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整理必背内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内容整理第一章绪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学情境....中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教.的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要注意:①科学&科学规律,②学校教学情境中的教与学,③知识、技能、德、行为、情感态度,④教育心理学以学生学习过程为核心,研究序列是学与教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①增加理解:学校教育过程&学生学习过程②是所有教师专业基础③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开始标志:1903年,美国桑代克《教育心理学》1913年,美国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扩展为《教育心理学大纲》:分为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和原因三个发展阶段:①初创1903年-20世纪20年代②过渡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③发展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第三阶段美、苏代表:①布鲁姆:《教育分类目标》《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掌握学习”理论②布鲁纳:《教育过程》&认知发现学习理论③加涅:学习分类的权威&《学习的条件》④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⑤安德森:《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坚持行为主义观点。现状和趋势20C80Y以来,现代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特点:①中心问题:学与教的问题②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深入教学过程③重视课堂教学&因材施教④重视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等的统一&增加情感、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研究⑤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增加(罗杰斯、马斯洛)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由低到高:1、生存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爱与归属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观察法:学校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②调查法:学校教育过程中,间接了解被试者③教育经验总结法:专家和教师从心理学角度有目的整理学校教育过程中的经验,提炼心理学规律④自然实验法(在教室等真实自然的环境)⑤实验室实验法(在实验室)⑥临床个案法:对教育过程中的个案(超常、智能不足、情绪困扰、贫困儿童等)观察,测量与操纵。第二章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教育:广义上,只有系统的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一切方面狭义上,指学校教育:在课堂情境....中,通过上课完成的教育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①影响学生的个体的社会化。(社会化指人从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②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学会学习”就是“学会生存”。教学:引诱..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课:(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时间..内,教师和学生.....以及师生的相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课的组成:内容输入,师生间的相互作用,经验输出学生群体教师的角色:③教员(中心角色)④学生模仿的榜样⑤学者与学习者⑥权威人物⑦父母⑧课堂的管理者⑨团队活动领导者⑩公关人员11办事员12社会心理工作者和临床心理学家教师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易影响年龄较小的学生。正式学生群体:根据上级文件正式规定成立的学生组织Eg:班级、学生会、学习小组、团队组织、学生宿舍的寝室等。分类。根据班集体性质分类:团结,散聚,离散的班集体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阶段:组建阶段,形核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教师howto利用班集体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美国史莫克建议)①加强学生对班级的期望②利用教师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发展修正学生行为标准③教师引导,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教育能力④对学生接纳与爱护,培养学生友爱团结⑤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增进学生沟通能力⑥师生班级共同奋斗目标,加强学生团结合作非正式学生群体(规模:2-7人。男生群体5-7人,女生群体2-3人,2人较多。)含义:未正式规定,无须任何人同意,由学生自愿组成的学生群体。Eg:班级中的“团伙”。分类。根据非正式群体的性质分为:正面型,消极型,中间型,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学生群体特点:群体内部的一致性;情感依赖性;有比较突出的‘领袖’人物了解非正式群体的方法(莫雷若提出的社会测量法):步骤:1、填写调查问卷;2、制作矩阵表;3、绘制网格图。我国教师的心理特征:①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②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情感③学习兴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④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⑤观察敏锐,善于了解学生优秀教师的品质与技能: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②理解学生③与学生的有效交际④理解自己课堂师生交往的特点: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心理学原则:①正式的交往不要把教师的需要理解为学生的需要,②代际交往不要把教师的焦虑和不良情绪转移给学生,③“一对多”式交往防止对学生的偏见创造安全而温暖的课堂氛围正常的师生关系要有分寸,应以公认的渠道限第三章教育目标和教师发展的心理学分析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关于教育目标观:1、珍妮特·沃斯的教育目标观(“三重四面”)三重目的:技能知识,综合概念技能,个人技能和态度四个层面:自尊生活技能培训学习怎样学习④具备特定的基本学术能力。体能和艺术能力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目标的三个基本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2、布鲁姆的教育目标观①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和改进的可能性②培养学生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③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引导学生运用各种题材④培养“经济的使用思想”⑤发展“理智上的忠诚”教师发展的方向:专业化&人性化教师专业职业化是基础教育活动现代化的保证和标志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一是专业素养方面,学科知识和因材施教等;二是综合素养方面,“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人性化:爱护学生;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智力,个性,健康;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甚至终极的关怀,提供情感支持。教学目标又称课程目标(针对教师而言),学习目标又称行为目标(针对学生而言)泰勒是行为目标(学习目标)之父,致力于测试题设计的研究。合格教师的心理品质:(1)教师应具备的能力(2)情感意志和其他方面的心理品质①忠诚教育事业,稳定的专业气质②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师生和同事关系③有耐心和信心④乐观、活泼的性格⑤公正不自私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教学目标的选择功能:①启动功能①价值性②导向功能②可能行③激励功能③低耗性(人力物力)④聚合功能④丰富性⑤就高性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1962年美国马杰在《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中提到:“行为”“条件”“标准”三要素的基本模式教育目标的分类理论一般将教学目的分为:认知的,情感的,心因动作的。认知的教学目标分类(布鲁姆)情感的教学目标分类(柯拉斯沃)心因动作的(齐布勒)①知识①接受整个身体的运动(如跑步)②理解②反应协调细致的运动(如打字)③应用③评价非语言交流(如哑剧)④分析④组织言语行为(如朗诵)⑤综合⑤价值的性格化(最高的境界)⑥评价第四章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身体运动的发展方向,具有同神经成熟....的方向相一致的梯度①头-尾梯度:从控制头部-控制脚部②近末梢梯度:从具体的中心部-末梢部婴儿的发展顺序具有恒常性发展的一般趋势:①综合的分化(发展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分化与整合的过程)②平衡化(学生年龄越小,越易打破平衡;反之越平衡)③概念化(概括性词汇增加)④社会化(个体社会化)⑤个性化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①遗传与环境②成熟与学习③社会环境④学校教育(主导因素)具体表现为: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实施积极..影响;对其心理影响有选择..性.;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⑤主观能动因素(学生个人主动性)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乳儿期(0-1岁)——哺乳期学龄前期(3-6或7s)——幼儿园时期婴儿期(1-3s)——婴儿期学龄初期(6或7s-11或12s)——小学时期学龄中期(11或12s-14或15s)——初中时期学龄晚期(14或15s-17或18s)——高中时期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稳定性(相对的),可变性(绝对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基本原则:组织..(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系统的倾向)&适应..(调节环境的倾向)四个核心概念①图式(在原有熟悉的印象中加入新的印象)②同化(外界新事物被自己所吸引)③顺化(自己被动适应外界)④平衡(旧的格局被打破而出现矛盾时的一种个人的调节机制。为使自己处于舒服状态。)认知发展的分期皮亚杰布鲁纳感觉运动阶段(0-2岁)映像性的思想准备阶段(2-7s)动作性的思维阶段(7-11s)象征性的抽象思维阶段(11-15s)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①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能根据皮亚杰的研究结果编制新的智力测验②课程专家应根据皮亚杰的发现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③教师可以依皮亚杰的理论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技能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艾里克森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是以精神分析....的原理为基础..的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的核心..原理..是他所称的新生论原理.....心理社会性发展的8个阶段①信任对不信任(0-1岁)②自主对羞愧、怀疑(2-3s)③主动对内疚(4-5s)④勤奋对自卑(6-11s)⑤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s)⑥亲密、团结对孤立(成年初期)⑦创造性对自我决定(成年中期)⑧完善对烟雾、绝望(老年期)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柯尔伯格深受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影响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六个时期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给予教师的启示:(1)前习俗阶段:惩罚与服从的定向①根据各时期道德观念发展的特征实施道德教育操作与关系倾向②“以身作则”代替教条式说教(2)习俗阶段: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③及时充分地发展各个时期儿童的道德观念权威和社会权力控制的定向(3)后习俗阶段:社会契约方法定向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第五章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的地位:学习..是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学习的定义:广义上,希尔加德等人: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某一特定情境中,由重复经验而引起的对于那个情景的行为的变化。加涅: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潘菽:学习是人及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狭义上,特指人类的学习。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学习的共同之处:①学习一定要有变化..发生②学习导致的变化相对持久....③学习导致的变化要与成熟与成长导致的变化..........分开(学习导致的变化≠成熟与成长导致的变化)④学习导致的变化本身不具备价值意义,学习≠进步.....⑤.学习是行为变化的过程..,不指学习后表现出的结果..学习过程或学习事件的构成要素:学习者,刺激情景,反应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的意义和作用①间接学习为主,直接学习为辅②组织计划性③有效性④年龄差异性⑤面向未来特性①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②促进心里的成熟与发展学习的分类在中国美国布鲁姆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分类依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分类依据:教育目标(由8类转为5类)书上197页①.知识..的学习②技能..的学习③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④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①认知领域②情意领域③心因动作领域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美国桑代克“联结试误说”三条基本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应用律(熟能生巧)失用律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俄国巴甫洛夫美国斯金纳班杜拉几对概念主要规律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消退不再强化,动作就会减少,直至消失(eg:不在拿肉给狗,它就慢慢地不再流口水)恢复动作消失一段时间,刺激物又出现,条件反射自动恢复(eg:一段时间不给狗吃肉,它已经不流口水了,但又过了一周,又给它肉,它就恢复以前流口水)①给与一个操作强化刺激该类反应发生的概率会增加①强调观察式学习或替代强化学习(简接的、模仿别人的)类化见到类似的条件刺激就做出条件反射(eg:见到毛类动物就害怕)分化特定的条件刺激才做出条件反射(eg:只有见到猫这种带毛的动物才感到害怕,而见到狗不会②对有机体有选择的强化,可是行为朝着所需要的方向发展②强调符号强化的作用(eg:赞美的语言)高级条件反射(在已形成的条件反射中增加一个条件刺激........)eg:肉,铃铛,狗流口水已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