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市国资国企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深化改革攻坚,聚力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市属企业四项主要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一、提升发展经营质效,不断夯实国企发展根基我市是国资国企大市,国有企业特别是市属企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大盘中占据重要位置。我市锚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总目标不动摇,统筹抓好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国有经济的“稳定器”、“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彰显。(一)狠抓经济运行。围绕“一利五率”经营指标体系,出台促进市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考核分配实施意见,开展经济运行质效综合评价,推进亏损企业治理专项整治,强化考核引导,深入推进降本增效,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为全市经济增长注入更多动力。上半年,市属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1万元/人。(二)狠抓对标挖潜。组织开展寻标对标争创一流行动,组建争创培育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加快打造世界一流、行业一流和专精特新企业。上半年,我市港口货物吞吐量、我市重工重型卡车和重型发动机销量稳居全球首位,我市高速运营管理高速公路里程居全国同行业首位。下一步,将更加深入地开展寻标对标争创一流行动,不断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三)狠抓主业管理。出台市属企业主责主业管理办法,重新拟定市属企业主责、主业、拟培育主业。深化重组整合,我市航空与中航集团联合重组顺利完成,山钢集团与宝武集团重组取得重要实质性进展。推进专业化整合,去年以来指导企业完成内部专业化整合149次。建立市属企业主责主业管理和发展情况监测评价体系,扎实开展“一企一业、一业一企”改革试点,打造业务清晰、管理统一、运营一体的专业化发展模式。二、提升现代治理水平,持续激发国企活力效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我市深入贯彻“两个一以贯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加快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努力把国有企业打造成为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全面实现“党建入章”,市属一级企业和重要子企业全部制定党委研究决定、前置研究讨论和负面事项“三张清单”,开展“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不够有效”专项整治,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充分发挥。(二)着力完善公司治理。加强董事会建设,市属各级企业董事会实现应建尽建,应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的全部按要求实现,重要子企业全面落实董事会六项职权并设立规范的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保障经理层依法行权,在市属各级企业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建立“摸高”机制,经理层作用有效发挥。研究制定董事会工作规则,深入实施外部董事履职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不断提升企业公司治理运作水平。(三)持续强化内部管理。强力推进层级压减,市属企业管理层级均已控制在四级以内,超八成企业的法人层级已控制在四级以内。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市属企业员工市场化公开招聘率、全员绩效考核覆盖率、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覆盖率常态化保持100%。加快推进市属企业司库体系建设,清理银行账户6800多个。严格落实市属企业用工管理要求,加快推动司库信息系统全面上线运行,推动一级企业全部设立规范的投委会,持续夯实企业内部管理基础。三、强化战略支撑作用,坚决扛牢国企使命任务国有企业要做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排头兵。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以来,我市围绕国之所需、市之大计,全力推进功能使命性改革,引导推动国有企业切实发挥战略支撑作用。(一)抓牢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考核细则,将科技创新考核在改革绩效考核中的权重由12.5%提升至30%。上半年,市属企业研发投入达47亿元,同比增长14.3%。开展重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设立市属企业科技创新关键资源信息协同平台,建成8个“我市国资科创基地”。市属企业在热效率柴油机、全国产自动化码头等领域取得重要技术突破,并领先全球。制定推进市属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指导意见,完善科研人才创新激励扶持政策,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国资国企力量。(二)抓牢产业引领这个关键。支持国有龙头企业牵头建立推动产业链固链补链的协调机制,13家国有企业入选全市11条标志性产业链“链主”。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上市融资等方式,推动新增投资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上半年市属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占比达26.8%、比全市平均水平高6.5个百分点。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发布全国首个数字化转型地方标准,上半年市属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超40亿元,累计培育“双跨”平台7家、特色专业型平台40家,总数居全国市级监管企业第一位。积极发挥国有企业产业引领作用,制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快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三)抓牢安全支撑这个基础。牵头成立要素市场联盟和技术转移中心等专业化平台,投资建设我市渤中海上风电基地等绿色低碳重大项目,建立“一国企一片区”结对机制。服务重大设施建设,助力我市内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280公里。落实能源资源保供责任,我市能源建成15个储煤项目,我市黄金成功探明世界级全国最大单体金矿。引导国有资本加大在重大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等领域布局力度,强化重要能源物资托底作用,增强高质量发展支撑保障能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优化机制进一步加大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力度,加强沟通协调,积极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倒排工期、加快推进,推动问题分层分类及时研究解决,以深化改革激活国资国企发展活力,以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我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