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纪律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同志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筋脉活络、肌体康健,才能够“握指成拳”、力量倍增;只有严守组织纪律红线,才能凝聚意志、步调一致。下面围绕严明组织纪律专题,我谈几点体会。坚持政治导向,提升思想认识的高度。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党面临着各种风险挑战,只有不断加强党的组织纪律建设,才能形成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严明组织纪律是夯实执政基础的必然前提。党中央高度重视组织纪律建设,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就写入了少数绝对服从多数等内容,初步确立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四个服从”这一重要组织纪律……回首党的艰辛历程,一路栉风沐雨,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重要前提。严明组织纪律是塑造干部队伍的关键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深刻阐述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强调“以锻造坚强组织、建设过硬队伍为重要着力点”。必须进一步严明组织纪律,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使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严明组织纪律是实现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把党委政府擘画的蓝图变成美好现实,需要凝聚起党员、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这就必然要求进一步严明党的组织纪律,保证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调一致向前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坚持过程导向,摆正担当尽责的态度。党员干部要习惯在“探照灯”下履行职责、在“放大镜”下开展工作。组织观念强不强、纪律意识严不严,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对组织负责的担当、为组织尽责的作为。理念上认同。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真正的共产党人不会因理想高远而放弃追求,更不会因路程艰辛而淡忘初心。恪守党的组织纪律,就要自觉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深切认同自己的第一身份,时时当好先锋、处处彰显模范,始终保持应有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工作上服从。懂不懂规矩、守不守纪律、讲不讲服从,是党性问题,更是方向问题。方向意味着道路如何走、旗帜怎么扛,检验着一名党员干部的“核心意识”。只有讲服从、讲核心,才能有集中、办大事。情感上依靠。党组织是党员干部政治生命的母体,牢记做人知不足、做事不知足、做官常知足,多想如何以实际行动回报组织,相信组织的公平公正。把遵规守纪看作是对自己最真的爱护、最好的保护,学会在约束中工作,习惯在监督下做事,始终做组织面前的透明人。坚持实践导向,深化制度落实的效度。组织纪律不能成为“稻草人”,组织制度不能沦为“空架子”。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形成对纪律高压线不敢碰的“条件反射”,牢固树立纪律意识,使纪律和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保障组织功能发挥。要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双增双创”工程,持续深化“六亮行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执行“三会一课”、民主集中制、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推动党的组织生活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高标准提升各领域党建质效。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严格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忠专实”“勤正廉”,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干部担当作为统一起来,锻强干部队伍。深化“一亮四评”综合考评机制,不断优化班子结构,提升整体素质。提升人才引育质效。紧盯人才招聘、政策落实、专项资金申报等关键节点,从小处入手、实处着力,选准“小切口”开展常态化、全流程监督,建立廉政风险防控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人才工作运行在纪律底线上、政策阳光下。坚持结果导向,加大作风整顿的力度。纪律是行动的准绳,结果是行动的指引。将党纪学习教育与干部队伍管理相结合,把管政治、管思想、管作风、管纪律统一起来,坚持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看群众是否满意。金杯银杯不如人民群众的口碑,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组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要重点瞄准态度“冷”、办事“慢”、工作“虚”等群众的“最痛之点”和“最盼之处”,敢于较真碰硬、咬住不放,把组织纪律的落脚点放到抓为民服务上。看目标是否完成。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在抢抓历史机遇、不进就是倒退的关键时期,要充分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紧盯目标、真抓实干,以决战的心态、攻坚的姿态、奔跑的状态,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看监督是否精准。把严格对标对表同严查落实情况相结合,将组织纪律建设要求落得细不细、实不实作为检验成效的关键。加强平时管理,八小时内严管、八小时外管严,既要了解“工作圈”,也要了解“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谈话、早提醒、早纠正,让守纪律成为习惯、讲规矩成为常态。以上发言,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