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3)近日,按照区党工委、管委会的统一安排,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认真学习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这本书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情景,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书中生动详实的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家国情怀、理想追求、蕴含着信仰、真理和人格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艰苦的七年知青岁月里,始终没有放弃三件事,那就是刻苦学习、为村民办实事、坚持入党。这使我深受启发,也给我们入党积极分子在思想和人格上树立了榜样。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吃苦耐劳、坚毅刚定的品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也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精神,我们要敢于吃苦,在平时工作时,我们要自觉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就是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就是在艰苦奋斗中淬炼成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当时和村民们辛苦劳作,目的就是要让生活能够好一些,但这在当年几乎比登天还难”。就是在当时条件下,总书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尽自己所能,带领乡亲们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为大家争取美好生活。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就要敢于担当,确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不浮躁敷衍,不做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要脚踏实地做好科研学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要牢记造福于民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尽的责任,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二)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学习精神,要牢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学习能改变命运。与习近平总书记一起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的知青戴明说:“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学习。”另外两个与习近平总书记一起到梁家河插队的知青赵华安、张春富也说:“近平很喜欢读书学习,也喜欢写东西。”习近平总书记到梁家河插队期间,带了装满了沉沉的两个箱子的书。他在田间地头休息间隙抓紧读书,干了一天活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他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学习不光是看书,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去四川学习沼气池建造技术,那时总书记是什么都学,各种条件下的建造技术,各种设施的配备等等,他不光学习技术,也学习当地的风土人情,还去峨眉山、青城山向出家人学习,学习佛教道教的思想精华等等。今天,我们要把学习和科研工作充分结合起来。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做到学习和科研工作两手抓,要学的广,学的精。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三)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真心为民办实事,敢于担当,敢于创新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当时知识青年下乡的大背景下,在年龄达不到要求的情况,能够积极主动的向组织申请一同下乡,尽管老师多次劝说让其留在北京,但习近平总书记还是坚持自已的选择,主动踏上下乡的征程,在梁家河与人民群众一起将一个一到青黄不接时就全村出动去乞讨的贫困村庄,变得红红火火,一片生机。在读的过程中,感受着习总书记在基层全心全意为民谋利,真心实意的为村民办好事,感受着其宽广的胸怀和人格的魅力,使我的内心一次次受到冲击和震憾,也得到了洗礼和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很多工作都是开创性的,比如建沼气池,我觉得是技术创新,办铁业社、缝纫社和代销店,是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以代销店为例,以前村里人买东西要走70多公里到公社去,走一天时间,改为代销店后村里一两个人统一去采购,大家再去店里买,这样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老百姓方便了。我们要实实在在的做事,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当我拿起《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我是带着一种崇敬、一种敬仰去品读的,在字里行间中体会着,体会着那时的岁月无奋斗,不青春。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特殊,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当以《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作为人生指针,校正坐标、找准位置,做心灵上的智者、意志上的强者,勇敢而坦然地迎接属于自己的充实而又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