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千米的认识单元第一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1)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吗?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复习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为这节课学习千米及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做铺垫。讲授新课1.1.认识千米。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生活中你在哪里看到过“千米”?2.感受1千米的长度。高速公路上的路标上面有“km”。出租车的计价器上面有“千米”。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千米”,激发学生兴趣,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1千米的长度。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几圈是1千米?3.在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实际走一走,看看有多远。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米?4.做一做:和老师到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体验1千米有多长。5.学习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3千米=(3000)米5000米=(5)千米说说你是怎样想的?6.做一做。填一填。7.学习估测两地间的距离。1圈是400米,2圈是800米,半圈是200米,所以2圈半就是1000米。1千米=1000米。10个100米就是1千米。“千米”也叫“公里”。学生实际走一走,感受1千米的长度。1千米是1000米,3千米就是3个1000米。1000米是1千米,5000米里面有5个1000米。合作交流。让学生实际走一走,体会1千米的长度。学生说出思考过程,重要的是掌握换算的方法。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小组合作:说说你的估测方法,并估测出实际距离。8.做一做(1)估计一下,从你家到附近的商店大约有多远。(2)估计一下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小组合作:说说你的估计方法,并实际做一做。100米我大约要走200步,从家到学校我走了600步,大约300米。走100米我大约要用2分钟,从家到学校我大约要走10分钟,约500米。我家离学校比较远。我坐3站公共汽车,每站约500米,大约1500米远。我一步大约是50厘米,从我家到最近的商店,我要走200步,大约是100米。我一步的长度大约是50厘米,可以在教室里走一下,看长和宽各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提出估测的方法,加深理解。9.练习:做一做(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1.小红每分钟行走50(米)。2.小轿车每小时行行驶70(千米)。3.燕子每小时飞行150(千米)。4.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700(千米)。5.亮亮从家到学校走750(米)。(2)李老师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他从家到学校一共要走30分钟,李老师家到学校大约是多少千米?30分钟=半小时12÷2=6(千米)答:李老师家到学校大约是6千米。10.小结:(1)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2)千米也叫公里。1千米=1000米。多少步,再算出长和宽大约各是多少米。看教室的长和宽各镶有几块地砖,再估计一下一块地砖的边长,最后算出教室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30分钟是半小时,半小时走的路程就是12千米的一半。填写长度单位要有生活积累,还要看清给的数字,对长度单位的大小有明确的认知。巩固提高1.1.做一做(1)测量较长的路程时,我们通常用(千米)作单位。(2)我们学校操场一圈是200米,小明要跑(5)圈才够1千米。(3)测量长春到北京的路程要用(千米)作单位。2.我会判。(1)一条高速公路长150米。(×)(2)火箭每分钟飞行1000千米。(√)(3)小丽骑自行车每小时走12米。(×)(4)小明每年长高5米。(×)3.我会连4.丽丽从家到图书馆,先乘公交车走了3千米,下车后又步行了350米,小丽家到图书馆有多远?3千米=3000米3000+350=3350(米)答:小丽家到图书馆有3350米。5.拓展提高。(1)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一条高速公路长150千米小丽骑自行车每小时走12千米。小明每年长高5厘米。小组合作:说说你是怎样想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练习,以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本课所学。12-8=4(小时)80×4=320(千米)320308答:中午12时能到达。(2)老师家离学校大约有4千米的路程,老师可以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来学校?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时间?4千米的路程步行的话需要的时间太长了,不适合步行。如果骑自行车需要半小时左右。开小轿车的话,大概10分钟就到了。骑摩托车和开小汽车所用的时间差不多。也可以骑电动车,大概需要15分钟。老师可以开汽车、骑摩托车、骑电动车、骑自行车上班。的。先求一共走了几小时。再求4小时汽车走了多少千米。根据生活实际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案,答案不唯一,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课堂小结(1)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2)千米也叫公里。1千米=1000米。对本课的知识点加以总结,使学生更能掌握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板书教学反思千米的认识(1)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2)千米也叫公里。1千米=1000米。(一)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当数学与学生的现实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对于1千米的观念的建立本身是枯燥的,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只是机械被动的去学习。然而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补充,教师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以常见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自然就融入了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与意义。(二)把已有的经验作为支点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于丰富的现实原型,培养空间观念要将教学拓宽到生活空间。教师能借助学生对100米的长度的认识作为“敲门砖”,找准发展空间观念的支点,通过课前感知、课中回忆、推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中逐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实背景中,引领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三)给学生充分的感性积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从学生所熟悉的校门口100米的长度入手,推想1千米的长度;接着,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物体利用数据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在用自己的方式描述1千米的长度时,留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