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大学副校长在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大学副校长在20xx年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参加今天这个培训班的都是新入职的教工。从新入职教工角色身份上的变化来看,这意味着学校已从过去我们赖以掌握知识和本领的环境场所,变成我们要借助这个环境场所发挥我们传播知识、发明学理作用的地方。我们工作的环境场所叫做大学,不是中学、小学或其他教育机构。尽管我们在大学生活和学习了很多年,从读本科到读研究生,甚至是从事博士后研究,但是大学到底是什么,也许我们并没有来得及安静下来去好好思考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一起学习交流的问题。大学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词汇。古往今来,关于大学的解读和阐释,或者下定义,难以量计。有专业的,如教育学家的著述,更有普通人们的一般理解和认识。解读和认识大学的方法很多。其中,从功能和目的的角度为大学下的定义最多。这里从三个角度归纳各种关于大学的丰富认识来解读大学的含义,探寻什么是大学:一是从知识的角度,也就是从承载人类探索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成果的角度看大学是什么。二是从承载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外部客观条件的角度看大学是什么。三是从作用(功能)和目的的角度观察大学是什么,也就是从内容、形式、本质的角度看大学是什么。一、从知识和学问内容的角度观察,初级或首先接触者,为小学;接续进入知识和学问高级程度者,为大学小学最初并不专指学校,西汉称文字学为小学,后世相沿。汉字每个字都有三个部分,字形、字义、字音。读书必先认字,掌握字形、字音、字义,学会运用。《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即今日所谓的基础教育。朱熹说,小学的学习内容主要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唐代,读《国语》《说文》(一年)《字林》(一年)《尔雅》等书。总之,是研究汉语的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初为文字,魏晋韵书出现后,音韵学归入小学;唐以后训诂学归入)。章炳麟说小学其实是一门艰深的学问,精通不易,故名不确切,主张改称语言文字之学。与小学相对应的是大学。大学的学习内容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而且要实践。《礼记》有《大学》1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12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其实是秦汉儒家的作用,它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经二程竭力推崇,南宋朱熹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今天我们认识中国古代大学概念的基本参考。按照郑玄的解释,名《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3/14也。可见博学和为政,是理解汉语大学二字的两个关键。博学就是广泛地学、多多地学习的意思。《大学》篇的第一节提出,学习的目的在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第二节便提出修身、齐家,而后才能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断。治国平天下,即是为政。《大学》篇中起首的一段描述,非常有名,常常为今人所引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正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弘扬的意思,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光明的意思。明明德意思是说:学习的目的,在于彰明内心美善的德性,在于使人自新,在于使人处于最美善的道德境界。知道所当处的道德境界,而后有确定的志向,志向确定而后,能心静不躁,心静不躁,而后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而后能有虑事周详,虑事周详而后,能达到最美善的境界。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就接近学习的目的了。接下来的一段话: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意思是:古时想把彰明内心美善本性推广到天下的人,先治理自己的国家;要治理自己的国家,先整顿自己的家族;要整顿自己的家族,先修养自身;要修养自身,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先招致自己的良知;招致良知在于格除物欲,物欲格除而后良知到来,良知到来而后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好自身,自身修养好而后家族才能整顿好,家族整顿好而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天下太平。从天子到平民,统一地都是要把修养自身作为根本。根本乱了,而要把末端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该用力深厚的用力薄,而该用力薄的却用厚,还从来没有这样的事。这就叫知道根本,这就叫良知的到来。《大学》提出了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阐述了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5/14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大学和小学的关系,按朱熹的说法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及其长也,不进于大学,则无以察夫义理,惜诸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今使幼学之士,必先有以自尽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礼、乐、射、御、书、数之习惯。俟其既长,而后进乎明德、新民,以止于至善,是乃次第之当然,又何为不可哉?就是说,小学与大学,固然有所不同,但从为学之道来说,则是一致的。当其幼小时,不学习小学,就不能收拢他的放纵之心,培养他的德性,作为大学的根基根本。等他长大了,如果不进于大学,就不能考察义理,施行到各事业中去,而收取小学的成功。幼学之士,必定先尽量地让他学会洒水、扫地、待人、接物等事情,做好礼、乐、射、御、书、数这些教育内容的基础训练。等到长大以后,而再进一步接受明德新民及止于至善等教育。这是教育次第之理。小学有三纲,立教、明伦、敬身。立教细目有四:立胎育保养之教、立小大始终之教、立三物四术之教、立师弟授受之教。明伦细目有五:明父子之亲、明君臣之义、明夫妇之别、明长幼之序、明朋友之交。敬身细目有四:明心术之要、明威仪之则、明衣服之制、明饮食之节。此三纲又延伸至于稽古。明伦之下又有嘉言善行两条目;嘉言又有三广之细目:广立教、广明伦、广敬身。善行又有三实之细目:实立教、实明伦、实敬身。仔细体味,古代小学的道德教育与大学在德育教育方面是相互衔接的。二、学习和研究高级学问的场所或机构古有学园、书院,今之各种高等或高级教育机构。现今这个概念制度化,称三科以上的机构为大学,又称综合大学,以别于不足三科的学院等。知识内容深浅程度计,层次处于初中与大学之间的教育机构,称高等专科教育机构,或大专,也属于高等教育机构。中国上古三代都设学校。《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养也。序者,射也。校者,教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三代名称不同,实质都是教导、教育、教化之意。庠序校都是乡里的学校,或曰地方性学校。这些机构的性质和作用是明人伦,即通过学习教养达到明白人伦的目的。人伦,即社会关系中的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种关系,这些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除了这五种关系必须遵循一定的准则,这种准则就是今人常说的人伦或伦常。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这样的社会就是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礼记·王制》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尚7/14书·大传》云:十五年入小学,十八入大学者,谓诸子性晚成者,至十五入小学;其早成者,十八入大学。《白虎通》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是也。这段话的意思是,上小学年龄大约8岁,特殊人13岁才入小学,天性晚就是智力开发晚的甚至15岁才入小学。上大学的年龄大约在15岁,特殊的18岁。古代的辟雍,国子监,王朝的最高学府。晚清西学东渐,有识之士提出仿照西方设置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作为最高学府。19世纪末在教会学校的示范下,洋务派实力派人物纷纷创办各种新式学堂,在此背景下,产生了中国的新式大学。这也意味着,大学的概念和作为一种制度,是欧洲移植到中国来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是1895年盛宣怀创办的天津中西学堂头等学堂。次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了南洋公学,即今天的上海交通大学,后来分化调整出来的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都尊南洋公学为母校。1898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大学堂,但未开办,直至1904年正式开学,1910年开办分科大学,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北京大学。中国的大学从一开始,就分别设为多科综合性大学和行业性单科大学,如政法大学、工业大学、农业大学、师范大学等。这种双轨并行的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到1930年高等教育制度基本定型时,多科(三科以上)命为大学;不足三科者为学院,此后,大学与学院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基本分类。在西方,大学起源于中世纪。研究高级知识的场所、环境条件和置身其中的一群人,包括教授者和学习者,该群体、团体也称大学。拉丁文universitas指城市行会组织。12世纪欧洲城市出现了专门销售和购买知识的职业群体--知识分子,一开始就不同于处于士农工商之首的中国知识分子。这就是教师和学生的综合化组织,不断与地方宗教、政治和世俗势力抗争。这些行会组织分教师的和学生的,学生以地缘为纽带结成老乡会(nations)聚集一起,选出一名校长(rector)来负责管理,共同出资聘请老师传业,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如不得缺课、迟到早退、离开当地城镇要交保证金等,听课学生不足5人要受罚款,讲授进度。要进入这个群体,必须通过讲授答辩,然后发给执教许可证,这也就是学位的最早渊源。11世纪晚期,意大利北部波伦亚这个地方,一位名叫伊纳留的人给来自阿尔比斯山南部和北部的人讲授罗马法。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所近代意义的大学,这所大学也称大学之母。人们为什么要聚集在这里?是因为人们觉得古代罗马法知识有用,特别是当时发现的《学说汇纂》残卷,里面包含了简单商品交往中的有用规则。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就是法学。《欧洲中世纪大学》是这个领域的权威著作。美国法学家伯尔曼在《法律与革命》第二章,对此作了深入地分析和描述。三、从目的和作用看大学的本质9/14大学由大和学二字组成。(一)大学之大指的是大德、大爱、大学问、大师、大楼。一是大德。意思是说大学要有高尚的德性,没有德性的大学,一定是不受人尊敬的大学。这就是《大学》中所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亲民、至善三者的结合就是大学。大学和社会其他机构的区别就在于大学首重大德,没有德性的大学是不受人尊重的大学。大学的权威性和政府的权威性差别在什么地方呢?政府是组织管理的权威,它是配置公共资源方面的权威,也是公共信息发布的权威。大学的权威地位首先是道德的权威,其次是知识的权威,再就是思想的权威,大学做到这三个权威,就是受人尊敬的大学,令人产生敬重、敬畏之感。二是大爱,就是指以真理为信仰对象生发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学生对老师的爱,因为除去了世俗的私立而成大爱,父母之爱尚有自私的因素,教师基于传播真理对学生的爱则是超越性的。大爱也是大师德性的表现,教师要爱他的学术,把学术作为他的信仰。三是大学问和大知识。类似蔡元培定义大学所讲的高深学问。大学是把比较聪明的人变得更加聪明的人,或者是把聪明人变得更加智慧的过程。大学的大学问和大知识有几个态度,一是要把前人的知识传递给后人;二是要有创新知识,发明学理,著书立说;三是要营运知识和交换知识,国际交流就是把别人的知识拿来为我所用。四是大师。集大德大爱大学问于一身的主体,便是大师。五是大楼。这里的大楼不仅是大楼,还包括大学的物质条件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