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林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近年来,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路径,坚持“扩规模、优品种、调结构、提质量、强品牌、育龙头、拓市场、增效益”发展举措,以增绿护绿做大做强生态产品,以用绿活绿做优做特林业经济产品,着力推进林业产业经济多元融合发展,加快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转换。一、发展现状(一)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建立林业产业经济发展推进工作机制,按照“一条产业链、一名县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支专家团队、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的“七个一”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将林业产业作为乡村振兴重点产业、群众增收支柱产业,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各项工作落细落实。2023年底,全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面积37万亩,其中核桃总面积16万亩,产量960吨,综合产值1920万元;板栗总面积21万亩,产量4120吨,综合产值2884万元。全县科学布局核桃、板栗、中蜂、林麝、林下中药材和苗木花卉等为主的林业经济,“企业+基地+农户”和“典型大户示范带动”等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形成了X镇以核桃、板栗为主,X和X以板栗、天麻、猪苓为主,X以中蜂、林麝、苗木花卉为主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建成核桃、板栗、蜂蜜、天麻等深加工生产线。建立了核桃、板栗、中蜂、林麝、兰花产业协会和专家工作站9个。另外,还充分利用秦创原等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与西农大、中国科学院蜜研所等科研院校合作,汇聚专家人才队伍,开展林业种质资源保护、野生珍稀动植物科学利用、经济林品种培优等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和技能培训。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增强林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的县、镇、村三级林业科技服务体系,落实科技服务进基地、科技成果进园区,为林业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不断探索林业经济新的增长方式。X县和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林下种养绿色循环发展模式入选《全国林业资源综合利用典型案例》,国家林草局发文推广。X县梨子园养蜂合作社被认定为“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二)林下特色经济成效初显。制定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加大涉林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培育扶持一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建立完善林产品食品安全体系,组织开展林产品质量SC认证、地理证明商标、名特优新农产品和“两品一标”申报,做响“X核桃、X板栗、X天麻、X猪苓、秦岭百花蜜、秦岭兰花”等林字号招牌,全县林产品已注册“疯婆娘”“陕柠”“有拾栗”“秦长生”“科缘登科”等林产品商标。与林业龙头企业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开展“一对一”包联服务,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疑难问题。加大宣传推介,借助省内外专场推介展销活动,做靓秦岭山珍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X县先后荣膺“X省森林城市”“X省旅游强县”“X省旅游产业发展十大先进县”等荣誉称号,X县被原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皇冠健康小镇被原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镇”。目前,全县特色经济林低产改造3.0万亩,实施核桃、板栗等综合科管9.0万亩,发展林下种植14.8万亩(天麻和猪苓等中药材种植5万亩)、林下养蜂4.5万箱,林麝养殖1742只,林业产业经济稳步推进。同时,加大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经营林业产业,积极培育、壮大林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推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三)森林生态旅游创新发展。X县森林面积530万亩、人均76亩,是全国的32倍,森林覆盖率96.24%,位居全国第一。依托森林生态资源禀赋优势,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强县、林业兴县”发展路径,积极拓展森林观光旅游、森林民宿、林事体验、自然教育、森林健身等新业态,开发优质生态服务产品。推进“林文旅”融合发展,努力实现“生态好、旅游强、林业兴、乡村美、百姓富”发展目标。建成秦岭峡谷乐园国家3A级景区、上坝河省级旅游度假区、秦岭悠然山高山湿地景区、大蒿沟山地旅游度假区、康养保健基地(大蒿沟景区仙居缘森林疗养基地)等一批康旅产品。(四)拓展生态价值转换路径。聘请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开展X县生态价值评估,发布了《X森林生态功能价值评估报告》,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着力培育一批“林碳双增”的高质量森林,实施林业碳汇招商。2022年完成秦岭区域首例、西北地区第一例林业碳汇交易100万元,2023年5月签约林业碳汇自愿减排项目核证减排量交易2笔,交易金额X万元。X县“点绿成金、当好践行‘两山’理论排头兵”和X镇“‘冷’资源变身‘热’经济”入选X省首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一是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开展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试点和抵押贷款,支持鼓励、有序引导各类经营主体投资林业产业,盘活山林资源,统筹推进林地和优势种质资源保护性开发,促进资源集约、高效、多功能利用,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和生态红利。累计流转林地1741宗、面积73.21万亩、流转金额7481万元;林权抵押6.45万亩、贷款余额9272万元。二是加快“双储林场”建设。组建“双储林场”建设工作专班,编制了“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实施方案,实施首个“双储林场”项目建设规模5万亩,计划总投资X亿元。三是突破碳汇交易。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抢抓政策机遇,积极行动,实施碳汇交易3笔,共计X万元。二、主要问题(一)重视程度不高,发展动力不足。部分镇村和群众对林业产业集约化经营重视程度不高,部分镇村对林业产业抓点示范建设动力不足、督促指导力度不大、协调推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法不多,少数林业企业创新发展内在动力不足,林业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为缓慢。(二)管理水平不高、单产效益低下。经营主体和农户科学栽植和规范化管理意识淡薄,不遵循产业技术标准、忽视水肥管理、疏于树体管理,全县核桃平均亩产仅6.75公斤,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7,板栗平均亩产17.67公斤,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4,单产低导致产业效益不高。(三)品牌影响力不强、营销渠道不畅。全县林业产业长期以来重基地建设,忽视品牌培育和营销渠道搭建,区域公用品牌和拳头产品不多、影响力和知名度不高,产地交易市场、储藏设施等市场调节硬件和措施不足,营销渠道较单一、缺乏定价权、市场波动影响大。(四)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融合度不高。只有板栗、核桃、蜂蜜、天麻各1家深加工企业和10余家初加工企业,产业链条不完备、服务机制不够完善,资源优势没有很好转化为品牌优势、经济优势,农户大多停留在出售干果和鲜果阶段,二、三产业发展融合度不高,产品附加值低。三、工作建议(一)优化布局,加快林业基地建设。积极改造低产经济林5万亩,建设市级标准化示范基地8个,创建市级现代农业(山林经济类)园区2个,培育市级及以上林业产业龙头企业5家,打造知名富硒林产品品牌一个,通过发展全县特色经济林丰产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核桃5.4万亩、板栗5.2万亩、其他经济林4万亩)。全县林下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林下养蜂8万箱、林麝养殖0.3万头,林下经济总产值达到13.6亿元。(二)林旅融合,做靓森林康旅。以国家公园、森林公园、湿地、秦岭等自然景观为载体,以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科学开展森林经营活动,着力提升森林、湿地、风景名胜区等自然公园生态服务功能,厚植森林康旅产业基础。积极拓展森林观光旅游、森林民宿、林事体验、自然教育、森林健身等新业态,开发优质生态服务产品。建设一批集特色林业种养殖、科普教育、休闲观光、农旅融合的“秦岭林旅产业示范区”“蜂情小镇”,创建一批国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和自然教育基地,深入推进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县建设。(三)创建品牌,提高林产品知名度。持续加强林业产业链建设,指导林业产业协会和专家工作站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通过行业自律提高品质。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鼓励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参加“有机”“绿色”“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等申报认定和外宣力度,不断提高X林产品知名度。(四)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营造良好投资氛围,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人才、技术和优质企业参与我县林业产业发展。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制定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中、省、市林业改革发展资金。三是积极争取金融支持。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林地、林木抵押贷款等金融支持力度。(五)强化林业产业科技支撑。与科研院校深度合作,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增强林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展林木良种选育、优良乡土树种培育、林业产业集约经营、林产品精深加工、林业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及推广,实施新成果转化运用和科技培训,及时解决林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和关键环节,切实提高林业经济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