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垃圾的产量和堆积量也在逐年增加。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均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40公斤,全国城市垃圾的年产量达1.5亿吨,且每年以8%至10%的速度增长,全国历年垃圾存量已超过60亿吨,占用的土地面积超过5亿平方米。在全国668座城市中,2/3个城市已被垃圾环带包围,“垃圾围城”不断严重。面对这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猛增的、烧不胜烧、埋不胜埋的城市垃圾,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回收并再利用这些垃圾资源,如果今天我们再不正视垃圾问题,那么明天我们将会淹没在垃圾堆中。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有填埋、焚烧、堆肥等,这些技术虽然不同程度地减轻了垃圾对环境的直接污染,并使垃圾资源化,但存在着“二次污染”等问题。对于我们这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100多位的、已陷入垃圾围城困境的国家来说,尽快在各个城市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已迫在眉睫。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必要性1.“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在垃圾成分中,占垃圾总量42.9%的金属、纸类、塑料、玻璃等被视为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可直接回收利用率不低于33%,而且,垃圾中的食物、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产生有机肥料;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由此可见,垃圾中有许多可再次利用的资源,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选开就是资源,将垃圾分类回收的无害化处理,垃圾山将会变成金山。2.将垃圾分类收集,能有效减少垃圾总量。城市垃圾分为可再生垃圾(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制品、废旧家具等),不可再生垃圾(餐余、果皮等)和有害垃圾(废电池、废灯管等)。据统计分析,近年来城市垃圾中可再生垃圾的比例增加很快,如果进行分类回收的话,会大大提高其资源化程度,从而有效减少垃圾总量。垃圾分类“减量化”功能早在1999年6月广州荔湾区周门小区的统计数据中就已得到体现,该小区当月共回收废塑料、废纸、纸皮等多种可再生垃圾约30吨(平均每天一吨),如果该市1000多个小区都实行了垃圾分类回收,每天将减少垃圾1000多吨,相当于全市垃圾日产量的1/4。在荷兰,垃圾分类收集后,需运输的垃圾量减少了35%。由此可见,垃圾分类收集,能真正达到“减量化”的目的。3.垃圾分类收集能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目前,人们处理垃圾的方法主要是填埋、焚烧和堆肥法。填埋法虽然有处理费用低、方法简单的优点,但其容易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二次污染;焚烧法虽然占地少、减量效果好,但焚烧后容易产生象二恶英那样毒性很高的化学物质;堆肥法虽然能使垃圾中的有机物质腐化变成肥料改良土壤,但堆肥的规模不易太大,长期使用易造成地下水质变坏和土壤板结。在我们的垃圾袋里,很多东西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但扔进了焚烧、填卖场,就真的成了祸害环境的垃圾了。如果我们从废弃物产生的初始环节入手,进行分类回收,将其精挑细选,排除有价值、可回收利用的部分,找出真正无用的垃圾进行处理,那么,不仅减少了城市垃圾的总量,节约了资金,还能减轻末端处理(垃圾厂)的压力,延长其使用寿命,并减轻处理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使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大提升。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难的原因虽然不久前,建设部已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桂林等确定为全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但这项工作究竟进展如何?以上海为例,垃圾分类收集刚开始时,曾经有50多个小区加入试点行列,刚开始搞得热热闹闹,然而没过多久,只剩下10多个小区还在坚持试点,有的小区早已停止了分类收集,有的虽然分类收集的垃圾箱还放在原处,但已形同虚设,居民们还是把垃圾全部包起来一起扔进其中一个垃圾箱,这种现象不仅在上海,在其他试点城市也都存在,那么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垃圾分类收集难以推行呢?1.垃圾分类回收还未成为居民自觉良好的习惯。虽然在一些试点小区,摆放了标有红、黄、白等不同颜色的分类收集箱,但这些垃圾箱上的有机、无机、有害垃圾等标注,对于老百姓来说,显得过于专业,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样的垃圾才算是有机或无机,也许对着上面的分类研究半天,最终还可能将垃圾扔进错误的那个箱。厦门开始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后,市环卫处科研所以问卷的形式做过民意调查,虽然九成多的市民赞成开展这项工作,但知道垃圾如何分类的人只占被调查对象的三成。由此可见许多市民还未真正认识到垃圾究竟该如何分类。而在有些试点城市中,分类垃圾桶上虽明确标明:塑料类、金属玻璃类、餐余废弃物类等标志,但乱扔者大有人在,甚至问起他们时,竟将责任推给小区内居住的少量外地人。可见,如不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垃圾乱倒还是无法避免的。2.垃圾袋装化也会给垃圾分类回收带来困难。为了减少垃圾露天堆放对环境的影响,许多城市已实行了封闭垃圾道,用塑料袋装垃圾定时回收,虽然这种方法改变了以前垃圾通道时常堵塞和蚊蝇、老鼠孳生的局面,但有关专家的调查表明:消费者使用后的商场购物袋重复使用的占89.91%,其中,充当垃圾袋的占57.05%,目前有77%的商场采用一般塑料袋;仅有15%的商场采用了可降解的塑料袋;8%的商场采用纸袋,也就是说仅有23%的商场采用的购物袋符合环保要求,许多消费者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装垃圾,给垃圾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带来很大困难,也同时给垃圾填埋和焚烧带来新问题。3.后道工序配套处理能力缺乏。一些试点小区的垃圾分类收集为何只是昙花一现?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后道工序不配套。在一些社区,许多居民住户经过宣传鼓动,树立起环保意识,满怀激情地投入垃圾分类收集行动中,但当他们看到环卫局的垃圾运输车又把他们精心分类好的垃圾重新搅和到一起运走了,他们再大的热情、再高的积极性也会受到严重挫伤,他们分拣垃圾的辛苦白费了,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拿居民的积极性“逗着玩儿”,这种做法,势必然会产生负面影响。可见,没有完整、有序的收集、运输、加工、成品市场等组成的垃圾分类末端处理再利用产业体系的支持,垃圾分类只能是劳民伤财的空忙,它将不会产生任何经济效益。三、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建议及可行性1.树立垃圾分类观念,提高居民环保素质。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回收再利用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系统工程,没有广大居民群众的参与,将无法进行下去,因此,政府必须广泛开展垃圾分类收集的倡导、宣传和教育工作,阐明垃圾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培养公众树立起垃圾分类收集的环保意识。如果我们不清除垃圾,有一天我们将会被它淹没,如果我们希望生活得更好,就必须要减少垃圾。将垃圾分类收集再利用不但会减少污染,美化环境,还会节约资源,因此要呼吁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同时要耐心细致地教会他们垃圾分类的知识,使消费者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自觉性、习惯性行为。2.建立强制义务回收垃圾制度。一项新举措是否能得以贯彻执行,完善的制度保证不可缺少。在一些试点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桶形同虚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制订严格的垃圾管理及资源再利用的制度。虽然我国历年来重视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但这仅仅是一种从经济目标出发的自发行为,未建立一种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强制义务回收制度。西方发达国家在垃圾分类回收方面制订了严格的法规,如美国从60年代起,一些州政府就采取法律措施强制回收包装废弃物;新加坡对不按要求投放垃圾者,实行严格惩罚,不仅罚款,还要上电视曝光,并在马路上清扫垃圾。去年7月,台北市率先实施了“垃圾处理随袋征收新制度”,如果市民不按规定使用垃圾袋,清洁队员将拒收垃圾,屡劝不听者,将被处以上千元的罚款。这项措施实施首日,台北市民配合度高达95%,执行一段时间后,成功率达99.6%。目前台北市每天生活垃圾平均减少37%。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政府部门就必须要出台一部与垃圾分类收集相配套的法规。3.改造垃圾分类回收设施,改善储运形式。为了确保垃圾处理真正做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有必要推行使用专用环保型垃圾袋,这些垃圾袋要可降解,以至于焚烧和填埋时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还应将垃圾桶加以改造,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垃圾桶分别回收玻璃、纸、塑料、金属类包装垃圾、植物垃圾、生活垃圾等特殊垃圾,并在垃圾桶上注明回收的类别和简要的使用说明,这些垃圾桶还可以成为企业广告的载体,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另外,要改善目前的垃圾储运形式,将环卫局的垃圾回收车进行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分隔式改造,分类装载垃圾,使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得到良好的保证。4.积极扶持垃圾回收利用下游产业。为了充分利用垃圾资源为社会造福,国家有必要扶持那些垃圾回收利用的下游产业。我国虽然是最早提出垃圾分类收集的国家之一,但国营垃圾回收部门早已日渐萎缩,并存在着垃圾分类处理的设备少、机械化分类规模有限、成本高、不能满足垃圾分类处理的需要等缺陷。一些拾荒大军从客观上将垃圾中的部分废弃物转化为新的资源,减轻了政府处理垃圾的负担,但这些民间的自发拾荒者,均是无照经营,缺乏规范、检验和约束,易致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国家应建立垃圾下游产业的专门回收队伍,由厂家直接回收,实现多渠道回收,引入价格和服务竞争机制,以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和垃圾回收率。垃圾资源回收再利用利国利民,国家应积极扶植垃圾分类后形成的新产业,给予优惠政策,从税收到土地使用等各方面确保企业能够赢利,以促使垃圾处理真正朝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方向发展。同时应大力开展垃圾回收利用的科学研究,学习并引进国外先进的垃圾利用技术,以便使垃圾回收产业一开始就能处于国际上的领先地位,而且还有很强的后续开发能力。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