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雕塑工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雕塑工艺一、原始社会大地湾彩陶瓶人头像原始社会雕塑。1973年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物。瓶高31.8厘米,细泥红陶质。瓶口塑成人头形,脸型若瓜子状;五官匀称,发式清晰,鼻翼微鼓,颇具生气。器身以优美的弧线作轮廓,器腹用黑彩绘出三列具有庙底沟类型纹饰特征的图案饰带。全器仿佛站立的女童。现藏甘肃省博物馆。三里河动物雕塑原始社会晚期雕塑。1975年山东的三里河出土,属大汶口文化后期遗物。器身以夹细砂的灰褐陶制成,用以贮水。狗形陶壶呈竖耳引颈吠叫状,尾巴上卷,成桥形把手,生动的刻画出遇陌生人或野兽时的机警神态。在实用与美观的结合方面,颇为成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太平庄鸮鼎陶塑原始社会雕塑。1958年陕西华县太平庄出土,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晚期遗物。器高约36厘米,泥质黑陶。以陶鸮的身体作为鼎腹,以其双腿与尾巴作为三个支足。器口前端加塑鸮首,与器身浑然一体。鹰喙尖利,双目炯炯,神态威猛,是原始陶塑艺术杰作。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二、秦汉雕塑秦汉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期,就文化传承来说,秦朝仍旧体现出战国时期秦国关陇一带平朴写实的特色,而汉代则多承楚风,更具有浪漫、夸张的成分。体现在雕塑作品上,秦追求写实逼真、汉讲究写实生动。雕塑在建筑装饰、陵墓装饰和“明器”中发展,形成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秦汉建筑装饰表现在宫室、苑囿、亭阁楼榭和陵墓神道建筑上。最为壮观的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观”的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陵坑中整齐排列兵将俑、马俑、兵器等约8000件左右,气势恢宏,造型壮观,集中体现了那个时代的高大、雄健的风尚。从总体看,秦汉雕塑的风格特点是浑厚雄健,朴实厚重,庞大强壮,气魄宏大,体现出封建社会的上升期的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具有崇高的力和数的巨大、超常的审美特征。汉代雕塑作品的品种和数量相当丰富,呈现出的主体面貌浑厚简练、生动完整。秦始皇陵兵马俑秦代陶塑。1974—1976年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冢东1、2、3号秦俑坑面积为960平方米,出土大型陶武士俑五百余件,战车六乘。据推算,1号俑坑约有六千余件;2号俑坑约有一千件;3号俑坑六十八件。从装束大体可分为战袍俑与盔甲俑;从职能又可分为前锋俑、立射俑、跪射俑、骑兵俑、驭手、车士、武官俑、将军俑等等,一般身高1.8米左右,配带实战兵器刀、矛、戈、戟、钺、剑、标枪、弩机及弓箭等,形象多样,作风写实,结构严谨,雕塑技术高超。全部陶俑成军阵排列,象征保卫秦始皇陵园的守卫部队。雕塑有非常严格的写实技巧和高度的艺术性。为研究秦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科学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1号坑已建有规模巨大的秦始皇兵马俑馆。铜车俑射击俑马踏匈奴西汉雕刻。霍去病墓石刻之一。是这组石雕群的主像。作品表现一匹昂首屹立的战马,四足下踏着一名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领,以战马象征西汉政权的声威和霍去病的战功,群雕中没有出现霍去病的形象,却更加强了象征性和纪念意义。战马既警惕又安详,既善良又含讽刺的神情,似乎在讥笑被踩的失败者;仰卧马下挣扎的俘虏露出绝望的神情,反衬出马的英雄气概,构图别具匠心,造型特征鲜明。马的腿粗而坚实,尤如四根巨大的石柱,与马身浑然一体,构成永久性的柱石建筑感。由于象征手法的运用也使它具备了浪漫的特色,使观者联想的领域更加开阔。伏虎(长200厘米)伏卧休憩、不怒自威、凶猛机警。它那强劲有力的前爪支撑着硕大的头,长尾卷搭在背上,看似懒洋洋的在休息,但绷起的肌肉、健硕的体姿告诉我们它是威风凛凛的兽中之王。虎的身躯基本是借用了石块本来的起伏形态变化,略加雕琢,有浑似天成的意趣。虎身卷曲的毛皮则是顺着石料天然的纹理,佐以线刻的斑纹加以表现,丰富而简洁。整体造型富有大气磅礴之感,堪称霍墓石刻群中的佳作。跃马(高150厘米)的后腿蜷曲而卧,弓起的前腿和昂仰的头却昭示出战马蓄势待发,欲凌空腾跃,全身显露出豪迈昂扬、雄气勃发的气势。很显然,作者非常熟悉马的造型,更善于利用巨形原石的自然形态,筹划马的图形于开动刀斧之先,并能在关键处施以斧凿,结合圆雕、浮雕及线刻等手法,去粗取精,删繁就简,以精湛的表现技巧刻画出高度提炼概括的汉代骏马形象。石马腿下部并不凿,客观上强化了跃马的雄浑与厚重。说唱俑长信宫灯马王堆墓俑西汉木雕。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共一百六十二件,小型木俑出于中棺和内棺之间,计三十六件,除三件着丝麻衣外,皆以小树枝劈削,墨绘眉目,以麻绳编结为两组。大型木俑出于外棺东、南、北边箱,立桶最高84.5厘米,坐俑小者32.5厘米,有的彩绘,着衣俑有罗袍、绣花袍和泥银彩绘袍等。北边箱出土一组有着衣俑十八件,彩绘俑八件,三件立俑似为侍从,其他似为乐伎俑,有的附有乐器。刻制刀法较为简练粗放。魏晋南北朝魏晋是一个佛教思想与儒学思想碰撞、交融时期。因此,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建寺庙,凿窟造像,利用直观的造型艺术宣传统治者思想和教义。代表性的石窟为: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石窟内雕塑大量的佛像,有石雕、木雕、泥塑、铸铜等,佛像雕塑遂成为当时中国雕塑的主体。这些石窟在发展中不断增加新的雕塑作品,历代都对石窟进行重修、扩建、新增和补充。石窟艺术在中国雕塑中很有代表性,如东晋时期的戴逵,擅长雕刻和铸造佛像,他在建康瓦棺寺所作的玉躯佛像,与顾恺之的壁画《维摩诘图》和狮子园的玉像被称为“瓦棺寺三绝”。这个时期的雕塑特点为较注重细部的刻画,技术更圆转达到纯熟,雕塑形象和题材大都为宗教题材,因而雕塑形象具有神化倾向和夸张的特征。宗教使雕塑艺术的题材单一化,但宗教精神的内在动力却也促进了大量精品的诞生。莫高窟造像古代雕塑。在今甘肃敦煌鸣沙山东麓。洞窟面对三危山,开凿在南北长约1,600米的崖壁上。据记载,始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另称东晋永和九年(353)。至唐初有“窟龛千余”,现存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洞窟492个,彩塑三千余身(其中圆雕塑像二千余身,影塑一千余身),壁画四万五千余平方米,唐宋木构窟檐五座。全部洞窟是建筑、彩塑、壁画相结合的统一体,而以彩塑为主。是开凿早,延续时代长,古代雕塑实物保存最丰富,而塑绘技巧又很高的石窟,不但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珍贵遗产,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敦煌石窟造像古代雕塑。在今甘肃敦煌、安西一带。是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水峡口等处石窟造像的总称。有时又将最重要的莫高窟称为“敦煌石窟”。莫高窟隋代彩塑敦煌彩塑之一。现存隋窟七十九个,彩塑共三百五十身,在大龛中设置以佛为中心的群像,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和二金刚力士;个别窟有十大弟子的群像,出现三世佛,三身佛、接引佛、弥勒佛等有主有从、有坐有立、有文有武的群像,不仅显示出它的庄严和崇高,也反映了世俗社会给予佛教艺术的影响。这时彩塑一铺多达十四身,最高的像有四、五米。佛像头部作螺髻或低平肉髻,面相略方而短平,神情平静庄严,上身外披双领下垂式田相袈裟或红色对襟交领袈裟。一般上身长下身短,造型僵硬、呆滞,但在某些彩塑上已可看到开始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来刻画不同的年龄、性格、内心状态和精神面貌。菩萨头戴宝冠或莲花冠,头略大,面相长而丰满,神情端庄如少女,颈臂饰璎珞及环钏等,上身穿右袒衬衣,肩披长巾,下着锦裙,装饰狮、凤、忍冬、菱形几何纹以及连珠狩猎纹图案,加以金、石绿、石青、朱红等的彩绘,色泽艳丽厚重,装饰味很强。龛楣上多塑两个身体相交的双龙,立于莲蓬上,有的一爪托腮,张大嘴,遥相呼应,十分和谐,富于生活气息。麦积山石窟造像古代雕塑。在今甘肃天水秦岭山脉西端麦积山。山形遥望如堆积的麦垛,故名。洞窟开凿在陡峭的崖壁上,始凿于后秦(386—417),现存一百九十四窟(东崖五十四窟,西崖一百四十窟),造像七千二百余尊,壁画九百余平方米。十六国晚期、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等开凿。绝大部分造像为泥塑(圆塑、浮塑、影塑等),尤以北魏、西魏、北周及宋作品最具特色。北魏多小型平顶方窟,三面开龛造像,题材多三世佛,前期面相方圆、深目高鼻,受西域造像风格影响,后期造像增多,并出现秀骨清像和褒衣博带形式,也有泥塑像多等身大小,薄妆淡彩,塑制精细,常以现实生活中人物为原型,形象亲切动人。北周多方形四面坡顶洞窟,造像题材以七佛为主,形体丰满圆润,颈短肩宽,腹部较突出。上七佛阁(4窟,俗称“散花楼”)仿木构建筑开凿,是北周规模最大的一窟,其上以薄肉塑和壁画相结合而绘制的飞天形象轻柔婀娜,为石窟寺中所仅见。宋泥塑以165窟为代表,供养菩萨摆脱了宗教艺术程式化的束缚,塑法细腻,更接近现实中的妇女形象。云冈石窟造像古代雕刻。在今山西大同武州(周)山(又名云冈)南麓。石窟依山开凿,共计一千一百多小龛,造像五万一千多尊。开凿约始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460)。分为三期:第一期开凿昙曜五窟;二期约自五窟开凿之后至孝文帝迁都洛阳前,主要五组:第七、八窟,第九、十窟,第五、六窟,第一、二窟,都是双窟,以及另一组第十一、十二、十三窟。第三窟亦在此时开凿。三期是孝文帝迁都洛阳(494)以后至孝明帝正光年间。隋唐亦有修建,第三窟的三尊大像,可能是初唐开雕。辽金在云冈建过寺院和窟檐建筑。开凿在砂岩上,全部题材均用圆雕、浮雕等表现。雕像上原色彩已脱落,现有色彩均系后世重妆。巨大的雕像形式既体现出对汉代传统技法的继承,又融汇了自西域、凉州传来的造像风格,气魄宏伟,具有北方早期佛教造像的特点。其以浮雕形式表现佛传故事的作法在他处北朝石窟中较少见。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大规模营建于北魏、唐代,后经历代修建而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沿西山石栈道缓缓而行,古阳洞、宾阳洞、万佛洞,洞洞有典;魏晋南北朝、唐代造像,代代不同。最显赫最精美的是奉先寺群像和卢舍那石佛,充分显示了唐代工匠巧夺天工的技艺,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隋唐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也是文学艺术发展的鼎盛期。宗教造像艺术、陵墓的装饰雕刻艺术、陪葬的陶瓷雕塑艺术、肖像造型艺术等都进入一个空前繁荣时期。宗教造像艺术在唐代有长足发展,敦煌石窟成为我国建造最早、规模最大、开凿时间最长的石窟。历代的开凿使雕塑造像数量已达到二千余尊。其造型或丰腴华丽,或稳重慈祥,具有和谐美的特征。除敦煌石窟之外,还有龙门石窟、天龙山石窟等,其造像表现出妍丽优雅的风格,体现出盛唐的雄壮恢宏,热烈奔放,自强奋发,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唐仕女俑五代至元朝宋代以城市为中心的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市民阶层壮大起来,代表市民趣味的审美观念随之兴起。与此同时,理学的兴盛使人们更关心现世生活,关注来世的佛教日趋衰落。因此,宋代的佛教雕塑无论内容还是风格都明显世俗化,那些神圣不可及的面貌渐渐模糊了,代之而起的是更接近现实生活的形象。造像艺术集中转入南方,如广元、大足、安岳、杭州、赣州都是摩岩造像较集中之地。在世俗题材方面,宋的陵墓石刻多沿袭唐之传统,但气势渐弱。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的雕塑作品主流风格仍多受宋影响,但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了其民族的特色。进入元代,统治者重视手工业,雕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明清明清两代,宗教观念进一步淡薄,此时的宗教雕塑在缺少内在信仰的状态下,显现出缺乏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程式化倾向。而明清的世俗雕塑艺术多趋于装饰化和工艺化。这些雕塑大多更强调实用性与玩赏性功能,体现出工艺品的特色,而早期雕塑那种强烈的精神性功能则大大削弱了。但是,这些装饰性、玩赏性的作品往往不受陈规限制,面貌各异,这也可以算是明清时期雕塑艺术的一个亮点。其作品造型一般小巧玲珑、精致剔透、精雕细凿,缺乏大气之作和大型之作,艺术上逐渐转向个人化、内聚性的风格。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