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风文明建设【通用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7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风文明建设【通用4篇】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风文明建设【第一篇】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是个系统工程,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中,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在精神层面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和睦、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乡风文明”主要指的是乡村文化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有别于城市文化,也有别于以往农村传统文化的一种新型的乡村文化。它表现为农民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知识水平、素质修养、行为操守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摈弃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的因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有所创新,并积极吸收城市2/17文化乃至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以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对于我们当下轰轰烈烈开展的“秀美乡村”建设来说,乡村之美不仅仅是青山绿水等外延之美,更是让未来乡村充满无形魅力、吸引力和助推力的“乡风文明”的内涵之美。所以,我们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培育乡村文明新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基层一线不断推向纵深,从而为农村发展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滋养。一、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困难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必须以问题为导向。10月份,我们对全镇14个村(居)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重点集中在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乡风文明方面的作用发挥、政策宣传效果、村规民约执行情况、移风易俗现状、农村垃圾处理等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一是基层党组织作用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基层党组织软弱,特别是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导致乡风文明建设缺乏主心骨。通过跟乡镇、村组干部随机走访,发现在一些村中,村民不愿意听村干部招呼,开个座谈会都难。对于一位称职的村干部来说,要有能把群众组织起来,劳作之余搞个活动开个会,活跃农村文化,宣传政策的能力。当下,因脱贫攻坚之需,我县的县乡干部已经沉到基层,有些同志担任了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但在常态化开展宣讲方面,磨合还不够,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这是实3/17施乡村振兴战略绕不开的话题。二是村规民约执行情况不理想。从顶层设计层面看,我镇的14个行政村绝大多数都已经制定了村规民约,有的地方还专门召开了村民培训会推动执行。有些村的村规民约已经上墙和印发到户,但存在的共性问题就是执行难的问题。谁来执行?如何激励?如何构建村民普遍认同且自觉践行的道德约束机制?这些微观层面的问题,尚需探究解决路径。三是移风易俗效果参差不齐。从总体上看,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宣传教育、专项整治、技能培训、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等方式,我镇广大农村风气习俗改观很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但在局部区域,赌博败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酗酒成习等现象,依然存在,乡风文明建设阻力不小,党的执政基础在移风易俗层面存在的风险客观存在。四是环卫意识比较欠缺。在农村文明素质不理想的村中,村民的生活垃圾随处可见。这些环境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乡风文明水平不高的具体表现。调研中发现,农村垃圾的去处大约有三种:稍好一些的收集后运到填埋场处理;其次是集中焚烧;最糟糕的则是趁无人监管之际倾倒于交通便利的荒地。总体上看,垃圾处理无疑是当前乡风文明建设中最棘手的问题。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对策建议一是抓好农村文化建设,增强乡风文明的感召力。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人,说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乡村振兴,离不开思想支撑,迫切需要通过思想强农,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4/17力和思想保障。把理想信念教育、培育时代新农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心从环境治理转向行为引导,进入思想引领。各村都在建设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新时代传习所”,传习阵地整合现有的农村基层阵地,形成固定的传习场所,不搞重复建设。传习内容要突出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搞一锅煮。传习运行要坚持常态化、机制化,形成群众约定俗成的习惯,变成农民群众的生活方式,不搞运动式。传习形式要紧贴群众需求,做到“找准切入点,把人拉进来;增强吸引力,把人留下来;触动共鸣点,让心住下来”,实现建一个成一个,不搞形式主义。传习建设要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遵循当地风俗习惯,鼓励探索创新,不搞一刀切。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倡导科学文明生活,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二是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筑牢乡风文明的底色。环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持续改善环境、优化社会秩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会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信赖,我们要矢志不渝的抓人居环境美起来,推动精神文明创建的有形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无形相互促进。一是抓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巩固提升,在现有村全覆盖的基础上,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市场化运作、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数字化管理、法治化保障;二是抓农村设施环境的“七改三网”,继续推进“厕所革命”,要求2018年底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村庄道路硬化在村村通基础上逐步实现户户通、全面推进公益墓5/17地建设等;三是抓庭院建设,以“百里生态风光示范带”建设为契机,引导农民群众改变生活方式,实现环境治理由村庄公共环境向家庭环境延伸,深化新一轮乡村文明行动,三是打好农村治理组合拳,巩固乡风文明的成效。***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1大文章,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孤立的就精神文明抓精神文明,要放到乡村振兴的大格局中来审视推进。一是与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相融合,引导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让农村生态环境、设施改善、文化遗产保护等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两个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与探索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相融合,善于依托村规民约,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大力推广农村志愿服务组织发展,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转化为制度成果,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三是与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相融合,把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引导各地推动城镇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之“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不断提高乡风文明水平,事关“生态立镇、旅游兴镇、产业富镇、依法治镇”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当前,虽然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已经迈出坚实步伐,但乡风文明建设注定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工作,只6/17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风文明建设【第二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而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又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在乡村生活中总能找到城市现代文明因过分重视物质资源而失去的精神价值和人生意义。在乡间地头,感受大自然的熏陶,使人精神明亮,让精神生活更有魅力。感受人文,能安抚心灵,民俗和民间文化能丰富温情人生体验。加强乡风文明建设,首先要重视基层党建,加大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突出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注意保护活化文化遗产,挖掘提炼村居历史文化特色,传承民俗文化,打造文化品牌活动;还要强化核心价值和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彩色周末、农民讲习等等活动丰富日常生活。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风文明建设【第三篇】“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多方面的振兴。乡风文明是评判乡村共同体进步开化与否的标准,是乡村振兴水平和程度的外显,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7/17风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乡风文明的提出过程与内涵在党的文献中,将“乡风”和“文明”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提出来始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会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将乡风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层面。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良好家风、乡风、校风、行风,营造现代文明风尚”。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并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5次提及“乡风文明”并进行了系统论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也是5次提及“乡风文明”。***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并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中共中央印发的8/17《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提出要“深入开展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乡风就是乡土风俗,主要指人们在乡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中形成的风尚和习俗或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是人类进入高级阶段的一种进步的样态。乡风文明的核心要义或本质就是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内容涉及了文化、法制、风俗、社会治安等多个方面。需要指出的是,乡风文明不等同于乡村文明,因为乡村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而乡风只是乡村社会内涵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乡风文明包含于乡村文明。正如***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的,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目的是为了“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乡风文明建设的时代价值时代孕育着文明,文明表征着时代。任何一个时代,不同样态的文明都有其独特的时代价值。乡村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也有其独特的价值。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乡村建设,根在铸魂与强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9/17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五个目标要求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分别规约了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具体体现、思想基础、环境要求和体制保障。党的十九大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五个新的目标要求依然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阐述了这五个新的目标要求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其中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无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新时代乡村振兴,都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其中,最根本的或永恒不变的就是灵魂,即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乡村文化的集萃。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和乡风文明的集萃地。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床和根脉,乡风文明则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