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xx县坚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在区、市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xx县立足县情实际,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繁荣和发展xx非遗文化,努力打造文化xx、生态xx,蹚出了一条文旅融合的长效发展之路。一、基本情况xx县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高台马社火、杨氏泥彩塑、魏氏砖雕);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项(秦腔、农民画、刺绣、剪纸、xx地摊戏、xx莲花池祭祀、祭山、高跷、社火脸谱、吆啄、xx花灯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项(xx眉户、花儿、篆刻、春官词、叭喇鞭、皮影戏、打台戏、赵家武术、张家五谷香醋制作技艺、xx土方醋、xx土方油、xx暖锅、八极拳);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5项。自治区级非遗传承基地7个(xx县xx文化城保护传承基地、杨氏泥彩塑保护传承基地、xx乡xx村高台马社火保护传承基地、xx三禾文化创意产业保护传承基地、xx县人民秦腔剧团保护传承基地、陈靳新和村高台马社火保护传承基地、固原砖雕(魏氏砖雕)保护传承基地);市级非遗传承基地14个(xx县xx文化城保护传承基地、杨氏彩塑保护传承基地、山河乡王庄村高台马社火保护传承基地、xx三禾文化创意产业保护传承基地、xx县人民秦腔剧团保护传承基地、陈靳新和村高台马社火保护传承基地、固原砖雕(魏氏砖雕)保护传承基地、慧绣坊刺绣保护传承基地、xx正观花灯保护传承基地、xx土方醋传承保护基地、xx县土方油传承保护基地、xx县乡情剪纸传承保护基地、张家五谷香醋酿造技艺传承保护基地、王生贵剪纸传承保护基地)。自治区级非遗扶贫工坊2个(魏氏砖雕扶贫工坊、杨氏泥彩塑扶贫工坊)。国家级传承人2人,自治区级传承人24人,市级传承人33人,县级传承人93人。xx年赵永龙(高台马社火)、柳小娟(秦腔)、苏红章(xx花灯制作技艺)、田慧君(刺绣)、陈建平(杨氏泥彩塑)、魏亚龙(魏氏砖雕)6人被列入第六批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二、主要做法(一)完善传承保护机制。成立县人民政府、县文广局、县文化馆、乡镇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将工作责任落实到部门、到乡镇到具体业务人员,制定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计划,形成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坚持按照“统一部署、加强协调、全面展开、有序进行”的指导思想,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切实做到领导重视,责任明确,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保障。(二)强化传承保护工作。一是以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引领,通过举办非遗活动、培养传承人、设立传承基地等方式,坚持开展非遗文化培训,进一步提高非遗爱好者的文化素养,着力研究探索非遗保护传承路径;二是制定出台《xx县文化旅游产业奖补方案》,县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用于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是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夏令营活动,通过列校本课程、入教学课堂,举办少儿非遗传承展演,从幼儿园、中小学到职业中专,全县多所学校组建起多支非遗传承队伍,累计培训学员6.7万余人,使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校园生根发芽;四是立足文化传统优势,创新“优秀民间文化艺术+”模式,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文创产品展示、非遗巡演,不断提炼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元素、产品创新、标志性符号、民俗体验等,吸引游客来隆观光体验,感受xx文化艺术魅力。(三)丰富非遗展演活动。春节期间,在龙泉苑广场、行政中心广场、老巷子等地摆放地灯、悬挂1万余盏宫灯和纱灯,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组织参加自治区文化馆开展的“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xx非遗短视频展播评选活动,制作的《xx春节美食之麻麸》获得一等奖,《xx暖锅团圆的味道》、《xx年》获得二等奖,并在xx非遗抖音及快手、微信公众号进一步加强宣传;积极参加全区“非遗进万家·文旅展风采”xx年xx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杨氏泥彩塑杨贤龙、杨贤雄和魏氏砖雕魏亚龙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打造特色保护项目。进一步加大“正观花灯、田慧君刺绣、王生贵剪纸”等文化品牌传承保护力度,先后打造剪纸系列产品6个、刺绣系列产品5个和声光电新型花灯系列产品1个,使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由产品陈列展示向市场销售方向跨越式迈进;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xx暖锅、八极拳等5项传统技艺与杂技被列入第五批固原市级非遗目录;按照“公司+基地+传承人+贫困户”模式,利用企业公司、个人工作室带动当地农户临近就业,实现非遗传承保护、文化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三、存在问题虽然我县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非遗传承人员不足,如今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绝活濒临消亡,绝大部分年轻人不愿意花精力去学习一门手艺,导致非遗人才出现了断层;二是非遗产品开发利用难度大,非遗作品绝大多数为传统手工制作,机械化程度不高,耗时又费力,没有可观的经济收入,没办法形成“产+销”为一体的产业链条;三是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涉及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多方面内容,专业涉及面广,能够独立完成普查工作的人员缺乏,专业化程度不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四是非遗传承经费的短缺,是制约和阻碍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因素,有的传承项目因缺少资金支持而面临断层,导致许多民间老艺人生活窘迫,无法带徒授艺,非遗的展示展演活动不能经常性开展。四、下一步工作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关于非遗“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一是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及保护。积极组建一支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兼备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招揽具有专业知识背景且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才,定期组织培训,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招揽与培训机制,为非遗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逐步引导非遗人才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二是多措并举健全非遗传承机制。积极对接相关厅局给予一定资金和政策支持,确保非遗项目顺利实施;通过寻求企业合作、出售非遗产品、众筹等多种渠道筹措非遗传承活动资金,支持鼓励非遗传承人开展工作。对积极参与保护传承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奖励和支持,对缺乏责任感和传承使命的传承人予以更换。三是加大非遗传承保护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特定节日,通过制作非遗宣传折页、非遗宣传短视频等形式,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大力开展“非遗进村镇、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景区”等活动,进一步扩大非遗宣传范围和非遗宣传人群,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人人参与人人保护的良好氛围。四是兼容并蓄推动非遗项目发展。非遗项目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前提下,结合当前广大群众的喜好进行技艺创新升级,通过建设非遗展览区、非遗旅游景点等进行商业开发,拓宽非遗产品销售渠道,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进一步增强非遗项目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