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第六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梯形的面积单元第六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用多种方法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能解决相关的问题,综合了解平面图形的内在联系。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推理、归纳的能力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新图形面积研究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重点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本课的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导入。1、怎样求下面图形的面积: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2、出示汽车图,谈话: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是什么图形?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图形。出示梯形物品。3、你还记得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吗?你想知道梯形的面积怎么求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梯形的面积。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学生回答问题。复习以前的知识,为今天的学习做准备。讲授新课一、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1、小组讨论:梯形的面积怎么求?学生思考,讨通过学生的亲自教师提示:能用以前我们学习过的方法,求出梯形的面积吗?2、教师评价展示:1)我把一个梯形剪成了两个三角形。那梯形面积可以是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的和。这种方法可以求出梯形的面积。2)我把一个梯形剪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梯形面积可以是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和。这个方法也可以求出梯形的面就。3)我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可以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个方法也不错。师:三种方法都能求出梯形的面积,但如果我们能找到梯形面积自己的计算公式,解决梯形的面积不就简单了吗?下面和老师一起来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找到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3、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演示拼接过程。边拼边填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的();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梯形的();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小组讨论,总结梯形的面积公式。梯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底×高÷2=(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S=(a+b)h÷2教师订正。论,展示自己的方法。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合作填空。师生共同总结梯形的面积公式。动手操作,加深对梯形面积推导过程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倾听能力。二、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1、出示例3。A学生试着自己解决问题。B教师订正。2、做一做。一辆汽车侧面的两块玻璃的形状是梯形(如下图),他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3、归纳总结练习。通过观察,我发现上面三个梯形是(),所以它们的()也是一样的。三、课堂练习1、我是大法官,对错我来判!(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比梯形面积大。()(2)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梯形的面积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4)一个梯形两底的和是12米,高是10米,则它的面积是60平方米。()2、靠墙边围城一个花坛,围花坛的篱笆长46米,求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示,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学生合作完成。学生合作完成。学生合作完有了上节课的练习的经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一做,巩固练习梯形的面积的计算。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愉悦。帮助学生辨别易混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巩固梯S1S2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4、我们经常见到原木、钢管等堆成像下图的形状。通常用下面的方法求根数。(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算出这堆原木的根数。5、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8平方米,把它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如果这个梯形的上下底之和是12米,那么梯形的高是多少米?6、块梯形果园地,上底长18米,比下底短5米,高16米.现在在这个果园里栽上梨树,已知每棵梨树的占地面积是4平方米,这块果园最多可以栽梨树多少棵?成。学生合作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形的面积公式。培养学生准确地找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求原木的根数,对梯形面积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练习用梯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梯形面积的综合运用。课堂小结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S=(a+b)h÷2作业布置本98页练习二十一第7、9、10、11题。板书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底(上底+下底)×高÷2S=(a+b)×h÷2教学反思过本课时的学习,能加深学生对图形特征以及各种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领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为今后学好几何图形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学生已经经历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他们完全有能力利用的所学的方法进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因此,我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完成这一探索过程。有了操作和讨论作铺垫,公式的推导也就水到渠成了,所以,让他们自己归纳公式。在“操作、观察、分析、讨论、概括、归纳”这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亲历了一个知识再创造的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