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专题调度会上的汇报发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在2024年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专题调度会上的汇报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但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要先把‘蛋糕’做大,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新质生产力蕴含的新动能、催生的新产业、形成的新模式有助于共同富裕在做大做优“蛋糕”的同时,切好分好“蛋糕”。**区始终以此为指引,坚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联动思考,厘清逻辑、找准方向,紧扣省委三个“一号工程”“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部署要求,突出高质量发展主线、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全方位共享目标,锚定“科教新区、山水**”战略,打好“思想大解放、科创大突破、产业大提升、能力大重塑、模式大变革、生态大突围”等新质生产力发展组合拳,不断提升共同富裕驱动力、内生力、向心力,奋力打造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标杆。一、“三大产业”催生新质生产力,激活共同富裕强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新产业为载体,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让共同富裕的“蛋糕”做得更大更优。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激活共富强引擎,就是要坚持传统、新兴、未来三大产业共同驱动,走出以产业创新推动共同富裕新路径。传统产业焕新。传统优势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基底,培育新质生产力,更需要传统制造业的提质升级。一是聚力高端化攀升。以时尚智造小镇为核心,深入实施服装跃升、眼镜振兴、智能安防强基等行动计划,主攻“微笑曲线”转型方向,设计端落地中胤国际设计基地、构建数字化生态产业链,销售端推广“企业+主播深度捆绑”森马电商模式,举办会展中心各类展会,打造**规模最大的场景式直播基地,智造端打造时尚云生产创新中心、浙里智造供全球项目基地,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达85%以上。二是聚力链条化集聚。以**西部时尚城建设为契机,迭代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十个一”机制,按照“链长挂帅、链主领航、链群聚力”思路,分领域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引导、鼓励、帮助更多企业融入长三角产业链联盟,持续深化强链补链、品牌培育,年内出让工业用地1500亩,落地亿元产业项目30个以上。三是聚力阶梯化培育。深入实施制造业“四雁”培育工程,分链条梳理优质企业培育“白名单”,大力实施“一企一策”、高成长企业“龙虎榜”等梯队培育机制,年内新增10亿元以上企业2家、5亿元以上企业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新兴产业出新。坚持“立足优势、深耕细分、抢占赛道”理念,深度谋划“万亩千亿”产业平台,以科教智城“一核一轴六片”为牵引,推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爆发突破、增量崛起。一是数字经济产业。锚定数据安全细分赛道,以中国数安港为主平台,以创建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示范园区为主抓手,开展数据大汇集、空间大拓展、应用大输出“三大计划”,探索工业制造、交通运输等“数据要素×”12大领域应用场景,力争年内集聚生态企业500家、数据交易额超10亿元。二是生命健康产业。锚定大分子重组蛋白药物制剂、应急医疗器械、数据医疗、医疗美容等细分赛道,以中国基因药谷为主引擎,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三大国家级平台为支撑,加快细胞生长因子(bFGF)凝胶、安源生物细胞生长因子(FGF21)融合蛋白等创新药研发,力争年内投用产业空间100万平方米、生命健康产业规模破200亿元,跻身全国第一方阵。三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华中科技大学、**大学、上海大学等五所大学**研究院为驱动,探索发展新型储能,加快浙大半导体全国重点实验室**基地落地,推进冠盛固态电池、煌能新能源等重大项目建设,年内整体规模破50亿元。未来产业谋新。抢滩布局低空经济、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赛道。一是低空经济。依托**大学通航教育资源、**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专业优势,谋划建设低空交通产业概念验证中心,大力推进航路网等“四网协同”、政务航空数字服务等九场景创新,招引落地高德“空中地图”等前沿项目,全力推动低空产业爆发。二是脑机接口。依托**大学**研究院,重点突破脑机融合、类脑芯片、大脑计算神经模型等关键技术和核心器件,探索医疗康复、无人驾驶、虚拟现实等应用场景,打造未来信息产业新高地。二、“三支队伍”驱动新质生产力,锻造共同富裕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创新驱动的底层逻辑是人才驱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坚持“大人才观”,系统谋划“三支队伍”建设,以人才“第一资源”赋能发展“第一要务”,走出以人才强引领产业强、人民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抓实决定因素,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落实省委“五个一”要求,构建干部成长成事全链条。一是聚力争先示范。深化“以事找人、人事贯通”体系,围绕平台建设、招商引资等攻坚战场,开展干部赋能新质生产力专项考核,推行比增速、晒指标提升,比排名、晒目标完成,比服务、晒问题化解“三比三晒”活动,激扬“事事争一流”精气神。二是聚力能力提升。聚焦干部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脱节、懂新兴产业干部紧缺断档等问题,开展新入职干部“三年黄金期成长计划”、专业干部“回巢归位”等举措,打造投行化、专业化新型招商团队,焕新更专更通、敢干敢担铁军底色。三是聚力敢闯敢拼。打好“关爱干部12条”等组合拳,深化容错纠错、澄清正名等机制,鼓励围绕产业转型、基金运作、成果转化、共同富裕等堵点大胆改革,掀起“改革促发展”攻坚热潮。强化中坚力量,打造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落实省委“五个能”要求,推动发展活力奔涌不息。一是构筑人才集聚新磁场。坚持平台引才,迭代“人口高质量发展24条”,聚焦创新型人才“引育留用”关键环节,畅通“才企联创”“院企合作”等人才落地路径,深化科技副总等机制,探索设立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投早投小基金,年内新引育国省级领军人才8名以上。二是重塑企业家培育新模式。实施“瓯商提升”“青蓝接力”两大工程,特色化推行新生代企业家三年培养计划,优化新生代成长路径,用好用足“成长公益基金”等培育载体,探索“青年企业家+科学家”合作新模式,新培育高水平企业家100名以上。夯实基础支撑,打造高素养劳动者队伍。落实省委“五个有”要求,营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格局。一是构建技能培育体系。聚焦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领域,依托**安防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数安港、**职专等平台,探索“政府+院校+行业协会+龙头企业”联合体培养模式,探索预制菜制作工、智能锁装配工等新职业标准和规范开发,深化数据管理、网络安全、短视频制作等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打造“瓯越数字技谷”等职业技能培训新阵地。二是构建技能创富体系。深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探索“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引导企业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探索技术工人中长期激励机制,畅通“职工增技—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创富循环。三、“三大生态”赋能新质生产力,凝聚共同富裕向心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既需要政府超前规划引导、科学政策支持,也需要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等微观主体不断创新,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培育和驱动形成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凝聚共富向心力,就是要以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为引领,全面强化创新生态、创业生态、服务生态,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整合裂变。创新生态大突破。以实施“创新生态十条”为引领,积极推进模式创新、制度创新,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一是让成果转化更顺畅。深度融入“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建设,聚焦关键技术突破、企业需求匹配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大学城、七大高能级科创平台优势,以“头部企业+大学(研究院)”创新联合体2.0为驱动,全链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二是让科技探索更自主。建立技术服务经纪人培育机制,用好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红利,积极推进科技计划自由探索项目赋权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大力推进“科技特派员”等制度,从高校、科研院所中遴选一批科研人员指导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探索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有效模式。三是让培育体系更完备。以全域孵化为理念,扎实推进大孵化集群2.0版建设,构建“物理空间+主导产业+专业运营+科创基金+服务配套”全周期全链条服务体系,健全“技术担保”科技融资、科创指数贷等机制,强化二次开发、中试熟化、链式创新孵化等多元服务供给,年内新增孵化面积30万平方米。营商生态大突破。以打响“360增值幂”营商品牌为引领,以实施营商环境“十大举措”为抓手,加快构建“政策精准、企业放心、政商亲清”的新型服务体系,打造“想搬来、迁不走”营商生态。一是优化企业服务体系。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全覆盖建设企业服务中心,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行“容缺受理+承诺制”办理模式,推动更多政务服务向“一类事”场景升级,打造全链条、全天候政务、全过程企业服务新生态。二是优化政策供给体系。坚持“企业点单、政府端菜”理念,迭代“1+5+16”产业政策体系,统筹引导政策、项目等各类资源要素向重点产业链汇聚,护航企业稳健发展。三是优化要素支撑体系。聚焦企业关心的融资、土地等问题,全面做强大罗山基金村平台,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打好“工业旧改”“工业增容”等组合拳,深化“数据得地”“产出得地”等举措,规范工业用地二级市场、“退二进三”行为,实现5000万元以上优质企业用地全覆盖。服务生态大突破。以儿童友好型、青年发展型、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为引领,打造创业创新梦想地。一是供给最优生活服务。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为引领,启动新一轮十大民生实事三年计划,全力解决车位、厕位、床位等民生难题。以梧田老街、青灯市集等网红打卡点为核心,提升塘河博物馆群等爆点项目,培育“精彩夜生活·瓯嗨九点半”夜间经济品牌,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式新消费场景。二是供给最优教育服务。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为目标,深入实施国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全面开展主城教育五年行动,保障高层次人才、企业务工子女公办学校应读就读,切实解决后顾之忧。三是供给最优安居服务。深入实施“惠青安居”工程,探索试点人才公寓“先租后售”模式、回购制度,加大青年人才购房补助力度,打造“青年驿站”等短期居住服务矩阵,每年筹集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3000套、优质配售型人才住房200套以上,真正让各类人才“留得下、住得好”。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