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知识目标:了解玉米主要病害的种类理解常见玉米病害的识别要点掌握玉米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能力目标:能够应用玉米病害的发生规律,制定防治措施能够正确的防治玉米病害玉米病害各种病毒病玉米病害叶部病害根茎部病害全株性病害大斑病、小斑病、锈病等茎腐病(一)症状1、玉米大斑病2、玉米小斑病一、玉米大小斑病(1)大斑病、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浸染叶鞘和苞叶,还可危害果穗。症状:玉米大斑病由小的病斑迅速扩展成为长棱形大斑,严重的长达10~30厘米,有的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大斑。病斑最初水浸状,很快变青灰色,最后变褐色枯死斑,遇潮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状物。小斑病的病斑小,长不超过1厘米,宽只限两个叶脉之间,近椭圆形,病斑边缘色泽较深,为褐色,数量多。1、玉米大斑病(凸脐蠕孢属)2、玉米小斑病(玉蜀黍平脐蠕孢)(二)病原及病害循环1、玉米大斑病2、玉米小斑病1、玉米大斑病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害发展。气温高于25℃或低于15℃,相对湿度小于60%,持续几天,病害的发展就受到抑制。2、玉米小斑病7~8月份的温度较长一段时间内稳定在25℃以上,又遇多雨多露则发病重。其他与玉米大斑病相似。(三)发病条件(五)防治方法(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2)加强农业防治适期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玉米收获后,清洁田园,将秸秆集中处理,经高温发酵用作堆肥。实行轮作。(3)药剂防治对于价值较高的育种材料及丰产田玉米,可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洒。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必扑尔,以及世高、退菌特、百菌清等。二、玉米锈病(一)症状至今已报道的玉米锈病有3种,分别为玉米普通锈病、玉米南方锈病和玉米热带锈病。我国目前只有普通锈病和南方锈病两种。(二)病原(三)发病规律在南方,病原锈菌以夏孢子辗转传播,完成其病害周年循环,不存在越冬问题。在北方,病原锈菌以冬孢子越冬,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成为初侵染接种体,借气流传播侵染致病,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夏孢子作为再侵染接种体。除本地菌源外,北方玉米锈病的初侵菌源还来自南方通过高空远距离传播的夏孢子。高温多湿的天气有利发病,偏施过施氮肥的植株发病重。通常早熟品种易发病,马齿型品种较抗病。(四)防治方法(1)种植抗病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3)推广玉米种包衣技术(4)药剂防治重病区要在发病始期或夏秋玉米苗期开始喷药。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2.5%连保利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800倍液等进行喷雾,一般可间隔7-10天连喷2-3次即可。若喷后24小时内遇雨,应当在雨停后补喷。三、玉米粗缩病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玉米5~6叶期表现症状,在心叶中脉两侧的叶片上出现透明的断断续续的褪绿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展至全叶呈细线条状;叶背面主脉及侧脉上出现长短不等的白色蜡状突起,又称脉突;整株叶片浓绿,基部短粗,节间缩短,有的叶片僵直,宽而肥厚,重病株严重矮化,高度仅有正常植株的1/2,多不能抽穗。发病晚或轻的仅在雌穗以上叶片浓绿,顶部节间缩短,基本不能抽雄穗。(一)症状玉米粗缩病毒(Maizeroughdwarfvirus,MRDV)。粒体球形。寄主范围广,除玉米外,还可侵染57种禾本科植物。MDRV主要由灰飞虱传播。(二)病原与传播灰飞虱的数量。前作麦田病株多,灰飞虱数量大发病重。玉米播种期及栽培方式。播种早,玉米苗期赶上灰飞虱发生盛期,发病重。一般春玉米发病重于夏玉米。夏玉米套种发病重于纯作玉米。玉米靠近树林、蔬菜或耕作粗放、杂草丛生,一般发病都重,主要是这些环境有利于灰飞虱的栖息活动。种植感病品种,发病重。(三)发病条件(四)防治措施1、选用抗耐病品种2、加强和改进栽培管理调整播期,适期播种,避开灰飞虱传毒高峰。避免与蔬菜、棉花等插花种植。对早播玉米发病重的,应尽快拔除改种,发病轻的地块应结合间苗拔除病苗,并加大肥水,使苗生长健壮,增强抗病性,减轻发病。改套种为纯作,并在播种前深耕灭茬,彻底清除杂草(包括地头、地边),减少侵染来源。3、药剂防治用呋喃丹种衣剂进行包衣防治苗期害虫。对早播玉米,于出苗前和出苗后分别2次喷洒杀虫剂,如抗蚜威,氧化乐果、吡虫啉等。四、玉米茎腐病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茎部症状:茎基节间缢缩,后期茎内部空松。严重时组织腐烂,维管束呈丝状游离,可见白色或粉红色菌丝,茎秆腐烂自茎基第一节开始向上扩展,可达第二、三节,极易倒折。症状病害循环初侵染:禾谷镰刀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腐霉菌以卵孢子在病株残体组织内外、土壤中存活越冬,成为第二年的主要侵染源。种子可携带串珠镰刀菌分生孢子。传播与再侵染: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次侵染。种子带菌也是田间初侵染来源。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借风雨、灌溉、机械进行传播。在温暖潮湿条件下进行再侵染。侵入与发病:病菌自伤口或直接侵入根茎和根部,造成根茎部腐烂。发病条件品种抗病性:品种间对茎基腐病抗性差异显著,但同一品种对腐霉菌和镰刀菌的抗性无显著差异,即抗腐霉菌的品种也抗镰刀菌。气象条件:玉米散粉期至乳熟初期遇大雨,雨后暴晴发病重,久雨乍晴,气温回升快,青枯症状出现较多。夏玉米前期干旱,中期多雨、后期温度偏高年份发病较重。耕作与栽培措施:连作年限越长,土壤中累积的病菌越多,发病重;而生茬地菌量少,发病轻。一般平地发病轻,岗地和洼地发病重。而砂土地、土质脊薄、排灌条件差、玉米生长弱的发病重。病害防治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减少侵染源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高温沤肥。轮作换茬实行玉米与非寄主作物轮作,防止土壤病原菌积累。发病重的地块可与水稻、甘薯、马铃薯、大豆等作物实行2~3年轮作。适期晚播春玉米适期晚播可减轻病害发生。种子处理播种前可用粉锈宁拌种,同时兼治丝黑穗病。药剂防治发病严重的地区可采用多菌灵加疫霜灵对准茎基部进行喷灌。五、瘤黑粉病和丝黑穗病病害玉米瘤黒粉病玉米丝黒粉病症状特点在玉米全生育期任何地上部分的幼嫩组织均可受害。叶片受害常出现成串排列的病瘤,外膜破后散出黑褐色粉(冬孢子),严重时全穗形成大的病瘤。侵害雌穗和雄穗.颖片增长呈叶片状,不能形成雄蕊,小花基部膨大形成菌瘿,外包白膜,破裂后散出黑粉(冬孢子),发病重的整个花序被破坏变成黑穗。品种:发病率高低主要与品种抗病性有关,要选用抗病品种。菌源:越冬菌源越多,发病重,要采用轮作、拔除田间病苗与病株、黑穗散粉前采下黑穗烧掉等措施。土温25℃左右,土壤含水量20%左右有利于病菌侵染,一般春季少雨干旱年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播期过早、过深利于发病。种子质量不好,生活力低,会延长出苗时间,可增加侵染。因此,应购买优质良种,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注意保墒。3、发病条件以减少菌源、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减少菌源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秸秆用作肥料时要充分腐熟。重病田实行2~3年轮作。玉米生长期在病瘤未变色时及早割除。选用抗病品种积极培育和因地制宜地利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避免偏施、过施氮肥,适时增施磷钾肥。灌溉要及时,特别是抽雄前后要保证水分供应充足。及时防治玉米螟,尽量减少耕作时的机械损伤。种子处理可用于种子处理的药剂很多,如用0.1%401抗菌剂、35%菲醌粉剂、25%粉锈宁WP等。知识目标:了解玉米主要害虫的种类理解常见玉米害虫的识别要点掌握玉米主要害虫的防治方法能力目标:能够应用米米病害的发生规律,制定防治措施能够正确的防治玉米害虫玉米虫害玉米地老虎地老虎老龄幼虫地老虎成虫(1)地老虎:又称地蚕、土蚕、切根虫危害特点:地老虎一生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地老虎一般以第一代幼虫危害严重,各龄幼虫的生活和危害习性不同,一、二龄幼虫昼夜活动,啃食心叶或嫩叶,三龄后夜间活动频繁,咬断幼苗基部嫩茎,造成缺苗,四龄后幼虫抗药性增强。农业防治:利用黑光灯和糖醋液诱杀。铲除杂草。药剂防治:1、呋喃丹种衣剂拌种或50%辛硫磷乳剂0.5千克加水30~50升拌种子350~500千克。2、对4龄以上的幼虫用毒饵诱杀效果好。将0.5%千克90%敌百虫用热水化开,加清水5升左右,喷在60千克炒香的米糠或麦麸上搅拌均匀即成。每亩用毒饵4~5千克,于傍晚撒施。或傍晚每亩地放60~80张泡桐树叶,老叶比嫩叶好,翌晨可在叶下诱到地老虎1~6龄幼虫。或用40%毒死蜱400~500喷在玉米苗上。即将孵化的虫卵玉米螟各种不同形态⑵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危害特点:心叶被咬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即是玉米螟为害。蛀入果穗后咬食籽粒并造成腐烂。幼虫云白色,背面带粉红色、青灰色或灰褐色,头褐色,有黑点。蛹褐色,胸部背面略有脊起,化蛹在寄主茎内,有薄茧。农业防治:越冬期防治。4月底以前把玉米杆、穗轴作为燃料燃烧或作饲料加工粉碎。药剂防治:心叶期,用50%辛硫磷乳剂或40%乐斯本乳剂0.5千克拌40千克细纱(或煤渣);也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2千克对5倍细纱,制成毒砂,撒在玉米心叶中。药液灌注法可用80%敌敌畏乳油,稀释成2500~3000倍液,每株玉米灌10~15毫升,对玉米蓟马也有很好的防效。穗期防治。用50%敌敌畏乳剂0.5千克,加水500~600千克,在雌穗苞顶开一个小口,注入少量药液,1升药液一般可灌雌穗360株。生物防治:在玉米螟产卵的始期、盛期、末期分别放赤眼蜂或用微生物农药杀螟杆菌或喷灌BT乳剂。(3)玉米蚜虫玉米蚜虫属同翅目,蚜科,主要危害玉米、高粱、小麦、谷子等作物,危害特点以成、若蚜刺吸植株汁液。苗期蚜虫群集于叶片背部和心叶造成危害。轻者造成玉米生长不良,严重受害时,植株生长停滞,甚至死苗。此外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药剂防治:一是要注意,玉米苗期杂草间瓢虫、食蚜蝇、草蛉数量较多时,尽量避免药剂防治或选用对天敌无害的农药防治。二是在蚜虫盛发前要进行防治:1、喷雾。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15克或BT乳剂每亩200毫升,加水30公斤,或25%灭幼脲3号胶悬剂1000倍液;或50%抗蚜可湿性粉3000-5000倍液。2、根区施药。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100-150毫升,拌细土10-15公斤,于玉米蚜虫初发阶段,在植株根区周围开沟埋施。(4)玉米粘虫为害特点:粘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剃枝虫。粘虫为食叶性害虫,1~3龄时仅食叶肉,将叶片食成小孔,3龄后蚕食叶片形成缺刻,5~6龄为暴食期,大发生时,常将作物叶片全部食光,穗部咬断,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农业防治:1、防治粘虫必须把幼虫控制在3龄以前,在控制麦田第一代粘虫危害时,应考虑小麦抽穗期是大量益昆虫的发生高峰期,应尽量使用生物药剂,减少与生物防治发生矛盾,以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诱杀防治:在成虫发生期,田间插杨树枝把或谷草把、放置糖醋盆诱杀成虫,大发生年份可显著压低田间卵和幼虫的发生密度,减少用药次数1-2次。成虫产卵期在作物田插谷草把诱蛾,定期集中烧毁处理,可明显降低田间虫口密度。药剂防治:在苗期百株有幼虫20-30头,或玉米生长中后期百株有幼虫50-100头时,在幼虫3龄以前,每公顷用灭幼脲l号有效成分15-30克,或灭幼脲3号有效成分5-10克,加水后常量喷雾或超低容量喷雾,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25%氧乐氰乳油2000倍液均匀喷雾。小结主要病害种类小斑病﹡、大斑病﹡、玉米纹枯病、粗缩病﹡黑粉病﹡、黑穗病﹡、褐斑病、叶斑病、锈病等主要害虫种类亚洲玉米螟﹡、灰飞虱﹡、地老虎﹡、玉米蚜虫、粘虫、棉铃虫、红蜘蛛、呆黄蓟马等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且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以降低田间温度,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性。2.减少侵染源: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减少次年初浸染源。3.错期播种,治虫防病:粗缩病和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