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县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工作是一门学问,要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多种形式延伸管理链条,提高服务水平,让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近年来,**县**街道为破解节假日孩子“看护难”问题,引导社区党组织领办“幸福学堂”项目,撬动各类优质资源,开设各类特色课程,为青少年群体提供优质服务,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党建引领,紧扣社区治理核心主线。不断将党的触角向城市基层治理末梢延伸,街道党工委引导社区党组织领办“幸福学堂”,建立完善上下贯通、沉底到边的组织体系,进一步发挥街道党工委统筹整合资源优势,形成党工委牵头,社区党组织指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群体共同参与的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精准摸排群众需求。针对辖区群众节假日孩子“无人看护”“留守儿童成长”等实际需求,组织开展小区青少年需求排查专项行动,小区网格员到各小区逐户走访,面对面拉家常,将家长及青少年需求登记在册,为领办“幸福学堂”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强化党工委牵头作用。街道党工委会同各社区党组织综合分析社区青少年群体及辖区社会资源实际情况,通过整合社区党群服务阵地及社区“红色合伙人”资源,联合选址创办“幸福学堂”14处。注重优化服务功能。“幸福学堂”除解决孩子“看护难”问题外,另外还汇集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科普馆、红色研学、文艺大赛、多元特色课程等硬件、软件资源,多方联动让社区“幸福学堂”发挥出“助学、助乐、助长”的幸福力量。创新载体,延伸社区治理现实需要。抓住“一小”这个重要群体,通过社区党组织领办“幸福学堂”这一载体,在解决群众急难问题的同时,将“幸福学堂”打造成为群众交流互动、志愿服务的新阵地,增强了社区凝聚力。精准定位,群众需求最大化满足。社区“幸福学堂”主要针对辖区16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根据家长提出的“节假日上班与看孩子时间冲突、课外辅导不放心、青少年手机依赖、孩子叛逆”等各类难题,“幸福学堂”免费为家长接送孩子,并开设了“心理咨询、情景剧演绎、青少年音乐会、飞花令、跳蚤市场”等特色课程,今年以来,共计为2000余名青少年提供公益服务,最大化满足家长及孩子的需求。爱心助力,志愿服务最大化贴心。社区“幸福学堂”强化党组织引领作用,社区党组织吸纳辖区“130家社区‘红色合伙人’、110余个共驻共建单位、5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30余名退休老干部”力量,组建14支“社区幸福学堂志愿服务队”,通过志愿者公益授课,为孩子提供爱心助教、科普体验、法律知识普及、心理辅导等多元化服务,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效能。精准管理,运行机制最大化启效。社区“幸福学堂”建立“三及时”运行机制,发挥家长及孩子对“幸福学堂”的运行监督作用,社区党组织及时收集孩子及家长意见,及时反馈给“社区幸福学堂志愿服务队”,社区党组织及时协调办理,不断提升“幸福学堂”的运行实效。同时,优化“幸福学堂”奖励机制,设置社区“幸福学堂”志愿服务积分制,参与服务的居民可以通过积累积分到社区“蒲公英超市”兑换生活用品,今年以来,共有700余名群众参与志愿服务,为2000余个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不仅为辖区孩子们提供了好“趣”处,也让家长们吃下“定心丸”。发动群众,实现社区治理良性循环。社区“幸福学堂”的创建,在为家长解决孩子“看护难”问题的同时,积极动员青少年、家长群体参与社区治理,使他们由社区“被服务者”变成了“参与者”,再由“参与者”成为了“服务者”,从根本上实现了社区治理的良性循环。强化服务公益性。街道统筹建立社区“幸福学堂”,整合了辖区最优质的社会公益资源,最大化实现“幸福学堂”的优质化、公益性,让家长和孩子更加相信党和政府,放下心来参与到“幸福学堂”项目的创办中。社区与家庭良好互动。社区由千万个家庭组成,家庭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区“幸福学堂”让家长走进学堂,共同参与孩子的成长,用游戏课堂的形式链接亲子关系。目前,共开办“社区—家庭”课堂互动230余场、互动课外活动180余次,让家长与孩子双向奔赴,以千万小家的良好互动,推动形成社区和谐新风尚。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依托社区“幸福学堂”,引导越来越多青少年、热心公益的退休老干部、居家妈妈、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来,冲锋在社区治理的一线,成为推动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自社区“幸福课堂”创办以来,**街道组建了1200名“红领巾楼道长”、14支“家长服务队”、14支“微老服务队”、130家社区“红色合伙人”,开展公益市集、普法宣传、文明小区、无废城市、议事协商等志愿服务523次,收集社情民意1275条,促进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