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范例(通用4篇)初中语文教学案例【第一篇】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人物形象美2、锻炼发现美的眼力,学会欣赏美。3、在熏陶感染中受到思想教育。教学重点课文理解,美点寻踪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点拨、讨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我想有一个家》2、导语:“我想有个家”,这是每个人的心声。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港,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去感受这个四口之家的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2/181、听读课文,轻声跟读。(请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跟读)2、问题探究:——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写了哪些人?用不同的表述来介绍。(说到三代人时点击出现幼、中、老)——以文中小男孩的身份说说“我”有一个怎样的奶奶、怎样的爸爸、怎样的妈妈。——你喜欢这个家庭吗?说说喜欢的理由。——作者讲述这个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他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说出尊老爱幼时,点击“尊、爱”。并要求学生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并插问:假如是父亲或母亲,当尊老爱幼不能两全时,你会怎么做?学生发言后,师小结:老人为养育我们,付出了心血,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理应受到家人及全社会的尊重)学生说出中年人的责任时,(学生说不出时,师说出中年人的责任)边点边小结:中年人是家庭的顶梁柱,他一肩挑两头,上要赡养父母,下要抚育子女,责任重大。3、师小结:课文启示我们:一家人要互敬互爱(点击),家庭才其乐融融(点击),家和万事兴。其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人与人之间也必须和睦相处,我们才能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3/184、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家庭中平凡而感人的小事。(也许同学们都有一个像莫怀戚一样的幸福家庭,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往往渗透着深情的爱,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谈谈发生在自家的充满亲情事,让你的同学与你一起分享)5、代表发言。(3名,内容要有尊老也要有爱幼)三、品读课文,美点寻踪1、激发:刚才同学们讲的故事非常感人。课文讲述的故事也很平凡,语言也朴素平易。但这朴实无华的小文章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为文章中到处闪烁着美的光茫。下面我们就进行一项比赛——美点寻踪。2、学法点拨(课件):所谓“美点寻踪”就是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当、最生动、最形象的,给人强烈的美感、给人有力的感染、给人深刻的教育等等内容。如生动的景物描写;感人的精神;贴切的修辞;特色的句式;含义深刻的语句;精当的用词……(以上内容指名读)举例:美在对春景的生动描写。3、学生看书,用笔在文中圈点,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4、美点寻踪小组赛(一)(当学生说到一个对称句时,要求学生再找几个句子品读,特别是说到“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可问:这句子美在哪里?(一对称;二表现儿子天真聪明。还4/18防“也”字分析)四、学法实践理解《金黄的大斗笠》的内容,寻找其中的美点。1、速读《金黄的大斗笠》。2、谈谈对《金黄的大斗笠》内容的理解。3、美点寻踪小组赛(二)要求找出美点,并能说说为什么美?品析几个句子: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乌云被太阳照得受不了,越缩越紧,于是挤下了雨。它抱住每一棵它遇到的树,用力摇,摇得叶子哗哗响。(拟人)斗笠像个大蘑菇。4、小结,评价。五、师生总结:这一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六、课堂延伸以《家庭琐事》为题写文章,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初中语文教学案例【第二篇】[教学目标]5/18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会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2.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难点:体会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艺术特点。[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多媒体演示。)师:同学们喜欢猜谜吗?我们来猜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影子)请同学们再来听首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每当我们唱起这样的儿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儿时的伙伴玩影子、玩各种有趣的游戏,从中获得了对生活的美好体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关于影子的文章—一《竹影》,6/18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启发。二、作者介绍:(学生交流分享的“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范例(通用4篇)”,讲述有关作者生活创作的故事。)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投影打出相关资料)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自幼爱好美术,跟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21年赴日学习音乐和美术。回国后,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著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在绘画、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这些成就与他从小就爱在生活中去发现、思考是分不开的。下面,就让我们从阅读作者的文章开始,走近丰子恺。(三、自由朗读,整体感知:1、解决生字词:撇蘸幽暗√包罗√惬意疏密√坐不牢朱砂水门汀√口头禅√参差不齐2、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配以轻音乐,学生轻声朗读。学生回答有因难,教师可提示,文题是“竹影”,它是以写景为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7/18明确:本文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或: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从中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3、完成表格:1四、品味朗读,体验童趣:思考探究:1、课文中说:“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怎样理解这两句话?(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中西方两种绘画形式的不同。西洋画重写实,重形似。中国画重写意,重神似而不重形似。)2、找找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3、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找到后在小组内朗读,然后教师点名朗读得好的学生示范朗读,也可鼓励学生自告奋勇来朗读。)五、拓展欣赏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我”和伙伴们从一次无意的游戏,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并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下面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也来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文化8/18不同的艺术魅力。欣赏图画,要求:1、迅速浏览课文中的相应字句,你能说出下面几幅画哪些是中国画、哪些是西洋画?2、用自己的话说说国画的精妙之处在哪里?(多媒体展示几幅中国画和西洋画,配音乐。)六、口语交流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七、作业: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2、完成本课练习卷,并预习新课。初中语文教学案例【第三篇】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都能有意识地渗透二期课改的先进教学理念:多媒体技术得到广泛有效地运用;课堂教学环节中注重学生的小组讨论交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同时还将拓展设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举一反三;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堂反馈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但有些课堂,虽然授课9/18教师也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也试图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改革,但还留有一定的遗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其原因。一、多媒体的运用:幻灯片上的内容等同于板书?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为语文教学改革增添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眼耳并用等特点,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优化了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无疑给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如学习《苏州园林》一课时,教师展示音像资料,学生们可以边欣赏园林实景,边聆听课文范读,耳闻目睹,美妙自得。在此基础上,老师接下来讲解课文,学生当然会听得津津有味,可以说是如鱼得水,轻松自如。聪明的教师与学生共同制作一个课件,鼓励学生们进一步结合课文制作解说词,配合课件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苏州园林。学生站在大屏幕前介绍,颇有新鲜感、成就感。教《变色龙》时,如果将描写奥楚蔑洛夫的神态的文字变为一张张图片,将描写他的一系列动作的文字制作成一个个动画,学生就能在图片和动画的观察中更深刻地理解“变色龙”多变的性格。《活板》是1篇说明文,课文对活板的制作过程进行了一步步详尽的解释、说明。但学生没有见过,因此对课文内容缺乏感性认识,对此,在教学中就运用了多媒体手段。在多媒体教室播放了该课的多媒体影音资料。课文中原本生涩的科学术语变成了具体、形象的多媒体信息,极大的10/18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力。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对大多数内容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影响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若利用多媒体手段,则可突破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将事物情景真实、生动的展示给学生,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在讲解《安塞腰鼓》等课文的时候,可以通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亲身感受一下安塞腰鼓的气势磅礴,而且还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回想当时上课的情景还是历历在目。教师在教学中成功地运用多媒体,确实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过去教师一味仅靠书本、教鞭、粉笔传道授业的套路,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听觉、视觉感受,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许多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喜欢不加选择地使用多媒体,以为这才是现代教育,这才是课程改革。有些人上语文课,往往把有关作家简介、写作背景等文字资料制成幻灯片,放映到屏幕上,一般说来,这些资料文字比较多,密密麻麻,坐在后面的学生往往看不清楚。因此,还不如老师讲,学生听,这样还能培养学生的听力;并且学生还能边听边作笔记。只有那些有关作家生平、写作背景的图象资料才需用多媒体来展示。再如一些教师往往还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都用多媒体来展示,如果这样,则同样是满堂灌,是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落后的语文教学。总的来看,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11/18的课件只是让书本搬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有的只是“绣花枕头稻草芯”,多媒体课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网络功能的优势得不到体现;有的教师授课只是照“本”(屏幕)宣科,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造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反映连笔记都来不及记,学生成了所谓的“观光者”,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甚至形成了课下学生借抄教师课件笔记的局面;有的学生认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将我们所斥责的“人灌”演变成了“机灌”。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于非有讨论不可?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讨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已深入人心。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始广泛使用小组讨论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小组讨论可以使参与者的思想深化,使思维清晰化,条理化,使学生学会思索,学会合作,学会探究。综观讨论式教学的现状,在有些课堂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有些讨论缺乏精心的设计,讨论中不能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你讲你的,我讲我的,缺乏实质的交流;小组中只听或只看好学生的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有的老师提出讨论的问题后,马上展开交流,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独立思考;学生间彼此不注重倾听对方意见,在三言两语陈述完自己的意见后,便不知道如何将小组学习继续深入地进行下去,小组间12/18交流很少,没有真正的讨论,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等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