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精益生产示范区建设规范及评价要求2011年11月1.精益组织管理(30分)要求:为稳步、持续推进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工作,子集团、直管单位应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人、财、物等保障机制。要求子集团、直管单位精益领导组、推进组、实施组三级组织机构健全,各级组织机构职责明晰,人、财、物等保障措施落实到位。1.1建立组织机构(5分)评分细则:1.1.1子集团、直管单位三级精益推进组织机构健全,各级组织机构职责明晰,加1分。1.1.2子集团、直管单位主要领导担任精益领导组组长,加1分。1.1.3子集团、直管单位领导或部门主要领导担任推进组、实施组组长,加1分。1.1.4子集团、直管单位设独立机构负责精益生产,专职人员不少于三人,加1分。1.1.5落实人、财、物等保障措施,精益生产投入资金不少于总收入的千分之一,加1分。※健全完善精益领导小组、精益推进组、精益实施组,完善其职责。※成立TPM推进组织完成QC小组注册。1.2制定实施方案(5分)规范要求:子集团、直管单位应在本单位经营发展战略中明确精益管理工作方针和目标,制定精益推进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制定精益示范区关键绩效指标及精益目标。评分细则:1.2.1在子集团、直管单位经营发展战略中明确精益管理工作方针和目标,加1分。1.2.2制定了子集团、直管单位总体精益推进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加1分。1.2.3子集团、直管单位总体精益目标和计划逐级分解落实,加1分。1.2.4制定了精益示范区具体精益实施计划,并明确目标要求,1分。1.2.5精益示范区相关人员了解其精益目标要求,加1分。成员单位※分解落实材料院的精益管理工作目标※依据规范要求,按材料院工作计划要求制定本单位2012年精益示范区精益管理工作计划。※结合规范要求制定/完善本单位具体的精益推进实施方案。1.3实施与评价(5分)规范要求:子集团、直管单位应建立本单位精益自检评价考核制度,对精益推进过程进行跟踪、检查、督导,适时开展自检、自评及考核。评分细则:1.3.1子集团、直管单位建立了精益工作自检评价考核制度,加1分。1.3.2至少每月一次对本单位精益工作进行自检评价,加1分。1.3.3建立信息沟通、快速反应、精益例会等工作机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加1分。1.3.4定期对精益实践经验和改善案例进行总结,加1分。1.3.5建立精益成果展示平台,宣传、推广精益知识、实践经验和案例,加1分。※制定精益自检评价考核制度。※依据考核制度制定各自的评定考核细则。※以《兵工精益》为精益成果展示平台,每季度至少投稿1篇1.4组织精益培训(5分)规范要求:子集团、直管单位应建立精益培训工作机制,制定精益培训工作计划,并纳入本单位内部考核体系,在子集团、直管单位范围内组织全员开展精益培训。要求各级领导人员带头学习精益,积极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评分细则:1.4.1子集团、直管单位建立了精益培训工作机制,制定并实施了培训计划,加1分。1.4.2试点单位中级及以上领导90%以上参加精益培训并有记录,加1分。1.4.3试点单位50%以上人员参加精益培训并有记录,1分。1.4.4精益示范区80%以上人员参加精益培、训并有记录,加1分。1.4.5培养经集团公司确认的兵器系统内部精益专家(骨干)2名及以上,加1分。※制定2012年度精益生产管理相关知识培训计划※依据规范要求,结合各自具体情况制定员工多技能培训计划1.5合理化建议(5分)规范要求:根据集团公司合理化建议工作有关要求,制定本单位合理化建议工作实施细则,落实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保障措施,有计划开展合理化建议持续改善与提高活动。评分细则:1.5.1子集团、直管单位制定了合理化建议工作实施细则,加1分。1.5.2定期组织合理化建议的评审和奖励活动,加1~2分。1.5.3合理化建议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加1~2分※依据规范要求,结合各自情况制定合理化建议工作实施细则,明确活动流程、评定和奖励准则。。1.6领导参与(5分)规范要求:子集团、直管单位各级领导要积极参与、支持、推动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工作,亲临现场巡视督导,积极参加精益报告会、精益例会、精益培训及其他相关精益活动,并主动讲授精益。评分细则:1.6.1试点单位主要领导巡视现场每月不少于2次,加1分。1.6.2试点单位主要领导参加改善活动、研讨会、培训等,加1~2分。1.6.3试点单位主要领导讲授精益每年不少于2次,加1~2分。2.示范区基础管理(20分)规范要求:2.1生产管理(5分)实现依据生产计划实施生产作业,确保生产能力的有效发挥,随时监控生产作业状态,严格管理生产进度安排。具体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合理作业人员配置方案、应对设备能力措施、人员作业分担策划、生产进度管理手段、班次交接管理机制、生产异常应对与挽回措施等。评分细则:2.1.1依据生产纲领与计划制定了生产作业时间与人员配置方案,加1分。2.1.2围绕产品与数量变化,针对瓶颈工序制定了应对措施,加1分。2.1.3制定了人员作业规范,推行了人员作业“标准化”工作,加1分。2.1.4建立了日常监控生产作业进度与生产信息传递、汇总等管理机制,加1分。2.1.5建立了生产异常信息传递与管理机制,并在现场配置了相应管理工具,加1分。※制定生产作业进度、生产信息(含异常信息)传递及汇总制度※制定作业规范编写规定,完善精益示范区所用作业规范。2.2品质管理(5分)规范要求:建立正常生产质量过程管理机制,监控人、物、设备、方法(即4M)等变化点,建立“后工序是客户”的精益思想,确保在工序内造就品质,建立以不生产、不流出不良品为目标的现场质量管理运行机制。具体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质量异常管理规范、不良品处置规则、现场4M变化点管理程序等。评分细则:2.2.1生产现场系统化配置了生产过程质量监控的文件资料与管理表单,加1分。2.2.2建立了生产前准备、生产过程中、生产后整备的质量管理运行规则,加1分。2.2.3现场建立了质量异常处置的行为规范与防止再发生的实施对策,加1分。2.2.4现场制订了返工、返修品追溯和不良品流动与处置的管理对策,加1分。2.2.5制订了现场4M变化点管理的规范标准,加1分。※依据规范要求,结合各自情况制定生产过程质量监控管理表单。※制定生产前准备、生产后整备的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现场4M变化点管理的规范标准。2.3成本管理(5分)掌握维持正常生产的资源消耗现状,建立成本管理机制,制定成本控制实施计划,实施成本控制管理。具体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建立所需资源单位耗量数据库,明确上下限基准、实绩用量与目标值管理;制定成本控制实施计划,确保完成计划所需为下限耗量;把握各项资源的实际用量,针对异常情况采取措施。规范要求:评分细则:2.3.1建立了成本管理机制和成本控制实施计划,加1分。2.3.2掌握了生产现状的水、电、气等能源的实际耗用量,加1分。2.3.3掌握了生产现状的生产辅料与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消耗状况,加1分。2.3.4制定了能源与生产辅料及低值易耗品的耗量规范标准,加1~2分。※依据规范要求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依据材料院成本管理制度,制定本单位成本控制实施计划。※依据规范要求制定能源与生产辅料及低值易耗品的耗量规范标准2.4安全环境管理(5分)改善作业环境,减少人员生病,避免受伤、停工、作业限制等现象发生。开展防患于未然、预防疾病、培养安全意识的安全管理,确保制造现场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控制废弃物与能源消耗,改善工作场所环境。规范要求:评分细则:2.4.1现场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危险性评估活动,并有活动记录,加1分。2.4.2制定设备安全管理规范,配置了相应的管理工具或实现了“标识化”管理,加1分。2.4.3制定了废弃物分类基准,实现了“可视化”分类管理,加1分。2.4.4建立了危险点、有毒试剂等的点检与定期汇报管理机制,1分。2.4.5所采用的节能减排措施效果显著,加1分。※依据规范要求补充完善设备安全管理规范,开展隐患识别、整改活动。※依据规范补充完善“危险点、有毒试剂”等危化品点检及定期汇报管理机制(制定)3.示范区精益改善(80分)3.1现场5S改善(5分)子集团、直管单位建立5S管理制度、评价标准和工作计划,划分责任区,落实责任人,重点针对精益示范区进行现场5S改善,通过持续改善活动,使现场整洁有序。规范要求:评分细则:3.1.1建立5S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表单化),制定工作计划,加1分。3.1.2至少每月进行一次5S检查并有记录,加1~2分。3.1.3示范区区域划分清晰,现场整洁有序,物品定置管理良好,加1~2分。※制定5S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制定本单位生产现场5S评价管理细则。3.2人员效率改善(10分)通过应用操作平衡图(或称山积图)、标准作业等工具,对人员作业动作和作业时间进行研究,平衡操作者的负荷、平衡工序的循环周期,提高平衡效率,并对平衡效率(LOB)进行持续的管理,以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规范要求:评分细则:3.2.1应用了操作平衡图等工具对生产人员作业进行了平衡效率分析,加1~2分。3.2.2结合设备布局特点,开展标准作业研究与应用,加1~2分。3.2.3通过人机作业研究,制订了提高人员生产效率的改善实施计划,加1~2分。3.2.4通过人员效率改善活动的推进,显著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加1~2分。3.2.5有流程或程序保证上述活动的持续进行,加1~2分。※对生产人员作业现状进行平衡效率分析。※制定提高人员生产效率的改善计划并落实。3.3在制品存量控制(5分)制定示范区内在制品存储区域、存储方式、存储量的控制标准和管理办法,设定了降低在制品存量的改善策略、达成目标和工作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规范要求:评分细则:3.3.1制定了示范区在制品控制标准和管理办法,加1分。3.3.2设定了降低在制品存量的改善策略、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加1~2分。3.3.3通过改善活动,在制品数量较试点前有明显降低,加1~2分。※制定在制产品管理办法,明确在制品控制标准。※制定降低在制品存量的工作计划3.4生产周期改善(10分)按照生产批次“经济性”的组织思维,建立“经济批量”的设定与管理规范。以“快速换产”为改善活动的切入点,开展缩小生产批量、缩短生产过程(投入产出)周期的改善活动。制定转换作业标准规范,应用SMED技术,缩短包括换产、换刀、换模等作业转换时间,并通过记录和分析换型起止时间实施持续改进活动。规范要求:评分细则:3.4.1制订了以“经济批量”为依据的生产组织模式与计划编制规范,加1分。3.4.2对产品的生产周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制订了改善对策,加1~2分。3.4.3制定了关键工序换型作业标准,即换型作业指导书,加1~2分。3.4.4应用SMED等改善技术,有效地开展降低作业切换时间活动,加1~2分。3.4.5建立了换型起止时间记录,每月分析差异和制定改进计划1分。3.4.6通过系统改善活动,主要产品的生产周期明显缩短,加1~2分※制定“经济批量”管理办法;依据规范要求完善生产计划编制及管理制度。※制定生产过程换型作业规范(换型作业指导书)。※分析示范区内在制产品的生产周期,制定改善措施。3.5生产物流优化(10分)规范要求:通过绘制内部物流线路图、改善搬运路径、优化布局、改善搬运器具、采用先进的物流配送方式等,有计划地开展内部物流效率的研究,优化示范区物流管理,缩短物流搬运距离,加快物流周转速度,提高物流工作效率。评分细则:3.5.1制定了物流路径、供货周期与批量、人员配置等生产物流管理规则,加1~2分。3.5.2绘制了内部物流路线分析图,进行了内部物流效率研究,加1~2分。3.5.3有实际的改善案例表明物流作业效率比改善、前有明显提升,加1~2分。3.5.4有拉动外部物流的改善计划,加1~2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