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临安区“十四五”现代农业产业规划(文本78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目录一、规划背景(一)政策导向(二)“十三五”主要成效二、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和挑战(一)优势(二)劣势(三)机遇(四)挑战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四)发展战略(五)规划依据四、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一)科学构建产业体系,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二)优化产业发展空间,推动产业集群示范(三)培育壮大新型业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四)加快数字技术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五)发展探索共富机制,保障农民持续增收五、重点建设工程(一)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二)数字农业培育发展工程2(三)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工程(四)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五)农业产品质量保障工程(六)农业生产环境治理工程(七)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落实项目保障(三)强化社会参与(四)加强要素保障(五)防灾应灾保障附表1:临安区“十四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重点建设任务附表2:临安区“十四五”农业主要产业发展指标3一、规划背景(一)政策导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当前,我国的农业产业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关键性阶段。2020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要发掘乡村功能价值,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培育发展新动能,聚集资源要素,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2021年4月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提出《关于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的意见》,要求“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高效生态农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新时代美丽乡村全域建成,共同富裕先行先试取得实效,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2021年6月,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浙发改规划〔2021〕256号),指出“‘十四五’时期,全省农业农村在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工作重心将历史性转向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杭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修改稿)》(下称《杭州农业农村“十四五”》)要求,“到42025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5万元,年均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75:1以内”。同时,《杭州农业农村“十四五”》中提出推进现代农业强基行动、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乡村产业提质行动、城乡区域融合行动、乡村善治推进行动和改革驱动赋能行动等六大行动。在客观、认真总结“十三五”期间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仍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和趋势,结合国家、省市的农业产业相关政策,以打造“全省数字农业发展样板区”“杭州都市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标杆”为目标,遵循“农业优先、突出特色、绿色引领、数字驱动和联农带农”的发展原则,制定《杭州市临安区“十四五”现代农业产业规划》。(二)“十三五”主要成效“十三五”规划期间,临安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立足本区实际,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创新,借鉴国内外农业发展先进经验,以生态农业发展为基石,以特色农业转型升级为核心,以智慧农业创新为突破口,夯实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着力打造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放心农业、绿色农业和美丽农业,实现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美丽乡村提档升级,农业产业加快转型。5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规模与产值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通过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山核桃亮牌行动、竹产业振兴计划、畜牧业转型发展行动、山核桃林地生态治理等产业发展政策,临安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规模与产值不断提高。2015年至202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由57.77亿元增长到66.80亿元,农业增加值由40.06亿元增长到46.60亿元,年均增长3.7%。2020年,全年竹笋实现产值16.00亿元,增长3.7%;山核桃实现产值7.53亿元,下降12.9%;生猪实现产值7.3亿元,增长4%;蔬菜实现产值6.57亿元,下降1.5%;花卉园艺实现产值4.84亿元,增长1.0%;水果实现产值4.02亿元,增长1.5%;茶叶实现产值3.33亿元,下降4.8%。七大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49.5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4.2%。粮食作物总产量(按照粮食监测推算数据)3.9万吨,图1-1:2015年-2020年临安区农业总产值增长情况10.51111.51212.51313.552545658606264666820152016201720182020农业总产值(亿元)农业占GDP比重(%)6增长5.0%。2、农业区域布局加快优化通过组织实施“一园两区三带”(简称“123”工程)建设,即通过三年(2018年-2020年)努力,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一园),打造特色农业发展引领区和森林生态发展引领区(两区),培育森林旅游康养景观带、农业休闲观光景观带和农事体验创意景观带(三带),农业区域布局加快优化,主导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升。到2020年底,建成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建城7个美丽农业特色镇,培育建成农林产业基地等140余个,逐步形成了东部以竹笋为主导,西部以山核桃为产业,中部以粮食畜牧为主导,蔬菜、茶叶、水果、花卉苗木、中药材、渔业、香榧等多种特色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3、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产业体系为契机,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家庭农场,扎实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能力。以经营村庄的理念落实资金进乡村、科技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两进两回”行动,率先在全省成立“新农人”联合会,为新农人提供交流学习、开放活力、互利共赢、共建共享的平台;利用区校协作的优势,联合会与浙江农林大学集贤学院,成立创业结对互助帮扶,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机制。目前全区共有农业龙头企业1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25家,家庭农场7678家,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种植大户1316户,农家乐民宿经营主体1632家,返乡创业新农人200余人,各类活跃网络零售网店3480余家,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升通过强化农业标准的实施应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APP的建设工作、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网格化管理;积极开展“三品”认证,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规范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加大农产品品牌创建和保护力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目前拥有通过有机认证产品单位9家、11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13家单位、33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单位91家、99只产品;共有无公害基地91家;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率60.4%;全年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天目青顶,临安山核桃,天目笋干),创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5、农业绿色发展成果显著按照“生产环境优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节约化、生态农业体系化”要求,加快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促进农业绿色化发展。重点以畜牧业绿色发展为主线,出台《临安区畜牧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成功创建了浙江省“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5%,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99.8%。成功创建东坑省级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和天目山省级农业绿色发展示范8区,基本形成美丽生态绿色发展方式、种养结合绿色发展机制和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形态。2020年,临安区发布了全国首个化肥施用限量地方标准--《主要作物化肥定额制的限量标准》地方标准,明确了9种主要作物亩均化肥最高用量。6、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实施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建设项目、“菜篮子”基地建设项目、省级标准化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农业机械化、设施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16-2020年,临安区新增各类农业机械21875台(套),建成高标准农田14.55万亩;农业机械在竹笋、畜牧、山核桃、蔬菜、水果、茶叶、花卉、水产、小香薯、香榧等特色产业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应用;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5%。创建了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和省级畜牧产业“机器换人”示范区,创建省级农业“机器换人”示范镇2个、示范基地10个,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7、农业多功能开发持续推进积极拓展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渠道,加速推进多元经营,引导区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范围从单一的粮经结合逐步向种养加一体的多元化发展,经营方式由生产型向融合型发展,销售方式从传统销售向农村电商方向转变,2020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9点县。充分挖掘和利用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体验等功能,以果园、茶园、菜园、渔场等为载体,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至2020年,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135.06万人次,累计实现经营收入9.42亿元。10二、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和挑战(一)优势1、地处浙西北天目山区,生态环境优质临安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属季风型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1613.9毫米,降水日158天。境内山脉水系丰富,地处太湖和钱塘江两大水系源头,拥有天目山、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林地资源丰富,近三年来,全区森林覆盖率由78.2%上升为81.93%,全域水质稳定维持在Ⅲ类以上,空气优良率从85.2%上升到93.4%,成为杭州首个“中国天然氧吧”,成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县,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19年,临安试建浙江首个公众碳汇林基地,一年可吸收40余吨二氧化碳,为全国践行“两山”理念创造了“临安样板”。2、位于杭州国际都市区,区位优势显著临安区地处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接杭州,西临黄山,有“长三角后花园”的美誉。临安区位于杭州二环线内,驱车20分钟便可到达主城区,是杭州半小时交通圈、经济圈、旅游圈、文化圈的核心地带,距萧山国际机场1小时,距上海港等国际大港口2小时车程。杭徽高速公路贯穿临安全境,杭州市文一西路延伸至临安段城市道路已经全线竣工通车。2017年,临安撤市设区以来,融杭红利加快释放,交通方面,临安加快构建“一高两铁三快速”的融杭交通新格局,开通首条地铁,新增融杭公交,11极大便利百姓出行。3、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基础扎实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临安区以农业综合开发为抓手,创新思路、主动作为,持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在稳固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扶持“山核桃”“竹产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2018年,“临安山核桃”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最具影响力十强品牌”,并顺利通过了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在2018年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以24.95亿元评估价值摘得坚果类桂冠。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临安山核桃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到2020年底,临安区竹林面积稳定在100万亩。4、集中打造“八线十景”,农旅加快融合“十三五”期间,临安区启动新一轮村落景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集中资源打造“八线十景”村落景区,让临安自然禀赋和特色乡村资源“串户成带、连片成景”。2020年,以“十景”示范型村落景区为代表的“天目村落”已全部精彩亮相,“十景”所涉及21个村(社)接待游客221.3万人次,经营性收入超过1100万元,同比增长10.6%。临安在打造“浙西生态大屏障”、画下打造浙西诗画大花园重要一笔

1 / 7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