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发言)市长在2024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现代化体系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市长在2024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现代化体系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同志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系统部署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点任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新发展阶段应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高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下面,我谈几点体会。一、把握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意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等重点任务亟待解决。因此,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路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下,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仍未完全摆脱,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存在许多卡点瓶颈。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东中西部区域和各类社会群体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较为显著,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充分、经济建设与总体安全不平衡等问题也有待进一步解决完善。由此可见,我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面临着风险与挑战,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期,需要通过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各类要素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手段,解决好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和更高质量的发展。二、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以全要素生产率为标志,涉及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组合、依赖技术进步、创新知识等,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能够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颠覆性跃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实力、发展基础、产业布局、科创水平等各不相同,不同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存在差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当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处理好东中西部地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布局,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式,避免单一化的发展模式,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从体制机制着手,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场景已经涵盖了新能源、人工智能、制造业、医疗健康、航空航天、现代农业生产、文化娱乐、金融服务等各行各业,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无人驾驶、人脸识别和智慧交通等智能系统技术日益成熟,智能制造、智能材料、远程医疗、商业航天、智慧农业、元宇宙和区块链支付等深刻改变了社会进步的方向,带动了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的发展,加紧推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形成强劲的内在推动力、支撑力。新兴产业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需要不断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则是更高创新层面上的发展趋势,需要提前布局建设,构建更加完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掌握全球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导权和主动权。“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未来产业”则涵盖了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因此,要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应用,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增强要素保障能力,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健全产业集群组织管理和专业化推进机制,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加速形成若干未来产业,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此外,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的发展基础和支撑,发展新兴产业并不意味着忽略和放弃传统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处理好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关系,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支持企业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确保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拓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空间。三、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现代化基础设施为支撑,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和各类优质生产要素的协同配置,通过信息技术赋能产业体系进而实现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实现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能够提升产业链附加值和产业体系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能够在深度嵌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展现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利于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发展中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今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7%,增速快于全部工业2.7个百分点,表明了高技术制造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同时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实体经济为数字经济提供物质基础和市场需求,能够创造更多的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数字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能够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未来要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发展工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引导平台经济创新发展,不断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解决当前无效供给和低端供给过剩而有效供给、高端供给不足的矛盾,有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应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健全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体制机制。现代服务业能够为制造业提供高端服务支持,提升制造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应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健全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机制,提高服务业供给水平以及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水平。通过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增强的背景下,产业链供应链成为了当前全球产业竞争的焦点,通过适度创新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近年来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外部因素严重冲击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构建现代化、韧性高、安全性强的产业链供应链逐渐成为了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共识。我国应当从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着手,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并提高其转化的效率和效益。同时,应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确保多元化供应商和动态信息共享,降低供应链中断和信息不对称风险,构建起相应风险的快速反应机制。此外,应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推动转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优化中西部地区重大生产力布局,积极服务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新发展阶段应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完善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为核心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消除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从而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迈进。以上发言,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