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坚定理想胸怀梦想创新思想为实现美丽潜山的生态梦而不懈奋斗--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的大会,既是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的总结表彰会,也是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动员会,动员全县上下迅速行动起来,以志在必得的信心、务实创新的举措、决战决胜的态度,全力以赴投入到创建中去,加快建设生态潜山、美丽潜山,确保2018年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刚才,朱书记宣读了实施方案,曹县长做了工作报告,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安排,讲得很具体、很到位,我完全同意,各级各部门要围绕既定目标,按照会议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从宏观层面,谈三个问题,创建工作的理想、梦想和思想,与大家一起交流。新东方的俞洪敏有1篇励志演讲叫《致青春》,很有感染力,提出如果我们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追逐自己的梦想,并且探索自己独立的思想,青春就开始成熟,事业就可能成功。我想,对一个人如此,对一个县也应如此,特别是对创建这类开创性工作,更应如此。一、坚定理想,进一步深化创建工作认识我们经常讲,生态是潜山最优的资源、最大的优势、最美的品牌、最好的卖点,良好生态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对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肯定,顶级牌子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也就是国家级生态县,由国家环保部授牌表彰,这是生态建设领域的最高品牌,是综合实力提升的荣誉奖章,是践行科学发展的绿色奖杯,是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的金字招牌。2006年浙江省安吉县被授予全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县,至今共有145个国家级生态县(市、区),安徽仅有霍山、绩溪、宁国、岳西4个县市。从这一层面来说,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就是潜山人民为之奋斗的理想。去年,我们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县验收,今年再次扬帆启航,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可以说这是历史重任所托、是全县人民所求。(一)要充分认清创建意义。从大的层面讲,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习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将大气、水两类环境质量指标首次纳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约束性指标,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从县内实际看,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至少有五个重要:一是市委、市政府安排的重要工作。潜山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列入了2016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必须全力推进、确保成效。二是实施生态立县的重要举措。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是实施生态立县3/12战略最为重要的内容,使潜山的生态建设迈上更高层次。三是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机遇。创建工作开展,将进一步提升潜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使我们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四是实现发展惠民的重要体现。最大程度解决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使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是最大的为民、最实的政绩。五是推进撤县设市的重要基础。我们申报撤县设市,支撑条件就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旅游特色县、革命老区县,争创工作开展有利于撤县设市工作推进。(二)要切实转变创建意识。在创建工作中,我们必须做到三个不。一要不畏难,坚定信心。对照38项指标,目前仅15项达标,其他指标与创建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国家级生态乡镇差距较大(1/13),这是客观事实。但我们更要看到我们的优势,在省级生态县创建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美丽乡村建设,我们列入两项国家标准化试点示范、两次获批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全县人民对生态创建工作思想上认同、行动上认可,只要我们决心大、信心足,迎难不畏难,就一定能够成功。二要不厌战,常抓不懈。创建时间历程长,到2018年三年时间,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持久战。我们必须消除厌战心理,树立真抓实干、常抓不懈思想,始终绷紧弦、卯足劲,一环扣一环、一步接一步地干。特别是对近几年我们已经抓了的工作,像美丽乡村建设、三线三边整治、石材矿山关停并转等等,这些工作都需要持续跟进,继续保持高压状态,切忌热一阵冷一阵,确保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三要不旁观,主动参与。创建工作涵盖方方面面,从部门到乡镇、从县城到乡村,遍布整个县域、各个领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全局性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做参与者、不做旁观者,站好自己的岗位,答好自己的答卷。(三)要始终坚定创建意志。认识的深度决定工作的力度,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意志。一要有永往直前不放弃的精神。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只要我们永不言弃、努力拼搏,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目前看似任务艰巨,但只要我们一项一项抓落实,就能将向往变为现实。二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勇气。环境是可以改造的,世界是可以改变的。无论是基础好、还是基础差的乡镇,抓生态文明建设大有作为,只要大家拿出勇气,在创建中敢争、敢比,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可改变,梅城的园区建设、官庄的乡村旅游不就是在无基础、无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吗?干部需要精气神,工作需要有激情。10年以前,谁能想到潜山能设5个高速出入口、通高速铁路;5年以前,谁能想到美丽乡村建设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可以说,人定胜天,事在人为。三要有鱼和熊掌可兼得的信心。潜山的实践证明,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并不对立,工业强县和生态立县并不矛盾,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我们要通过环境整治倒逼产业升级、通过产业升级改善生态环境,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实现互促互进、共5/12赢发展。因此,全县上下务必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坚定信心、上下同心,就没有啃不下来的硬骨头、闯不过去的火焰山,就一定能够实现创建目标。二、胸怀梦想,进一步提升创建工作标准每个人都有梦想,作为一名潜山人,最大的梦想就是生态梦,让潜山成为蓝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清新的空气、美丽的家园的一方净土,把潜山建成旅游城市、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全域景区的旅游胜地,把潜山打造成生态空间科学、生态经济合理、生态环境优化、生态生活优质、生态制度完善、生态文化优良的美丽潜山。要实现这个美丽的生态梦,我们创建的标准必须更高,重点要做到四个提升。(一)提升产业发展标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表面上看是指标任务达标,深层次看是产业是否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一要着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在农产品质量和标准上下功夫,利用好农特产业发展政策,支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和生产规模扩大,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做精做优,支持农业物联网和农村电商应用,加快形成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品牌,促进农民脱贫增收。二要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工业。无论发展要求有多高,环保红灯不能闯;无论招商力度有多大,环保门槛不能降,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红线和底线。开发区、度假区、园区乡镇及发改、招商等部门要严格项目准入标准,从源头上把好生态关。要严格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改造,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态工业。三要全面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以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是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美丽城乡变美丽经济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是潜山发展生态经济的最大希望所在。全县上下要进一步扩大最美乡村在潜山的旅游品牌影响力,县旅游局牵头,各乡镇为主体,扎实开展好19项分活动、82项子活动,以生态旅游发展带动全县生态文明建设。(二)提升项目推进标准。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创建工作38项考核指标,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已达标指标要进一步提高达标质量,暂未达标指标要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方案,全力推进,落地落实。一要指标项目化。目标任务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和工程上,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围绕创建指标,逐一排出项目,分别制定推进计划,确保工作扎实推进。这里重点提两项指标对应的两个项目,城镇污水处理率85%以上,年初,我们争取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污染防治基金和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项目,在乡镇集镇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各乡镇要抢抓机遇,抓紧启动,加快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配套建设污水管网,不能建形象工程,要真正发挥起作用,保护好饮用水源,发挥好生态效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以上,合格的标准是国家质监总局发布的《农村户厕卫生标准》,对照标准农村的旱厕基本不符合7/12要求,各乡镇、各村居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整县推进,加大旱厕改造力度。这里扩散一点讲,所有的创建指标,主管的部门、牵头的单位对每一项指标进行解读,什么样是达标,怎样进行改造,要讲清楚、说明白,让乡村知晓、让群众知晓。二要项目具体化。创建工作涉及每个乡镇、各个部门,如果没有具体的要求,就会相互扯皮、互相推诿。县生态办要进一步细化任务分解,把工作的措施、制度、要求具体化,每一项指标都要注明具体的完成时限、目标要求、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要工作特色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什么叫示范?就是有自己的特色、有借鉴的地方,能为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积累有益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因此,在创建工作中,我们必须体现潜山特色,特别是在美丽乡村、城乡环卫、乡村旅游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走出一条具有潜山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三)提升环境管理标准。各级各部门要以创建为契机,在抓好环境保护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一要抓污染治理。严格落实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加快推进潜河、皖水等流域治理,加强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等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加快建设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截污管网,提升水环境质量。继续抓好燃煤小锅炉整治、黄标车淘汰、扬尘污染治理、秸秆禁烧等工作,全面改善大气环境。环保部门要充分发挥水质空气监测站作用,监测数据要通过网站、短信等渠道进行公开,对异常数据要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举措进行治理。二要抓环境整治。要以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环卫管理长效机制为抓手,做好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村容村貌的综合整治。要结合文明县城创建活动,县乡村联动、点线面结合,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生态潜山。三要抓环境监管。扎实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巡查监管,严格落实新《环保法》,坚持四个一律,切实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涉嫌犯罪的,一律迅速移送司法机关;对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越权审批但尚未开工建设的,一律不得开工;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的,资源开发以采代探的,一律停止建设或依法依规予以取缔;环保设施和措施落实不到位、擅自投产或运行的建设项目,一律责令限期整改)。四要抓生态修复。加快生态林业建设,实施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保护好本地特色动植物种,要让青山常在、绿水常流,我们要让天空中的鸟儿、小河中的鱼儿越来越多,这是生态环境提升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县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一个是山体生态修复,重点是石材开采加工企业关停并转,这项工作去年开始布置,但推进力度不大,国土、环保等部门要真正拎在手上,穷尽一切办法,推进关停并转,让青山不再受创伤。另一个是河流生态,重点是河道采砂、电鱼药鱼管理,公安、砂石等单位要负起责任,加强管理,严管重罚。(四)提升生态创建标准。在创建工作中,大的创建下面还9/12有小的创建要求,重点是实现三个全覆盖。一是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全覆盖。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的基础,全县80%的乡镇必须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标准,生态乡镇建设直接关系创建工作成败。对此,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要求是除梅城镇外,所有乡镇都要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标准,100%创建到位。各乡镇要迅速行动起来,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时限,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创建任务。在生态乡镇创建过程中,对辖区内生态村创建也有比例要求,各乡镇、环保部门要指导好村居创建工作,确保争创达标。二是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全覆盖。美丽乡村是我县创建工作的特色,按照整县推进要求,三年内所有涉农村居达到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