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3篇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1教学目的1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2掌握“者”“所”“安”“何”“故”“且”“莫”等几个虚词以及“……为……”格式在文中的用法。3了解本文中一些词的多义现象。4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教学设想1本文的教学重点为教学目的的第1、4点。2教学难点是对“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的理解。3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导读、提问、讨论等方法。4教具:绘制一幅信陵君礼待侯生,亲自给他驾车的场面图,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了解文章的主题。课文原插图有三处失真:车错、马错、座次错。据王力先生《古代汉语·车马》一节说,战国时供贵族出行的人坐的马车叫小车,运载货物的叫牛车。小车只有一根或直或曲的辕(当时称为“轅”),这根独辕上应有挂马具的“衡”。但书上插图中的车,却有两根辕木,辕木上也没有“衡”,却有轭,这是运货的牛车上才有的2/20物件。其次,插图上马的数量错。战国时,驾人乘小车的马,或是二匹,或是三匹,或是四匹,分别称为骈、骖、驷。插图中的车前只有一匹马。信陵君为礼贤下士,专程亲自去接侯生,自然应该是用骈马、骖马甚至驷马。另外,插图所绘座次也错了,课文明确写着:“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从插图上看,实际是“虚后”。正确的座次排列,应该是信陵君和侯生同在车厢前部,侯生居左。(摘自《语言知识》1991年11期李瑞琴文)教学时数3教时。第一教时教学要点指导预习,讲读第一、二部分。导入新课《史记》是我国历史学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它不仅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史记》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五种不同的体例,其中“本纪”“世家”“列传”写了一系列历史人物。司马迁曾为战国时代哪四大公子作传?(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我们今天要学的《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司马迁在这篇列传中,亲切地用了一百四十七个“公子”,叙述信陵君“仁而下士”,终于得到游士、门客的帮助,抵抗了秦国的侵略,救赵存魏,振奋3/20诸侯的故事。时代背景简介(参看人教社1991年5月第1版高中第四册《教参》第175页)。指导预习:1学生阅读“预习提示”,教师提问并为归纳“提示”要点:(1)课文的主要内容:(2)一般传记的写法;(3)本文情节结构;(4)本文表现人物的方法;(5)叙事曲折起伏,精编典型事例,结构谨严的特色。2根据要点让学生:诵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教师巡堂释疑、归纳有关字词的读音、释义及用法。)实词(除课文已有注释的):敝衣冠:敝,坏、破旧。公子执辔愈恭:辔,驾驭牲口用的缰绳。公子自度不能得之于王:度,(duó),估计。动词。直上载公子上坐:载,乘坐。动词。实持两端以观望:端,事物的一头或一方。侯生果北乡自刭,刭(jǐng)用刀割脖子。虚词(据《单元知识和训练》中所提的几个虚词:所、者、安、何、故、且、莫,画出文中有关的例句(略),联系上下文体会其含义、用法。3学生讨论后,划分段落层次。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信陵君的身分和为人声望。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4/20行为举动。这部分分为两层:第1层:新迎侯生。(详写)第2层:数请朱亥。(略写)第三部分:第5—12自然段。记述信陵君窃救赵的全过程。第1层:(5、6自然段)写赵请救于魏,公子欲助不能。第2层:(7、8自然段)写侯生献奇谋,朱亥慷慨领命。第3层:(9—11自然段)写合符椎杀晋鄙,公子破秦救赵。第4层:(12自然段)写魏王怒兵符被窃,公子留赵不归。研习新课1讲读第一部分教师出示问题(1)(2)(见下文),对一些重点词语用现代汉语作出解说。例如:“仁而下士”中的“下士”指屈己尊人,即降低自己身分与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交往;“士无贤不肖”中的“无”“不肖”作“无论”“不贤”讲;“不敢以其富贵骄士”中的“骄士”作“对士骄傲”讲。也可以让学生比较此部分中三个“以”字的不同含义“不敢以其富贵族骄士”的“以”,作“凭”讲;“士以此……”的“以”,作“因此”讲;“诸侯以公子贤,多客”的“以”作“认为”讲。(1)提问:这部分的两个自然段怎样介绍信陵君的?明确:文章首先按传记的一般体例,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分:“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异母弟”“封公子为信陵君”然后介绍他的品德特点:“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最后介绍信陵君的威望:“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诸5/20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2)提问:这部分所写的内容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此问题可不急于要求学生回答:提示学生思考,在全文分析完后回答。明确:这部分的概括介绍,起了笼罩全篇的作用。文章的后两部分就具体描写信陵君“仁而下士”及他“仁而下士”所获取的成果。2讲读第二部分。学生朗读第3、4自然段后,要求学生回答:(1)作者怎样具体描写陵君与侯生的交往从而体现他“仁而下士”的?明确:作者选用了典型的事例:第一件是身为魏国公子的信陵君,听说侯生是个隐士,并不顾及他是一个看管城门的老头,家境贫寒,地位低下,而“往请,欲厚遗之”。当侯生不肯受,说:“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时,信陵君反而更优厚地以礼相待。第二件事是“乃置酒大会宾客,……自迎夷门侯生并篇赞宾客。(2)作者在记叙上述两件事中如何去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特征的?答:作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写信陵君,写他“置酒大会宾客”,等宾客坐定,他才“从车骑”“自迎夷门侯生”且“虚左”以待。而侯生毫不谦让直上公子上座,“侯生摄敝衣寇,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又写侯生“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而信陵君竟还为侯生“执辔愈6/20恭”“颜色愈和”;还写“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者窃骂侯生”,信陵君则“色终不变”。至家,“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通过这些不同人物的不同反映,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把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同时所选的这几个细节,都安排在“大庭广众”的特定的典型环境中,更使得信陵君求贤若渴,仁而下士的鲜明形象,得到充分而具体的展现。略讲第4段:只须指出作者在这段对朱亥的两次描写,一是朱亥与侯生在市中久久谈话;二是侯介绍朱亥的贤能,信陵君“数请之”,而朱亥“不复谢”,是与反文相照应,表现他不以“小礼”回报,而终能舍身相报的义勇精神。归纳指出:这部分详写信陵君与侯生的交往,略写与朱亥的义往,正由于他“仁而下士”,他才能得到士的真正帮助,侯生为他谋划救赵的计策,使他能却秦救赵,建立功业。在结构上这部分为下文救赵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加黑的词:(1)公子闻之,往请(谒见)(2)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缘故)(3)故久立与其客语(故意)(4)微察公子(暗暗地)(5)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代信陵君)(6)往请,欲厚遗之(代侯生)(7)公子怪之(代朱亥不答谢回拜)7/20(8)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亦(在主谓间,结构助词)2预习第三部分。第二教时教学要点讲读第三部分。研习新课1讲读第三部分第1层(5、6自然段)。学生朗读这两段。引导学生弄清下列字词含义:“胜所以自附为婚烟者”中的“所以”表“……的原因”;“以公子之高义”中的“以”作“由于”讲;“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中的“安”作“哪里”讲;“独不怜公子姊邪”中的“独”作“难道”讲。(1)提问:平原君在怎样的情况下,向魏国求救?明确:当时,“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邯郸”(长平之战,赵国重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而使40万士兵被活埋,因而兵力空竭,只有依赖外国的援兵)。赵国局势非常紧张。信陵君的救赵就成为赵国生死存亡的关键。(2)提问:对于赵国的求救,魏王及信陵君各抱什么态度?明确:“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由此可看出他自私、怯懦,屈从于秦国的压力,而取观望态度。信陵君则明确救赵即自救,见义勇为,“数请魏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8/20(3)引导学生领会第6段写平原君“使者寇盖相属于魏”,接连派使者赴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2目的要求1、学习文中一些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好2、理解课文在材料的选取,剪裁和组织方面的特点。3、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文言基础知识1、字词解析①注音释义品士无贤不肖(xiào才能低的)侯生摄敝衣冠(bì破旧的)公子往,数请之(shuò多次地)品公子姊为赵惠文王……(zǐ姐姐)冠盖相属(zhǔ连续)宾客辩士说王万端(shu劝说)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duó揣测,估计)约车骑百余乘(shèng量词)今有难(nàn危难)侯生乃屏人间语(bǐng使人退避。jiàn秘密地,悄悄地)9/20椎杀晋鄙(chuí动词用铁椎打)矫杀晋鄙(jiǎo动词假托……命令)品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jiàng统帅。lē文中作“检阅”讲)嚄唶宿将(sùjiàng有经验,有威势的老将。)北乡自刭(jǐng用刀割脖子)②通假字直上载公子上坐好(“坐”能“座”)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乡”通“向”)公子与侯生决(“决”通“诀”)③词性活用A、名词作动词品仁而下士(谦逊地对待)留军壁邺(营垒──驻扎)如姬资之三年(资财──出资悬赏)朱亥袖四十斤铁椎(衣袖──袖里藏着)B、形容词作动词好不敢以其高贵骄士(骄傲──傲慢地对待)臣修身洁行数十年(清洁──使……高洁,使动用法)公子从车骑,虚左(使……空着,使动用法)为能急人之困(着急──能急救患,为……着急为动用法)公子怪之(奇怪──感到奇怪意动用法)10/20C、动词的`使动用法品公子从车骑(让……跟从着)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使……站立着)侯生乃屏人间语(让……退避)D、名词作状语北救赵而西却秦(向北,向西)皆谦而礼交之(礼貌──以礼)④一词多义故: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缘故)故久立与其客语(故意)今公子故过之(特意)朱亥故不复谢(有意)世莫能知,故隐屠问耳(所以)引:公子引车入市(带领)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延请)复引车追问侯生(退回)为公子先引(引路)就:乃谢客就车(上,登上)赢欲就公子之名(成就)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劝学》)11/20使归就戮于秦(接受《殽之战》)下:礼贤下士(谦逊地对待)旦暮且下(攻下,打下)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低等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每薄暮,下管键(使用《狱中杂记》)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少于《赤壁之战》)辞:辞决而行(辞别)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语)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推辞)近日奉辞伐罪(命令《赤壁之战》)臣等不肖,请辞去(辞退《廉颇蔺相如列传》)存:公子亲数存之(问候)却秦存赵(保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存在)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生存《出师表》)⑤古今异义以公子为长者(古:有德行的人。今:年长的人)胜所以自附为婚姻(古:姻亲今: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2、句式解析12/20A、省略句欲以(之)观公子(省介词宾语“之”代“直上载公子坐,不让”的作法)遍赞(于)宾客(省介词)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之)俱(省介词宾语“之”代信陵君)可使(之)击之(省宾语,“之”代朱亥)B、倒装句请救于魏(介宾短语后置)何功之有(“之”字是动宾倒置的标志,等于说“有何功”)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主谓倒置,等于说“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安在”是动宾倒置,等于说“在安(在哪儿)”)C、判断句赢乃夷门抱关者也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王异母弟也D、被动句赢闻如姬你为人所杀3、难句解析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所以……者”是固定句式,“……的原因”。“以”,“因为”的意思。全句译作:(我)赵胜自动地攀附贵国结为姻亲的原因,(是)因为(我认为)公子有高尚的德行,能够急人之13/20难。②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具”通“俱”,“告”后省略“之”,代侯生。“所以”表示“……的原因”。“秦军”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