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机关文稿写作座谈交流会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做好文稿起草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自觉将党的方针政策、党委的决策部署与基层一线工作实际相结合,起到以文辅政的作用。具体来说,应坚持四个“实”的原则。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几点浅见,以供大家参考。选题要务实。选题立意是文稿起草的灵魂。文稿需直面工作、主题务实、建议管用,能够为党委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起草前,深入研究上级文件精神、把握党委工作大局、策应党委决策指向,准确反映决策部署的内涵。例如,曝光典型问题的文稿,要聚焦行业领域的关键堵点、问题瓶颈,挖掘问题的矛盾本质、关键要害。梳理典型经验的文稿,要围绕中心工作,精选成熟范例、成功做法,梳理提炼出确实可推广复制的典型经验,有效推动相关工作。再以起草市委全会报告为例,文稿起草组在起草正式文稿前,先进行了选题“三部曲”。一是打牢思想基础。文稿起草组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全会精神,主动与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对标对表,为文稿起草打好思想基础。二是把准工作方向。通过召开市委务虚会、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等,准确了解当前全市经济发展态势、民生期盼,重点企业面临的困难与希望等,对下一步突破方向、工作抓手有比较准确具体的把握。三是提炼主题基调。在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各方信息建议的基础上,定好大会报告主题。在文稿起草中把准“基调”,充分体现市委科学民主决策,把工作成绩讲清楚,把经济社会形势说透彻,把下一步工作总体要求、预期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提准提实,提振必胜信心。素材必真实。素材真实准确是文稿起草工作的生命线。党委科学决策有赖于掌握真实、准确、全面的素材信息。认真核查文稿素材信息来源至关重要,常见的素材来源可以分为间接信息和第一手资料:间接信息主要通过职能部门、综合部门、信息部门、媒体等渠道收集;第一手资料的获取,要求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一线、实地调研、眼见为实。甄别、筛选素材,要符合常规、常理、常识。如生产投入的比例是否合理、经济发展速度是否合乎经济发展规律等。要检查其中的逻辑关系,材料之间切忌相互矛盾。要对选定的素材多方核实,向权威部门、相关专家发问求教。例如,在撰写一篇以“中心城区扬尘整治”为主题的调研报告时,起草同志在掌握市生态环境局提供的全市中心城区整体数据基础上,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实地查看了71处道路、31处工地,详细统计有关数据。蹲点公园、社区、街道等地实测单位面积,精准扫土称尘,得出每平方米尘土克数,直观比较与理想目标的差距。调研共计14天,覆盖了晴、雨、雾、起风等多种天气条件下的扬尘发生情况。3000余字的调研报告有精准数据40余处,用事实说话。报告呈报后立即引起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批示给分管市领导协调解决。举措能落实。建议举措有效落实是文稿起草工作的核心价值。举措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具体问题为导向,击中问题靶心;符合宏观政策、微观实情,明确责任主体、具体工作要求;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如人才、资金、土地等工作要素保障以及营商环境等;考虑具体落实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力求举措在“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环境下落地生根、发挥实效。例如,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笔者接到一项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的文稿起草任务。由于时间紧,实操性要求高,笔者尝试对文稿起草做了以下处理:开篇快速捋清疫情发展态势以及上级要求。主体部分对照参会单位工作职能,逐一细化任务分工,以清单方式明确工作职责,如优化基层诊疗工作、成立网络服务专班、推进防疫接种、强化舆论引导、加大免费药品发放等。所有举措充分考虑防疫要求、群众需求、落实者能力范围,体现防疫工作的针对性、实操性。附件部分,提出建立防疫工作闭环督查反馈机制,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实现闭环管理。文风应朴实。简明朴实是机关文稿应有的文风格调。要多使用群众语言,说白话、讲短句,善用事实说话、数据说话、典型案例说话。文稿结构应不拘一格,宜长则长、宜短则短,直奔主题,克服“八股”陋习,不拘泥于“三段论”。建议性文稿,以举措为主体,分条目列举。理论性文稿,侧重观点陈述和说理论述,形成逻辑关系闭环。现在网上各种各样的文稿素材、写作模板比比皆是,初入职场的文秘工作者往往“比葫芦画瓢”,甚至照搬照套所谓的“模板”,经过一通“研究分析”倒腾出“像模像样”的文稿。比如,领导讲话开场白总有“固定搭配”,调研报告的建议总能“对仗工整”,这样的文稿形式上虽不出错,但指导实际工作的价值不大。而且由于生搬硬套,不接地气,难免让听者感到索然无味,可以说成了“新八股”。笔者体会,文稿言之有物、文字准确表情达意是为文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努力提升文章的可读性,切莫本末倒置,造成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对“文采”的理解,因人而异、千人千面。不同的领导,语言风格、表达习惯有差异,需文稿起草者用心体会、勤于沟通。归根到底,求实是各项工作不离其宗的共性,文风实、心态实,不唯书、不唯上,唯达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返璞归真境界,才能打磨出更高水平的好文稿,才能与领导同频共振,与读者听众形成共鸣。发言完毕,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