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组织部部长在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凝心铸魂、选贤任能、人才赋能、强基固本、先锋引领“五大工程”,扎实推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推动组织工作提质增效。一、精准定位“凝心铸魂”思想坐标。坚持“常态学、精准学、融入学”一体推进。“对标对表”常态学。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五学联动”模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心入脑,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集中学习2094次,研讨交流763次,开展警示教育593次,专题宣讲50场次。“分级分类”精准学。按照“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级分类制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轮训等9大类别、51个培训项目,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体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能力提升、农村党员进党校等培训班14期,培训1700余人次。“知行合一”融入学。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锤炼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本领的“磨刀石”,列好责任、问题、任务“三张清单”,推动党员干部带头参加志愿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68件。二、牢固树立“选贤任能”用人导向。坚持“强队伍、优考核、抓保障”一体推进。多措并举“强队伍”。严格落实“能上能下”规定和“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建立“三个一线”识别使用机制,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引才、储备、蹲苗”三项措施,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从政环境,今年以来,开展干部选任4批次,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优化考核“激活力”。探索建立年度考核、主要责任指标考评、平时考核、专项考核、干部任前考察与日常了解“六合一”考核机制,确保考核评价全面客观准确,今年以来,评定“优秀”县管领导班子23个、领导干部203名。全力落实“抓保障”。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定期走访慰问制度,采取入户访、主动问、听心声、解难题的“四个一”关怀机制,对因病因故导致家庭确有特殊困难的干部,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08件。三、着力打造“人才集聚”凤栖之地。坚持“选才、引才、育才”一体推进。上下联动“选才”。积极采用“考、聘、评”等形式,灵活运用走出去与引进来、全职与柔性、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等方式,及时选用储备x在外人才188人,农村实用人才2356人。刚柔并济“引才”。实施“智汇青春令居·共建浪漫x”回引工程,突出需求导向,分层分类精准引才,坚持盘活“存量”和寻求“增量”并重,柔性引进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人才23人,引进急需紧缺人才42人。拓宽渠道“育才”。严格执行联系服务专家“三必访”“四必帮”要求,建立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联系专家人才18名,兑现津补贴25.8万元。全面践行“店小二”式服务,落实常态化服务保障机制,办好人才配偶安置、子女教育、医疗保健、住房安居等“关键小事”,年内,计划打造“人才公寓”40套。四、夯实筑牢“党建引领”战斗堡垒。坚持“强根基、固根本、促保障”一体推进。夯实基础“强根基”。严格落实“四个一”整顿措施,推进6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转化。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倍增计划,整合资源、抱团发展,上半年村均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4.04万元,同比增长12.4%。推进“红色物业”创建,小区物业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93%。“两新”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98.27%、97.48%。培育后备“固根本”。持续抓好村级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后备力量培育储备方案,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促提升、三年见成效”的要求,动态储备后备村干部1676名。通过学历提升、动态调整等方式,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全覆盖。精准施策“促保障”。通过乡镇财政承担一部分、村级办公经费统筹一部分、村干部个人支付一部分的“三个一”方式,连续4年为3063人(次)在职村干部集中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累计任职30年以上的离任村干部补贴每人每年提高到2400元,切实强化村干部待遇保障。五、先锋引领“党员队伍”砥砺前行。坚持“把源头、抓教育、强引领”一体推进。严把入党源头。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总要求,紧扣发展党员流程,从严从实发展党员251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185名,占比71.98%,党员队伍结构得到不断优化。抓实党员教育。建立“1+15+196”微讲堂培训矩阵,创新“鉴赏式”“环绕式”讲堂,依托“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平台搭建“指尖课堂”,实现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巧用“五链”破“五难”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质效》经验做法在全市进行了推广学习。引领作用发挥。大力开展“亮身份、作表率、建新功”活动,科学设置党员先锋岗、示范岗和责任区128个,引导无职党员主动承诺践诺,解决群众难事3246件。同时,督促指导236个驻区单位党组织和3219名在职党员到社区常态化报到服务,开展理论政策宣传和企地共驻共建等活动521场次,用心用情解决居民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