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自然保护地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2在全省自然保护地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在全省自然保护地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召开全省自然保护地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林业草原工作会议和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21年全省自然保护地工作,分析当前面临形势,安排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刚才,玉平处长通报了2021年自然保护地管理成效评估考核结果,长沙市、永州市、吉首市、洋湖国家湿地公园4个单位交流了先进做法和特色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回顾2021年工作2021年,在国家林草局的重视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全省自然保护地战线砥砺奋进,勇毅前行,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不断向前迈进,为全省林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1.国家公园取得重大进展。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草局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南山国家公园试点后续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时任省委书记许达哲、省长毛伟明、时任常务副省长谢建辉、时任副省长陈文浩多次听取南山国家公园试点工作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一是国家代表性显著提升。2021年6月25日,毛伟明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通过了南山国家公园范围调整方案,新纳入了黄桑、新宁舜皇山、东安舜皇山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黄桑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各保护地之间的链接地带。今年3月1日,毛伟明省长、王一鸥副省长专题听取南山国家公园建设范围的情况汇报,同意将崀山部分世界自然遗产地纳入南山国家公园范围,国家代表性在体制试点的基础上得到有力提升。二是管理体制不断理顺。认真落实省政府专题会议有关南山国家公园由省政府直管,邵阳市代管调整为省政府直管,具体由省林业局管理的要求,明确了南山管理局的主要负责人由省林业局派出,切实加强了对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的领导,各项工作有了新的改善和提升。三是设立工作加快推进。组织编制了南山国家公园科学考察及符合性认定报告、社会影响评价报告、设立方案,并通过了中国工程院张守攻院士任组长的专家评审。编制了《南山国家公园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实施方案》;印发了试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责任清单,明确了工作任务和完成期限;南山国家公园试点领导小组明确的38个建设项目清单基本完成。2.整合优化工作稳步推进。始终坚持保护优先、实事求是的原则,依规、高效开展整合优化工作,持续优化保护空间布局,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一是认真完成再完善预案。按照2021年4月上报国家林草局的预案完善成果,完善预案新增调出面积万公顷,调入面积万公顷,参与整合优化的438处自然保护地整合为301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后面积为万公顷,占国3/22土面积比例%。整合优化后,参与与未参与整合优化的自然保护地合计面积万公顷,去除重叠区域后,保护面积万公顷,占国土面积比例%。二是率先开展回头看工作。深入安化县、涟源市等县市区开展了存量问题处置方案专题调研,对郴州等市州进行了现场指导,举办了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回头看工作视频培训班。整合优化回头看期间,全省共反馈2024个问题,涉及20632个图斑,面积公顷。经过技术审查把关,全省拟同意对9个市州31个自然保护地181个图斑,涉及公顷的面积进行调整。我省经验获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回头看工作会议推介。三是有效处置国家公园矛盾冲突。对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范围内及新增区域内的永久基本农田公顷,集体人工商品林公顷、矿业权2处,水电站53座和1处风电站等问题逐项研究处置方案,确保矛盾冲突依法依规妥善解决。3.体制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始终坚持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按照改革的有关要求,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一是议事协调机构得到加强。认真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领导协调机制,积极争取省委编办支持,将原有的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联席会议、省湿地保护联席会议两个议事协调机构进行整合,设立了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省自然保护地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设省局,统一组织协调自然保护地的相关工作,研究解决自然保护地重大政策、重大问题和重点工作。针对基层反映的自然保护地建设项目落地过程中与生态保护红线难以协调的问题,省林业局充分发挥协调小组职能,积极汇报衔接,解决了整合优化过渡期自然保护地与生态保护红线的关系,在全国率先明确了生态保护红线属自然保护地的由林业部门管控,自然保护地外的由自然资源部门管控的工作原则,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二是部门工作职能得到优化。省级林业部门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形成了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合作有力的自然保护地管理工作格局。省林业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工作具体由三个处室管理。其中,自然保护地管理处牵头负责各类自然保护地行政审批、监督执法等行政事务,具体管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工作;新成立的自然保护地保护中心,负责管理除湿地公园外的各类自然公园,以及全省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事务,并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提供技术支撑;湿地中心负责管理湿地公园。省林业局组织成立了省级自然保护地评审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省自然保护地协会,制定印发了相关工作规则,自然保护地的设立、调整、总体规划编制以及建设活动审批各类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三是管理体制改革得到推动。根据自然保护地分级设立、分级管理体制的要求,省林业局积极对接省委编办、省财政厅,争取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直管试点工作。联合省财政厅等部门开展系列调研,向省政府提交了《关于全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地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全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研究》等5/22调研报告,为下一步推进自然保护地生态补偿机制改革提供了工作基础。4.保护监管成效全面凸显。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科学规划、严格监管、系统保护的要求,在加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的基础上,首次将规划编制工作、项目监管一道纳入了湘林杯考核事项,工作成效显著。一是生态环境问题有效整治。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监督工作办法》要求,组织开展了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问题自查自纠、洞庭清波、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回头看等专项督查行动;积极配合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按职责分工做好了绿盾2021强化督查、小水电清理整治回头看、违建别墅清理整治回头看等各类督查工作。自各类督查以来,全省自然保护地共建立问题台账3757个,目前已经完成整改3588个,持续整改的169个。一些重点区域、重点项目整改成效显著,如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电项目退出,被编入全国100个督察整改看成效典型案例;洞庭湖区自然保护区累计清理自然保护区杨树万亩,修复杨树清理迹地及洲滩万亩;省局牵头督导整改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湘九公路问题,在全省第一批完成了整改销号任务。二是规划编制工作有效推动。有序推进《湖南省自然保护地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湖南省森林公园十四五发展规划》《湖南省湿地保护修复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启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中的《自然保护地专项规划》《风景名胜区专项规划》。督促指导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修编,全年共编制和修编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30个(其中自然保护区6个、风景名胜区10个、森林公园11个,地质公园2个,草原公园1个),已获批12个(其中自然保护区2个、风景名胜区6个、森林公园2个、地质公园2个)。全省自然保护地的规划体系不断建立健全,为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规划引领和项目支撑。三是各类建设活动有效监管。切实强化行政审批和审查工作,坚持各类建设项目绕避自然保护地的原则,对无法绕避的严格项目准入。全年共审批自然保护地建设项目78个,其中自然保护区25个、风景名胜区11个、湿地公园42个。针对立法过渡期湿地类型和水生生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审批政策不明确的问题,多次向国家林草局和省政府汇报。依规依程序推进涉风景名胜区项目建设。严格工程建设项目征占用湿地公园土地管理,严格落实湿地占补平衡制度。针对部分自然保护地中央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未建设、未验收的问题,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和重点督办。健全自然保护地管理成效评估机制,对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分类开展了管理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资金项目安排的重要参考因素,强化评估结果运用。从总体上看,全省自然保护地得到了较好地保护,经考核评估的323处自然保护地的优秀率、良好率、合格率分别为为%、%、%。5.资金保障能力逐步提升。始终坚持把增资引项作为一项重要抓手,切实强化对自然保护地的资金保障,不断提升自然7/22保护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能力建设水平。一是在资金投入上有增长。全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中央预算内、长江经济带等渠道累计直接投入自然保护地项目资金亿元,较上年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国家公园建设省级财政统筹资金亿元全部到位,有力保障了基础设施建设、科研监测等工作开展。二是在项目储备上有加强。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草局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的支持,2022年共计入库国家公园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项目、中央预算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能力补助项目等项目资金亿元。其中,向国家林草局申报2022年中央财政入库项目资金亿元,向国家发改委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入库资金亿元;配合申报了洞庭湖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修复工程二期建设项目。从目前国家林草局反馈的信息来看情况良好。三是在建设实效上有进步。自然保护地项目申报工作逐年规范,项目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大部分的项目文本在申报过程中做到了既快又好。自然保护地保护和修复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绝大部分质量较高,生态效益明显。一些重点项目如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特别是洞庭湖GEF项目,经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第三方项目终期评估为优秀。中央电视台《天下财经栏目》对东洞庭湖保护区的稻渔共养鸟类友好农业模式进行了报道,FAO驻华代表对洞庭湖GEF项目给予了高度赞许。6.生态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始终围绕局党组生态保护、生态提质、生态惠民中心工作,坚持保护优先,推进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是产业规模有增长。全省围绕自然保护地共建设了生态旅游目的地513个,基于自然保护地设立的5A级景区11个,4A级景区45个,综合旅游收入亿元,占旅游总产值的%。虽受疫情影响我省生态旅游大幅下降,但全年也达到了亿人次。部分保护地接待量显著提升,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通过积极打造经典生态文化旅游线路,升级打造六条长沙文旅深度体验线路,全年共接待游客万人次,较上年度增长万人次。桃花源风景名胜区自然风光破亿元,成为网红打卡地,全年接待游客万人次,较上年增长万人次。二是产业提质有举措。组织专家认真编制了《湖南省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千亿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对全省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产业进行谋划布局,确立了在十四五年期间,在全省重点建设100处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森林人家1000户,打造生态旅游示范基地180处、自然研学基地30处。在南岳衡山主办了以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主题的湖南省第三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与重庆市林业局联合承办了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世界自然遗产与自然保护地协同保护边会,在会上就中国丹霞保护管理经验做特邀推介,提升了中国丹霞在全球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在新宁崀山组织召开了中国丹霞第十一次年会,成立了丹霞地貌保护联盟。三是产业增效有突破。重点打造并推介世界奇观、森林康养、南岭寻迹、神奇雪峰、环湖揽胜、动植物研学等6个生态旅游路线,联合省民政厅、省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等9/223部门评定第二批省级森林康养基地30家,全省国家级、省级森林康养基地达57家。特别全省风景名胜区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着力加强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已创建智慧景区12处。各市州依托自然保护地打造了湖南省首届花卉博览会、大围山杜鹃花节、沩山茶旅文化节、湖南·桃花源文化旅游节等一批优质品牌活动。成功举办了自然保护地摄影大赛、自然保护地知识竞赛等系列宣传活动献礼建党100周年,湖南自然保护地的影响力持续增强。二、研究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1.我们肩负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