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19〕36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5年)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武汉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9年4月4日—1—武汉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5年)为抢抓全球大健康产业发展机遇,加快打造万亿级大健康产业集群,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11号)等精神,结合武汉实际,特制订本规划。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健康中国和健康湖北建设要求,围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生物农业、健康服务等重点领域,按照“一城一园三区”的总体布局,聚焦高端、打造品牌,构建集产品开发、成果转化、企业服务、资本运作于一体的园区运行机制,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定位清晰、配套完备、绿色生态的高端产业园区,有效提高全市大健康产业的集聚度和发展水平。发挥全市研发资源优势,完善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加快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大健康产业链条,增强产业竞争力,打造第五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建成世界级万亿大健康产业集群,把武汉建成一座大健康产业之城、幸福之城。二、基本原则(一)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并重,—2—强化政府在规划、指导、协调、监管、宣传等方面的职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二)平台支撑,创新发展。围绕大健康产业的发展需求,加快推进健康信息平台、数据共享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战略资源平台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形成符合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规律的支撑服务体系。(三)产业融合,开放共享。顺应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趋势,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以更开放的理念、更包容的方式,促进医药、医疗、养老、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四)市区联动、错位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优化全市大健康产业空间布局,加强分类指导,充分调动各区、各园区的积极性,构建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错位发展新格局。三、发展目标力争实现“五个一”的总体目标,即:打造一个世界级大健康产业集群,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培育一个世界一流的大健康博览会,推动武汉大健康产业跨越式发展;建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大健康产业研发创新中心,部分重点领域创新能力全球领先;完善一个中部地区最具规模的国际化医学创新区,医疗服务水平对接国际标准;构建一个大健康产业创新人才引进体系,形成科学、合理、梯次完整的产业创新人才培养链条。—3—到2025年,全市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达到8000亿元,新培育100亿级企业5—8家,其中500亿级企业2—4家,搭建产业集聚、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到2030年,全市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达到14000亿元,建成世界级万亿大健康产业集群,在基因工程药物、干细胞治疗、基因检测、数字医学影像、光电医疗设备、医疗机器人及智慧医疗等特色领域占据国内优势地位。到2035年,全市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达到20000亿元,建成与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相匹配、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健康促进型社会,产业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和创新链上的重要节点。表1武汉市大健康产业主要领域收入指标单位:亿元项目指标2018年2025年2030年2035年生物医药400150030005000医疗器械10050010002000医药流通1000200045006500生物农业400100015002000健康服务1500300040004500总计340080001400020000注:上述数据除医药流通领域外,其他领域的测算数据参照了《武汉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规划方案》《“健康武汉2035”规划》《武汉·中国种都发展规划(2017—2025年)》等已出台规划。—4—四、重点领域(一)生物医药1.生物药。聚焦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加强基因和蛋白质测序技术、基因操作技术、合成生物技术等颠覆性技术在生物药研发中的应用。支持具有新靶点、新机制的生物创新药发展,鼓励新型疫苗、新型抗体药物、细胞治疗药物、核酸药物等高端创新产品的研发。布局生物改良药和生物类似药的研发,鼓励研发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免疫原性与原创药高度相似的生物药,推动已上市生物药向长效化、多功能(多靶点)、改良给药途径等方向升级换代。推动基因工程多联疫苗、免疫检查点抗体药物、双特异性抗体药物、溶瘤病毒、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产品、重组蛋白药物、血液制品新品种等创新产品实现产业化突破。2.化学药。重点围绕肿瘤、病毒感染、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新机制,针对分子靶向、表观遗传及免疫治疗等新靶标进行创新药物开发,鼓励运用DNA编码化合物库、基因转录模拟、蛋白降解靶向联合体、小分子辅助受体靶向等新技术,设计、合成和筛选出一批新型先导化合物,加速新候选药物发现进程,同时推动新型载药系统和新剂型的研发与产业化。促进改良型新药的创新发展,鼓励对原研药从结构、剂型、处方工艺、给药途径、适应证等多方面进行优化。加快推进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积极布局化学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工作。以提升药物品质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要目标,推进生产过程“两化融合”和智—5—能化升级,引导企业加快绿色制造转型,采用国际标准以及国外先进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3.现代中药。研发一批创新性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以培育壮大知名品牌、加快产品升级更新为重点,支持企业对特色中成药和医疗机构制剂进行二次开发,培育一批中药大品种。加强中药药动学研究,提高以中医辨证论为基础的中药个体化给药水平,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推进从经典古方中挖掘健康养生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以药食同源药材为基源的食品,以及传统动植物为原料的美容日化产品等的开发。鼓励中药企业向健康养生、保健、康复、养老方向延伸融合发展,促进中药大健康产业链的形成。创新发展能够满足中药制造特点和需求的中药智能制造技术,推进智能化生产系统和工厂的建设,推动中药制造的高质量发展。4.生物服务。紧盯“精准诊疗”“智慧医疗”发展趋势,加强研发生产与医疗机构应用需求对接,鼓励新业态、新经济的发展。建立人类遗传信息资源库、干细胞库等战略性资源平台。发展基因测序在出生缺陷防控、肿瘤早期诊断、疾病个性化治疗和个人基因组学健康管理方面的应用。积极应对即将全面施行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打造国际化的合同研发服务(CRO)、合同生产服务/合同生产研发服务(CMO/CDMO)和临床试验现场管理服务(SMO)等服务链。进一步促进动物实验服务、公共技术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集约化、特色化发展。—6—生物医药领域重点建设内容(专栏1)项目内容建设目标到2025年,生物医药领域年总收入突破1500亿元,100亿元规模企业3—4家(其中500亿元规模企业1—2家),全球领先的创新产品上市4—6个,销售10亿元以上的重磅产品达到8—10个;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内领先的创新药物研发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已有龙头企业1.生物药企业。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博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武汉中原瑞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翰宇药业(武汉)有限公司,国药集团武汉血液制品有限公司,湖北盛齐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纽福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2.化学药企业。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武汉启瑞药业有限公司,武汉大安制药有限公司,武汉滨湖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科福新药有限责任公司,人福普克药业(武汉)有限公司,湖北远大天天明制药有限公司,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长联来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久安药业有限公司、武汉五景药业有限公司、武汉普生制药有限公司、武汉诺安药业有限公司3.现代中药企业。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健民大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集团中联药业有限公司,湖北金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武汉联合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天济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湖北康恩贝医药有限公司,武汉钧安制药有限公司4.生物服务企业。武汉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武汉致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喜康(武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湖北天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珈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罗盖肌母细胞医学研究院武汉有限公司,武汉三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光谷中源协和细胞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未来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菲沙基因信息有限公司,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在建重点项目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光谷生物城生物创新园二期,药明康德国际医药研究创新基地项目,友芝友肿瘤治疗性双靶向抗体药物产业化基地,启瑞药业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二期),翰宇药业多肽药物生产基地项目,天勤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资源中心,禾元植物源重组人用白蛋白生产基地,盛齐安肿瘤免疫治疗基地项目,亚太药业创新药物成果转化中心和生产基地,中源协和华中区域细胞制备工程研究中心,武汉生物制品所EV71灭活疫苗车间项目,远大医药国家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马应龙药妆产业园,人福普克口服制剂cGMP厂房,远大医药智能工厂建设示范项目,大安制药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等脂微球注射剂产业化拟引进企业韩国赛尔群(Celltrion)集团,三生制药集团,台湾丽胜集团,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集团中国中药有限公司,信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拟建重点项目韩国赛尔群生物大分子药物生产基地,三生制药抗体药物工业技术研究院项目,台湾丽胜集团新药研发中心及益生菌生产基地,喜康(武汉)新建KUBIO2厂项目,远大医药海外创新医药投资项目,人福医药集团BFS和吸入粉剂CMO生产基地,人福医药集团生物制品、肿瘤药业、高端疫苗等CMO生产基地,启瑞药业产品质量提升机技术改造升级项目,远大天天明眼药生产线扩能,国药中联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基地—7—(二)医疗器械1.医学诊疗设备。以高端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设备、小型数字化医学设备为主要发展方向,积极推进光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精密制造技术与生物医学技术的融合发展,尽快实现全数字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技术、医用质子回旋加速器技术、磁控胶囊胃镜技术、基因芯片技术、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的产业转化,推动全数字PET—CT、质子诊疗装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128及以上物理通道)等创新产品和国产化的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MRI)(3T及以上)、X射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机)上市应用。2.智慧医疗设备。以智能化、网络化、便携化医疗器械和远程医学诊疗为主要发展方向,加快医学健康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医学检诊系统的研究应用。推动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可携带多功能监测仪、掌上超声设备、即时检验产品、康复矫正设施、远程监测和诊疗设备的开发与上市。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在家庭、社区和第三方医疗机构的共享,提升生命健康的保障率。3.诊断试剂。以基因分析和免疫检测为技术基础,不断推动基因测序、基因扩增、磁酶免、胶体金等技术的应用。注重患者的精准诊疗、疾病早期发现,以及易感人群的健康筛查、评估和疾病预防。开发灵敏度高、重复性强、准确性好的诊断试剂与试剂盒,以及相关的诊断设备、耗材和快检产品,为医疗诊断与健康服务等—8—多种需求提供产品保障。4.植介入材料。以复合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分析技术、3D打印技术为核心,通过各类人工器官、关节、骨骼、导管、支架等研发、设计、制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