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弘扬中国精神演讲稿范文3篇弘扬中国精神演讲稿1从逆转巴西,到复仇荷兰,再到力克塞尔维亚,中国女排20**年重新登顶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回来了。什么是女排精神,是一分一分“死磕”,一场一场“硬拼”,拖不跨,打不死,永不言弃,拼搏进取,团结奉献。今天的中国确实不需要用金牌向世界证明什么,但是拼搏进取,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却是当下中国社会需要传承和发扬的民族精神,它将汇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动力引擎。“女排精神”离不开“老女排”的拼搏进取,勇于付出。35年前当中国女排力克日本女排取得第一个女排世界杯冠军,“铁榔头”郎平就已经家喻户晓。1981年首夺世界杯,1982年世锦赛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冠军;1985年再夺世界杯。1986年荣膺史上第一个“五连冠”。“女排精神”成为“老女排”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化身,更成了点燃青春,唤醒梦想,鼓舞全国人民投身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奋力追赶世界步伐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女排精神就是一面旗帜,它是中国80年代改革之初的时代象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追美赶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拼搏,追求卓越的民族精神。而这些精神实质离不开,以郎平、孙晋芳、陈招娣、梁艳、郑2/6美珠为主力的“老女排人”“五连冠”的精神感召。“女排精神”离不开“中国女排”卧薪尝胆,负重前行。1986年郎平选择了正式退役,中国女排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1988年第24届韩国汉城奥运会,中国女排3:0战胜日本队获得季军。1992年第25届西班牙巴塞罗奥运会,中国女排接连失利,导致小组未能出现,仅以第七位的名次,成为参赛奥运会最差成绩。中国女排从高峰跌入低谷,让郎平等“老女排”心急如焚,最终郎平选择重新接手中国女排,陪伴中国女排走出低谷。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1998年世锦赛银牌,两次决赛中国女排都惜败给“白金一代”古巴队。此刻的郎平,在女排和家庭只能选择后者。因为多年的病痛折磨让她的膝盖已经老化到了70岁的水平,她只能选择家庭,选择陪伴女儿成长。20**年悉尼奥运会结束以后,从“袁伟民时代”(70年代后期)起当陪练,一共连续给8茬中国女排主教练当过副手的陈忠和,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带领中国女排在20**年世界杯,20**年雅典奥运会实现两连冠。20**年世锦赛中国女排的实力明显下滑,技术能力下降、心态不稳再加上拼劲不足,中国队仅仅排名第五,也就此陷入低潮期。20**年北京奥运会“和平大战”郎平率领的美国队击败了陈忠和指教的中国女排,最终中国女排无缘决赛。从世界女排排名第一到跌入第八,4年时间里中国女换了三位教练,中国女排再次跌入低谷。20**年4月25日郎平再次执掌中国女排的教鞭。20**年世锦赛亚军;20**年亚锦赛冠军;20**年女排世界杯冠3/6军;20**年里约奥运会冠军。中国女排重回世界之巅。“女排精神”离不开“民族精神”和“过硬技术”。“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这是当时球类司司长传给郎平电传中的一句话,于是郎平毅然选择放弃稳定的工作合同,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放弃与女儿时刻相伴的机会,回到祖国重新执掌中国女排。当祖国召唤时,老女排的爱国情怀再次点燃了老将郎平为国效力的梦想。“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这是郎平的话,技术过硬,是“铁榔头”的硬道理。全国海选,创建大国家队;率领年轻一代的中国女排参加瑞士精英赛、大奖赛、亚运会、U23世锦赛,以赛促练,打造新一代的中国女排,最终问鼎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女排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我们之所以热爱中国女排,其实是对中国女排精神的发自心底的认同,无论是耋耄之年的老人,还是年过半百的父辈们,以及我们80后,90后。女排精神其实在向世界传达一个声音:中国人,行;中国,行。这是民族自信心,也是民族自豪感。35年后的今天,历史惊人的相识。中国女排精神再次激发了全国人民积极投身到深化改革的浪潮当中,供给侧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让自信的中国再次吹响了奋进的号角,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拼搏进取,永不言败。4/6弘扬中国精神演讲稿2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一句句勾起孩童时代的回忆,一句句凝练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经典我们还记得吗?面对流光溢彩、物质繁荣的世界,各种各样的新事物让我们目不暇接。快女快男式的文化快餐,韩国文化、日本文化的侵蚀,欧美文化的强势来袭……传统文化似乎渐行渐远,华夏儿女几千年不变的精神信仰,似乎已经被新一代的我们抛弃了,面对华夏文明千年的传承,面对无数哲人奉献终生才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让它渐行渐远吗?作为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应该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先进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它具有继承性、延续性和强大的生命活力。张岱年先生曾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精神作为人生标语来激励自己。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好好传承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教育,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达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境界,提升我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做一个大写的人!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我们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一味固守传统,还要重视锐意创新,经世致用,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应该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为基5/6础,不断学习新的优秀人类文明,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用传统文化武装自己并始终保持“顺境不骄、逆境不馁”的人生态度。大胆创新、勇敢竞争,积极开拓,不断进取。让我们的中学生活更加绚烂多姿,让我们的人生旅程更加丰富多彩。谢谢大家!弘扬中国精神演讲稿3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精神,永存我心》。中国精神,就是在遭到外辱的时候,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中国精神,就是在灾难面前先人后己的献身精神。中国精神,就是在祖国遭遇灾难的时候,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我们的祖国,饱经沧桑的她早已度过了五千多个春秋,从女娲造人的上古时期,到黑暗封建的夏、商、周时代,从七国战乱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从兴盛的隋唐五代到受尽侮辱的明清时代。祖国母亲经历了紫禁城落成后百年的辉煌,经历了圆明园被烧毁的奇耻大辱。经历了五门事变的战火。经历了朝代更替的血洗。经历了开国大典上亿万人的自豪,更经历了共和国一次次美丽的蜕变。回顾历史,祖国经历了太多的坎坷与磨难,但祖国的脚步却越走越坚定,祖国的脊梁却越挫越坚强。刚刚走过的这几年,更是一段不平凡的时光,中华民族再次经受了重重磨难与考验。太多太多的磨难,太多太多的伤痛,6/6但我们都没有退缩。全民一心,齐心闯渡天大的难关。共同迎接命运的挑战。面对灾难,中华儿女挺直了不屈的脊梁,共同迎接命运的挑战,这就是中国精神!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中国精神!在大地震中,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故事,他向我们诠释了中国精神的博大。我们的英雄教师谭千秋,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导主任,在地震来临之际,他组织同学们有秩序的撤离、疏散同学,最后教室里只剩下四个孩子了,而此时教室已经摇摇欲坠,他不顾个人安危,立刻返回教室,奋不顾身扑了上去,将四名孩子掩护在身下。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巨大的楼板、冰雹般的砖块、瓦片纷纷砸到他的身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紧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四名同学活下来了,而谭千秋老师却就这样匆匆地走了。他用他的生命,书写了人生的壮丽诗篇,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价值,用大爱铸就了一座永远不倒的教育丰碑!这就是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