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一位数》同步试题(附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多位数乘一位数》同步试题一、填空(一)在里填上“”“”或“=”。53×5〇25057×3〇53×773+0〇73×024×4〇32×3(二)()×()=()-()=0(三)500×3口算时把500看作()个百,()个百×()=()个百,也就是()。(四)305的5倍是(),8个147相加是()。(五)338减去108的差,再乘4,积是多少?列式为()。考查目的:第(一)题:帮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大小,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习惯。第(二)题:有关0的进一步练习巩固。第(三)题:考查学生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口算算理的理解。第(四)题:在理解乘法意义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第(五)题:进一步巩固对综合算式的理解和运用。答案:第(一)题:;;;=。第(二)题:答案不唯一(略)。第(三)题:5;5;3;15;1500.第(四)题:1525;1176第(五)题:(338-108)×4解析:第(一)题: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而简便的方法进行大小比较,开拓思维,同时要培养认真细致的习惯。第(二)题:通过反向练习,加深有关0的计算特点的认识和理解。第(三)题:加深学生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口算算理的理解。第(四)题:此题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要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二是要注意乘数中间有0和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第(五)题:此题要引导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明白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时学会列综合算式,学会运用小括号,注意运算顺序与题意要一致。二、选择(一)125+125×0的得数是()。A.0B.125C.250(二)250×4积的末尾有()个0。A.1B.2C.3D.4(三)要使32×的积是两位数,里最大可以填(),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A.5B.2C.3D.4(四)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长是35米,这根绳子原来长()米。A.70B.35C.105D.140(五)412×6大约是()。A.2400B.3000C.4000D.2700考查目的:第(一)题:考查学生对综合算式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及0的计算和学生的细致程度。第(二)题:考查学生的细致程度。第(三)题:考查学生两位数乘一位数积的位数的几种可能,培养学生的数感。第(四)题:理解“对折”的意思以及对折的次数与分成的段数的关系。第(五)题:考查学生对乘法估算的掌握情况。答案:(一)B(二)C(三)C、D(四)D(五)A。解析:第(一)题:此题在掌握综合算式运算顺序和有关0的计算的同时,更要注意学生的细致程度。第(二)题:此题可以口算完成,注意乘数末尾有0和有关25的简单计算,不断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认真细致的习惯。第(三)题:此题可以用“试”的方法,也可以用“估”的方法寻找答案,为后面学习笔算除法试商做了铺垫,培养学生的数感。第(四)题:此题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帮助理解“对折”的意思以及对折的次数与分成的段数的关系,再进行计算。第(五)题:在掌握基本估算方法的同时,注意估算方法和估算结果的多样性。三、解答(一)明明每天要上7节课,每节课40分钟,一个星期(按5天算)一共要上多少分钟?(二)学校唱歌兴趣小组有25人,舞蹈小组有38人,美术组的人数是唱歌组和舞蹈组总人数的3倍,美术组有多少人?(三)一年级准备租车去秋游,每辆车限乘42人,一年级共有115人,估一估租3辆车够不够?(四)韵律操比赛中,同学们站成4排,每排12人。变换队形后,同学们站成了6排,每排有多少人?(五)看图列式计算。考查目的:第(一)题: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题:考查学生对倍数关系的理解,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第(三)题:考查学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的能力。第(四)题:理解题意,抓住“总人数”这个不变的量,学会分析数量间的关系。第(五)题:学会看图,理解题意,既可以根据“单价”不变,求总价。也可以运用倍数关系,求出总价。展示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开拓了学生思维。答案:第(一)题:40×7×5=1400(分钟)或7×5×40=1400(分钟)。答:一个星期一共要上1400分钟。(注意:也可以分步列式解答。)第(二)题:(25+38)×3=189(人)。答:美术组有189人。(注意:也可以分步列式解答。)第(三)题:42×3≈120(人),120>115。答:租3辆车够了。第(四)题:12×4÷6=8(人)。答:每排有8人。(注意:也可以分步列式解答。)第(五)题:14÷2×6=42(千克)或6÷2×14=42(千克)。(注意:也可以分步列式解答。)解析:第(一)(二)题: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弄清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据学生实际,可以分步列式也可列综合算式解答,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三)题: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方法,提高运用估算解决实际的能力。第(四)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抓住“总人数”这个不变的量,学会分析数量间的关系。第(五)题:引导学生学会看图,理解题意,既可以根据“单价”不变,求总价。也可以运用倍数关系,求出总价。展示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开拓了学生思维。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