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全力推进学校思政课建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党课:全力推进学校思政课建设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在大会上深刻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作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向广大青年,发挥着凝魂聚气的关键作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一、突出主题,讲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要求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新的征程上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继续前进作出了庄严宣示。报告主题是大会的灵魂,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深刻领悟把握大会主题蕴含的丰富内涵,找到与思政课的融通点,切实将党的二十大主题讲好、讲实、讲透。一是要将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论断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讲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必然要求。回首过往,党的十九大根据国家事业发展的深刻变化,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判断,为当代中国启航出发划定了新的历史方位,标明了新的奋斗坐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旗帜指引道路,旗帜决定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鲜明、切中肯綮,蕴含着决不走改旗易帜的老路、邪路的坚定决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了这条道路的正确性,发展验证了这条道路的可行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高校思政课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新论断融入教学之中。高校思政课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用光辉历史鼓舞青年学生,用卓越成就感染青年学生。尤其要讲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二是要传扬好中国共产党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与时代面貌,将党的二十大提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面貌与时代形象融入思政课教学中。精神状态事关党的形象,关涉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在长期奋斗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伟大、光荣、正确的形象深入人心。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形象也要展现出时代新风貌。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状态。新时代十年来,党员干部坚定“四个自信”,把握历史自信,自信自强的精神品格熔铸在党员干部的红色基因中。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学生,在青年学生心中塑造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政党形象。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论断,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用革命精神鼓舞青年斗志,进而增强青年学生抵御社会不良思潮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党的二十大除了在大会报告主题中提及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面貌,也在多处提及了实践中不可缺少的斗争精神和奋斗精神。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用这些精神武装青年学生,增强其明辨社会不同声音的能力。三是要讲透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心任务。教育是国之大计,也是党之大计,持续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能否如期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是关键因素。习近平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任重道远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续完成,需要不断凝聚青年学生的共识。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追求,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现代化事业前仆后继,付出了血与泪的代价,现代化事业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手中逐渐变为现实。“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的情况下,高校思政课必须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二、抓住重点,引导青年学生了解党的创新理论高校思政课讲好党的创新理论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应有之义。2018年5月,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因此,承担立德树人重要使命的高校思政课应该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其中。2022年4月,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讲道理首先要讲的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党的二十大系统总结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了贯穿其中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将这一重要理论成果融入其中,不仅是更新高校思政课内容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高校思政课研究的应有之义。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高校思政课要将党的二十大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课程内容体系,讲好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讲好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飞跃。抓住重点,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是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的关键。思政课既要从历史中寻找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材料,也要从实践中找到增强学生兴趣的生动案例。党的二十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要把握好贯穿这一思想始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点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与方法论要义,必须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进而增强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感悟。从坚持人民立场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秉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授课中讲清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发展,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体认与感悟。尤其是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课程中结合具体内容,彰显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展现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生动场景。从坚持自信自立来看,自力更生既是中国共产党长久发展得出的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干事创业的根本原则。2022年7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指出,“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这体现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靠自力更生,开辟未来发展前途的方法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依靠自身探索,回答实践难题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真实反映。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将中国共产党自力更生的历史深入浅出讲清楚,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自力更生的历史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增强青年学生的底气、骨气与志气。从坚持守正创新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守正创新的结果,要在高校思政课中讲好中国共产党守正创新的心路历程。“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从坚持问题导向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中国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问题意识,鼓励青年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从坚持系统观念看,高校思政课要在相关课程中讲好唯物主义辩证法,培养青年学生的哲学思维,进而使其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理解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全局性变化。从坚持胸怀天下看,青年学生不仅要从具体国情出发认识社会,也要从世界形势演变审视中国位置与中国实践。当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情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挑战与考验。高校思政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明白当前中国的世界方位,了解中国对外部环境变化作出的政策调整。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向学生讲明白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发展作出的独特贡献,阐明中国如何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继而提升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三、丰富形式,提高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整体效能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思政课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切实增强办好思政课的信心,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教学形式单一是制约教学效能提升的重要因素,也是阻碍学生兴趣养成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一直在追求更加灵活的教学形式,以改变刻板固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高校思政课教师也探索出多种灵活生动的教学形式,增强了思政课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与感召力。在现有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融入课堂教学,使青年学生熟稔党的二十大的重要意义与理论创新,不断提振青年学生的政治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一是要善用“大思政课”,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在教学全过程。2021年3月,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极大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打破了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限制,尤其是“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极大提升了思政课的影响力。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发挥“大思政课”的重要作用,将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到各个专业、各个学科中。精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体悟内含其中的精神要义是思政课教师讲好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基础。习近平强调,“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思政课的主导者,对教学过程设计发挥规划者角色。因此,思政课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科背景与专业特点,采取灵活形式切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近年来,高校逐渐探索出书记、校长上好“第一课”,专家团队打造思政“金课”,跨省份集体备课等形式,广受社会关注,备受学生好评。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积极从这些形式中汲取经验,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以期吸引学生的关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只有让学生参与其中,才能增强青年学生关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二是要用好新媒体技术,使青年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的伟大变革。习近平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技术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促进了课堂教学形式的革命性变革。单纯以教学灌输为主的课堂,会严重限制青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会严重制约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在利用新媒体技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拉近了思政课教师与青年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了青年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习近平强调:“很多学校在思政课上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取得了积极成效。”这些教育形式的实现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借助信息技术,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能实现了极大提升。为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融入思政课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善用新媒体技术,比如,在讲解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的伟大变革的课程内容时,可以综合采用音频、视频等形式,探索利用VR技术增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