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24年9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交流材料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当涵养“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改革智慧,从中汲取力量,勇立潮头、奋勇搏击,把握“时”与“势”、“新”与“旧”、“科学”与“民主”的关系,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一、把握“时”与“势”的关系,涵养“因地制宜、因时而变”的改革智慧。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强调“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他立足闽东“八山一水一分田”地理格局,提出“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的“山海经”改革理念,成为宁德摆脱贫困的行动指南。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改革也要避免“一刀切”“一锅煮”。各地发展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各不相同,改革的着力点自然也有所区别,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本地的优势、短板,明确什么改革项目可以在本地发展壮大,什么改革措施可能“水土不服”,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二、把握“新”与“旧”的关系,涵养“守正创新、新旧相宜”的改革智慧。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坚持守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方法。一方面要保持“定力”,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才能明确前进方向、汇聚起磅礴力量。另一方面要激发“活力”,面对千头万绪的改革任务,尤需对标最高最优最新,拿出逢山开路“闯”的精神、敢为人先“创”的劲头、攻坚克难“干”的作风,找准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着力点,打破各种制约发展的思想禁锢,敢为天下先,走好创新路,让人才、企业、资金、项目都活起来。三、把握“科学”与“民主”的关系,涵养“扎实调研、问计于民”的改革智慧。“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一项改革政策制定得怎么样,落实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党员干部不妨迈开双脚“入山”、放下架子“入水”,向“樵夫”了解“山情”、向“渔夫”咨询“水情”,切实做到改其所需、谋其所想、革其所困。要“心系人民”,在教育文化、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医疗保障、生态环保、应急管理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领域,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改革力度,用心用情兜牢“安危冷暖”的底线民生、抓好“衣食住行”的基本民生、满足“安居乐业”的幸福民生。要“师从人民”,下到屋场院坝、田间地头、房舍灶头,虚心“拜师学艺”讨教“金点子”,聆听群众的“碎碎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人民群众建设性意见融入到改革开放实施方案中来。篇二、2024年度《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研讨材料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绘制了宏伟蓝图。通过学习全会精神,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也对未来充满信心。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实现这样的现代化,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以改革应对挑战,以改革谋求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持续推进改革,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近年来,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我们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宏观调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加大投入,鼓励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在民生领域,我们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改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加艰巨。我们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弊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的改革要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们要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全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作为一名党员,我将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为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篇三、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问题导向贯穿改革的全过程,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如何高质高效解决问题、促进改革发展才是关键。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自觉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书写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续篇。在履职尽责中强化“找”的意识,书写“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实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党员干部要常怀“预见意识”,在不断打磨和锻炼自己的过程中提高自我修复能力,避免出现“讳疾忌医”的心理。一方面,要勇于“自我找茬”,精准查摆,找准问题的关键点和要害处,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在反思中总结经验、促进成长,要时常在思想上“找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学习上“找茬”将知识“空白点”补足;在工作上“找茬”,切实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主动出击”从群众身边事、切身事上找问题,拿好“放大镜”看细看全群众的意见建议,过滤掉“假大空”的场面话,将群众的诉求收集起来汇总成册,建立民生“问题库”,确保查找问题全覆盖、不遗漏。在追根溯源中找准“挖”的支点,书写“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韧劲。“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抓住问题存在的根源就找到了事业发展的突破点,党员干部要永葆好奇心,经常性“敞开大门”“推开窗户”,倾听各方各界的意见,不能简单地以“应试思维”看待问题,要究其根本、察其所由,从问题本身出发挖掘本质,找准问题的病灶,提升敏锐的观察力和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造成问题的原因千丝万缕,不能只顾着看“浮于表面”的顽疾,还要多沉下去将产生问题的“根脉”挖出来,不能搞“花拳绣腿”,要狠下心、下狠心,始终保持“冰火不容”的态度,紧盯问题的苗头之际,以实招、硬招直击“病原体”核心;要反复抓、抓反复,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将顽固性问题持之以恒抓到底,从灵魂深处解决问题,做到“连根拔起”。在阵厉奋发中践行“破”的根本,书写“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的冲劲。找出问题、挖出根源之后,就要想尽千方百计摸索出破解问题的方法,进一步谋发展、寻突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做到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把学习作为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知识的海洋中培养善于破题的有解思维,瞄准问题的“源头活水”,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善谋善抓,贯彻新的“破局”理念、拿出新的“破冰”状态、实施新的“破题”方法。“绝知此事要躬行。”服务群众的事业中布满荆棘,破解难题不能奢望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要加大检视整改的力度,端正攻坚克难的态度,奔着风险挑战、矛盾问题去,通过破解难题撬动工作,破开发展瓶颈,将“问题清单”转化成专心致志为民服务的“任务清单”。篇四、普通党员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刚刚结束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科学擘画与战略部署,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的中央政治局工作,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战略性、指导性,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坚定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齐心协力推动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一、锐意改革进取,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和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点,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是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中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发出了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上,每一次深化改革都标志着国家向着更高层次发展的坚定步伐。从最初的改革尝试,到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推进,再到如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化拓展,中国始终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以一种无畏的勇气和决心,不断突破自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此次全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推进改革,系统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决定再次向世界宣告,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前进,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模式。《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重大原则。这六条原则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我们必须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严格遵循、长期坚持。一是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经济和民生领域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分量很重。主要包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7个方面。二是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决定》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着力激发科技创新创造活力,《决定》强调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眼加快形成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的有效机制,《决定》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三是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改革和法治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全会强调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重点围绕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法治领域改革任务要求。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对“健全全过程人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