉴他人的经验。2.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密不可分,是在教学中对教学的研究,为使研究工作按照研究设计开展,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课堂教学的个案分析,不断总结与反思,以寻找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学科融合项目式教学创新方法。三、研究举措一是认真研读新课标,了解新课标与信息科技课程的新要求。同时梳理信息科技教材内容、目前常用软件等,建立符合目前社会发展的新的信息科技知识体系。二是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围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为核心,注重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同时,重点关注与项目活动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的系统性、整合性。三是构建小学信息科技与学科融合的项目活动设计与实施。了解不同学科知识体系,分学段构建实施小学信息科技与学科融合的教育项目活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跨学科素养,树立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四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修改,形成小学信息科技与学科融合的项目体系建设。将形成的结果在成员校进行推广实践,并不断总结经验,完善修改项目内容。四、注意要点第一、紧紧围绕创建新型教学结构来进行信息科技与课程整合,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第二、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信息科技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将目前流行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第三,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信息科技与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没有丰富的高质量教学资源,就谈不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第四,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信息科技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信息科技与课程整合,建立新型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很多,而且因学科和教学单元而异。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学科的特点,并通过信息科技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去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分层次的。从最高层次考虑,大致有四种实现现代信息科技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专题研究性教学模式、创新思维教学模式和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大量实践证明,如能掌握这四种模式的实施步骤与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定能取得信息科技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想效果。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附件为研究中产生的相关论文、随笔、叙事、设计、课件、教具等等,这里的预期主要是对附件的成果表述)本课题预期会产生以下成果:1.结题报告2.信息科技与各学科整合、项目式教学相关论文3.3-6年级信息科技与学科整合案例、学生作品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会及时整理,总结经验,将课题组实践研究形成的学科整合项目式教学案例及时整理,并收集学生作品,为课题后续总结修改完善做好准备。同时逐步形成3-6年级信息科技与学科融合项目活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