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发言:“三个坚持”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近年来,**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始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三个坚持”聚焦机关党的建设,推动市级机关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立根铸魂上达到了新高度,在围绕中心上实现了新突破,在服务群众上取得了新成效。一、坚持补钙铸魂,在立根铸魂上达到了新高度**市级机关工委紧紧抓住政治建设这个党的根本性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始终把学习理论知识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长期要求,在及时学、全面学、落地学、拓展学上下功夫,推动“第一议题”学习制度走深走实。组织开展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学旁听,带动市直单位开展中心组专题学习134次,领导班子交流研讨106次。扎实推进“青年理论学习示范小组”建设,提升青年党员干部理论素养。二是有力开展主题教育。统筹推进机关党纪学习教育。制定机关党组(党委)、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三张工作清单”,进一步明确深学原文、警示教育、解读培训、检视整改、统筹协同等5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下发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基层党支部开展学习的“两项学习计划”,帮助机关党组织和党员理清楚“学什么”“怎么学”。组织利用好周恩来纪念馆、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等党性教育基地作用,通过实物、实景、实例、实事等鲜活教材,让红色资源成为党员干部近距离触摸历史、锤炼党性的重要载体。三是规范党建工作程序。编印《市级机关党建工作指引手册》,梳理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市级机关党组织换届选举和届中调整工作的意见》《市级机关生活困难党员关怀慰问实施办法》《发展党员简明流程及参考范文》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党费收缴、发展党员、换届选举等各项业务工作的标准、程序、要求,不断完善机关工委统一领导、党组(党委)具体领导、机关党委专责机构、党支部落实“四责协同”机制,形成落实机关党建各项制度机制的合力。二、坚持改革创新,在围绕中心上实现了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机关党建能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是政治机关建设最好的“试金石”。**市级机关充分注重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党建优势,促进机关党建与中心工作互融共进。深入开展“服务大局争创一流”改革创新活动。以“创新实干勇担当攀高比强走前列”为主题,围绕“五个聚焦”要求和深化改革创新重点要解决的“五个方面问题”,扎实推进“服务大局争创一流”改革创新工作,制定《2024年度改革创新活动实施方案》,印发了《关于开展2024年度全市改革创新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截至目前,市直单位、县区(园区)共上报立项项目134个。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发展。围绕“聚焦企业需求、用好三张清单、打造闭环服务”要求,通过组织机关单位党组织和77个重点企业、231个重大产业项目结对开展企业需求调研、制定个性惠企服务清单、畅通服务成效反馈渠道等措施,充分发挥好党组织、党员干部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中的组织、资源和人才优势。积极服务工委挂钩企业及项目单位,上半年,走访调研挂钩企业、项目单位7次,协调解决问题1个,慰问困难职工家庭15户,扶持慰问物资累计0.9万元。扎实推进市直单位党组(党委)书记项目。围绕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要求,认真落实《**市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结合“翔宇先锋”党建品牌建设工作,全覆盖推进市直单位党组(党委)书记项目,扎实推进“一部门(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建设,通过规范项目评估、考核、结项等标准流程,选树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特色、部门特点的机关党建品牌、“优秀书记项目”,有效带动机关党建工作质效提升。三、坚持人民至上,在服务群众上取得了新成效“服务群众”既是机关党建核心职责之一,也是机关党建向下扎根、更具活力的重要路径。**市级机关在服务群众实践中,注重围绕多元需求、强化供给侧思维,搭建起“三层分类”服务载体,持续提升为民服务精准性、实效性。“在职党员进社区”推进多样化服务。紧扣“专项服务、精准服务”工作要求,积极组建市级机关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深入基层社区,先后开展志愿服务230余场,征集机关服务清单110项、社区群众需求清单272项,市级机关6000余名党员在为民服务中优化了作风、增强了本领。“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专项化服务。推行“把脉式”找准难题、“清单式”压实责任、“下沉式”提升质效“三式”服务,围绕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专题,以项目化形式一体推进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受益面广、社会效益显著的重点项目,通过建设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升级“15分钟医保服务圈”等,专项解决群众现实问题。按照“一事一策”制定工作清单,同步建立健全一次盘点、一期通报、一场验收、一批优秀项目“四个一”长效工作机制,有力提升为民办实事项目质效。基层治理六个“100”构建常态化服务。联合市委社工部、市文明办积极探索“党建+社区+志愿”服务模式,推动100个机关党组织、100家非公企业、100家行业协会商会、100个志愿服务组织、100个新就业群体人员,挂钩联系100个村(社区),依托“党建+村(社区)+志愿服务”模式,通过主动挂钩、属地挂钩、产业挂钩等方式,开展基层治理六个“100”联建联动志愿服务行动,共同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长效化,不断提升我市基层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