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保障粮食安全工作汇报保障粮食安全工作汇报按照会议安排,主要汇报两个方面:一、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一)严格耕地用途管控,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深入实施控非保粮行动,持续推进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种植结构管控力度,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切实提高耕地质量。推广秸秆还田X万亩、有机肥施用面积X万亩,落实测土配方施肥X万亩,因地制宜种植绿肥X万亩,持续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建立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X个、省级监测点X个,县级评价点X个,加强土壤样品采集、分析化验等工作,全县耕地质量等级达到X,较上年提升X个等级。二是全面落实耕地管控。大力整治耕地育苗、撂荒等行为,整治撂荒地X亩,清理耕地内育苗X亩,累计清理大棚西瓜占用耕地X万亩。扎实推进农事直通APP撂荒地核查工作,全县撂荒疑似图斑X个,面积X万亩,已核实X个图斑,面积X万亩,占任务X%。三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X年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X万亩,至目前已建成X万亩,占任务的X%,完成支付X万元,占总投资X万元的X%。项目预计X月X日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四是有序推进土壤三普。完成X个表层样点外业调查采样,占任务的X%,完成样品制备流转和采集样品检测化验任务的X%。(二)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切实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今年,市上下达我县粮食播种面积X万亩,粮食总产X万吨,截止X月中旬,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X万亩,总产量达到X万吨,均已完成上级下达任务。一是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大力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优质粮食工程、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开展品种推广,优化品种布局,对现有小麦主推品种开展提纯复壮,加快推广抗旱、耐密、宜机收、粒收、高产优质等玉米品种,全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实现藏粮于技。二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大绿色优质专用品种培育、引进和推广力度,年内引进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优玉米品种X个、冬小麦新品种X个。加强农作物种子储备管理,全年备案登记种子企业X家、代理商X家,备案农作物品种X个,组织调运玉米、小麦、大豆、胡麻、油菜等农作物种子X万公斤,全县主要农作物良种率达到X%以上。三是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扎实有效开展以小麦条锈病、玉米草地贪夜蛾为主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全县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X%,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X万亩(次),防控覆盖率达到X%。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X大类X个险种,完成签单保费X万元,累计支付理赔X万元。四是坚决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制定印发《X年X县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细化分解粮食生产任务,确保全县粮食面积、产量只增不减。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落实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X万元,完成粮食种植托管面积X3/4万亩。积极争取项目资金X万元,开展秋粮作物一喷多促X万亩。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发放X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小麦)X万元、X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X万元、兑付农机具补贴X万元。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累计投入农业机械X多台(套),完成机械耕整面积X万亩,小麦机收面积X万亩,玉米机械播种面积X万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X%以上。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年来,虽然我们在落实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方面了大量工作,但与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农业发展科技含量不高。随着我县特色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保障粮食安全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加大农业科技支撑,切实提升粮食单产能力,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要求持续加大。二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受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影响,农民种粮成本不断提高,种粮实际效益产出不高,尤其小麦种植较玉米等经济作物收入明显较低,农民种植小麦积极性逐年降低。三是土壤三普工作相对滞后。由于招投标公告发布较迟,X月X日发布了正式招标公告,X月X日公示期满,影响了整体外业实操工作进展。下一步,我局将按照今天会议安排部署,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迅速开展查漏补缺,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抓紧做好各项数据和佐证材料收集整理,确保高质量完成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一要严格耕地用途管控。全力推动撂荒地复垦复耕和耕地荒废苗木清理,持续扩大耕地面积,确保粮播面积逐年增加。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切实提升全民粮食安全意识、节粮减损意识,不断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二要切实提高耕地质量。扎实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和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加快土壤普查工作进度,加强土壤样品采集、分析化验、数据录入、审核校对、耕地质量监测等日常工作,为耕地质量提升、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施肥配方更新提供数据支撑。三要加大农业风险防范。通过建立短信平台、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为农户提供农业保险及农业相关信息,加强风险预测、市场分析、气象预警等服务,全方位提高农民保险意识。加快引进推广抗逆性强等新优良种,持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切实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