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角的度量评课3篇角的度量评课1《角的度量》是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线与角》第二个信息窗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和本单元信息窗1《线的认识》和《角的再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综合考虑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依照《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确立如下学习目标,确定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并会使用量角器量角,并能读出准确度数,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2、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度,并能使用角的符号表示角,记录角的大小。3、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经历量角器的形成过程,体验量角的本质和内涵,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4、教学中与生活紧密联系,通过具体的实例,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量角器,并能使用量角器进行正确度量。难点:利用量角器测量各种各样的角,准确、快速读出角的度数。教学设计:2/5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本情境导入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由于无法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个问题,一下激起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二、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1.激活已有经验。通过对长度与面积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复习,激活学生相关的已有经验,为学生有意义地接受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打下基础。这样的引导,对于学生理解数学是十分有益的。2.引出计量角的单位设计意图:采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引出计量角的单位,使学生明确计量单位的本质,即是选择一个相对比较小的部分作为标准。这样设计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能从更上位的角度认识测量的一般方法。3.认识量角器。在引导学生明确量角器作为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后,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通过交流认识量角器的结构。在量角器上找出指定度数的角,实际上是为了在量角器上正确地读数作准备的。二、探究量角的方法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量角、生交流方法、师生总结归纳方法的环节,让学生从尝试体验中掌握了量角的方法,而且还成功突破如何选择内外刻度这一难点。三、巩固内化,拓展延伸课堂练习是为了让学生及时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根据学3/5生的认知特点与认知水平的差异,我设计了具有梯度的层次性练习,通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四、总结全课,强化理解:此环节设计数学小资料这一环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本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角的度量评课2是第二次听张老师的课。内容是《角的度量》第2课时。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但是还不够熟练,会经常读错刻度数。因此安排这节练习课,就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这节课张老师一开始出示一个角让学生测量,复习“两对齐,一看”测量的方法;接着通过一组练习题(读刻度、量角、判断、测量生活中的角度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已有的方法。最后再出示一组容易混淆的角,让学生测量,一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整节课教学过程比较流畅,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活跃,各环节的处理比较到位,教学效果良好。不足之处:1、在量角器上读角时(55°),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找一找有么有学生误读65°的现象。从而指导学生怎样正确度刻度。4/52、练习时应让学生用更充分的时间指一指,说一说,这样在后面学生说自己量角的方法时语言表达可能会更准确。角的度量评课3听了盛老师这节课,给我带来了较大的震撼。在盛老师的课堂上我感受到了数学的浓浓的味道。这节课创新的教学设计,精美的课件制作,清晰的教学思路,流畅的课堂节奏,精致的细节处理,和谐的师生互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角的度量》属于空间与图形中测量的一个部分,也是测量中难度最大的。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经历量角的方法的探索过程,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度”,并认识1°角的大小,通过一步一步的操作能正确、精确地读出角的度数。通过观察与、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实践能力。下面简单谈谈我的感受。我认为注重知识的生成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传统的教材教法是由认识量角器---揭示量角的方法---进行量角的练习的顺序进行的。而这节课打破了以直观认识为开始的常规,而是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探索实践的,经历量角器的形成过程。教师先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入课题,找准了知识的生长点,从仅凭眼睛看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引发度量角的需求,也激发了学生探索量角工具的欲望。引导学生用同样大小的一些小角来比;在学生欣喜地用小角比出大角比小角大了一个小角时,教师又进一步启发学生5/5改进一个一个小角贴上去麻烦得问题,通过电脑演示量角器地雏形:半圆工具。在学生用半圆工具量角发现一个小角多一些,想知道不满一个的部分到底是多少怎么办,学生想到用更小的单位,从而优化量角器,即把单位小角分的更细些,让学生了解量角器地构造特点,并逐渐掌握量角器地使用方法。为了进一步完善量角工具,又设计了数小角的活动,引出了认识刻度线。就这样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自主探索学习过程,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总之,本课的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都值得细细品味,有效地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思考中不断获得了思维的锻炼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