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电大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全国电大教学资源建设协作会一、搭建教学平台(一)实施背景1.电大定位在构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发挥主体作用。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全民学习→丰富多样的的学习资源;个性化学习→弹性规则、多种选择。2.存在问题现行以学历教育教学计划为主的刚性规则不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多元化、个性化灵活要求。现有教学资源的规格、品种、数量不能满足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发挥主体作用的需要。(二)工程任务搭建以课程为基本单元,按照课程的性质、目标与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提供中专、大专、本科及研究生等多层次的学历教育课程和岗位培训、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等多种类型的非学历教育课程(项目)的课程平台,使学习者根据自身需要和灵活规则自主选课学习,非学历与学历教育课程学分积累并按规则互认,适应学习者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三)工作思路以8年试点积累为基础,以课程平台架构设计、运行规则研制和运行机制创建为重点,以课程资源整合、建设、应用为落脚点,以管理软件完善与呈现平台建设为支撑,统筹规划,分工协调,试点突破,系统运作,分步骤实现课程平台搭建工程目标。(四)任务分解子工程1:课程平台架构与运行规则研制子工程2:课程平台运行机制创建子工程3:课程及资源整合与建设子工程4:管理软件完善与呈现平台建设综合试点:3+2子工程1:课程平台总体架构与运行规则研制项目1:课程平台总体架构设计确定课程平台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课程平台后台库的要素、结构、功能,以及课程资源呈现平台的要素、结构、功能。项目2:课程平台运行规则研制研制适应个性化自主学习需求的课程设置规则、选课规则、考试规则、结业与毕业规则等。子工程2:课程平台运行机制创建创建课程平台建设与运行的课程准入机制、共建共享机制、课程及专业退出机制。项目1:课程准入标准和认证机制创建项目2:课程及资源共享机制创建项目3:课程及专业退出机制的创建子工程3:课程及资源整合与建设按照模块化、多层次、多通道、立体化的要求,对现有课程及资源进行整合与建设。项目1:现有课程及资源的梳理与整合项目2:课程的切分、组合与建设切分:大学分课程切分成内容模块或小学分课程组合:将不同课程内容模块重组为新课程子工程4:管理软件完善与呈现平台建设开发课程平台软件系统,包括后台管理软件和呈现平台软件,以及课程平台其他呈现方式的组合利用。项目1:课程平台管理软件系统的开发与完善(招生、教务、学籍、考务等模块的研发、整合、互通)项目2:面向公众的课程平台呈现方式的设计与实践。综合试点以子课程平台搭建试点,检验课程平台设计,探索课程平台运行规则、运行机制,积累优化课程平台的经验。试点1: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课程平台试点试点2:信息技术课程平台试点试点3:小学教育课程平台试点试点4:通识课课程平台试点(讲座课)试点5:开放课堂试点(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课程资源计划)(五)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平台设计与试点实施(2008年)第二阶段: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2009年)第三阶段:拓展提升和总结验收(2010年)第一阶段:平台设计与试点实施(2008年)主要目标:1.确定课程平台结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出台课程平台总体架构设计方案。2.实施试点,初步形成可复制的课程平台建设和运行的基本模式。3.完善课程平台运行规则,完成中央电大开放教育专业专业规则的研制翻译工作,完善非学历教育选课规则、学历与非学历沟通规则。4.课程平台管理软件、呈现软件分别试用。5.完成现有资源清理工作,提出与国家远程教育资源库的整合利用方案。第二阶段: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2009年)主要目标:1.课程准入机制、共享机制、退出机制有效运行。2.课程平台呈现方式完成初步设计。3.课程平台运行规则进一步完善、合理。4.课程平台管理软件和呈现软件试联通。5.在试点基础上,扩充课程平台子平台5个。6.结合试点子平台搭建,开展课程切分与整合试点。第三阶段:拓展提升与总结验收(2010年)主要目标:1.基本形成课程平台建设与管理机制。2.基本形成可自主选课的课程平台规则。3.找到课程平台管理系统与呈现平台对接途径源。4.校内教学资源全部整合到课程平台上,学历、非学历教育项目与课程资源品种与数量达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要求。二、08年教学资源建设任务(一)08年教学资源建设的具体工作1.做好08年的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规划★统设必修课程的建设规划★非统设课程的共建规划2.出台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标准(08)3.启动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共同建设非统设课程教学资源工作4.完善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规程和流程5.开展教学资源配置、应用的专项调查,分析、研究后形成调研报告6.围绕课程平台搭建工程的要求,探索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应用管理机制(二)关于落实中央电大“教育发展专项援助计划”暨开展课程教学资源学生应用情况调查活动的说明1.向西部基层电大的学生赠送录像教材(光盘)2.开展问卷调查3.进行实地访谈4.写出研究报告为发展援助计划提供经验和模式为“书配盘”学习资源包的推广提供依据为建设更加适合学生需要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提供依据(三)关于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共同建设非统设课教学资源工作实施方案的说明1.建设工作的原则★自愿申请原则★共同投入原则★名师名课原则★重点投入原则★西部优先(优惠)原则★评优奖励奖原则2.建设工作的要求★承建电大拟承担建设的课程仅限于纳入2008年度非统设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规划课程。★承建电大应按照中央电大颁布的课程标准、课程建设规程和流程,以及教学资源技术标准和非统设课程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非统设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承建电大指定的课程负责人或责任教师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承建电大与中央电大应签定“广播电视大学非统设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协议书”。3.建设方式★省级电大独立承建★省级电大间合作承建4.建设类型★新建:是指课程目前既无教学文件又无任何教学资源,需新建完整的教学文件及课程教学资源。★改建:是指课程已建有比较完整的教学文件及一定量的教学资源,需增补、改造和整合部分教学资源。5.建设经费★新建课程,中央电大投入3~*万元,省级电大配套投入3~*万元★改建课程,根据增补、改造和整合文字教材、录像教材、CAI课件或网络课程的情况,中央电大投入万元6.承建申报★填报非统设课程申报表★填报拟建非统设课程申报汇总表★时间安排7.审批程序★中央电大教学资源管理处会同全国电大教学资源协作会省建教学资源工作部及专家委员会,聘请专家对承建电大申报的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中央电大下达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任务书。★承建电大编制的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与课程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方案(或改造课程教学资源方案)★中央电大依据协议相应条款向承建电大拨付建设启动经费8.审定、验收★承建电大负责组织课程教学文件及课程教学资源审定、验收工作★协作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参加审定、验收★中央电大依据协议拨付剩余建设启动经费9.资源应用★版权。版权归中央电大和承建电大双方共有。中央电大拥有课程教学资源的专有出版权及在电大系统内的专有使用权。★署名。参与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编著者、授课教师及制作人员享有所建设的教学资源的署名权。★共享。课程教学资源以学习资源包形式由中央电大出版集团负责出版、发行,或安排在中央电大“电大在线”教学平台上发布。三、教学资源建设技术标准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技术标准印刷文字分册由中央电大文字出版社负责完成网上文本分册由学习支持服务中心牵头,电大在线协助完成电子教案(PPT)分册由电大在线牵头,北京电大协助完成音频、视频分册由河南电大牵头,中央电大音像社负责完成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技术标准CAI课件(单机、网络版)分册由江苏电大和中央电大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中心共同完成流媒体课件分册由江苏电大和中央电大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中心共同完成网络课程分册由学习支持服务中心牵头,电大在线协助完成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技术标准2008年4月11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的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技术标准研讨会上,对提交本次会议的《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技术标准(2008)》包括: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技术标准文字(印刷)教材分册——中央电大教学资源管理处和中央电大出版社共同提交录像教材分册——中央电大教学资源管理处和中央电大音像出版社共同提交网络课程分册、电子讲稿分册、流媒体课件分册以及网上文本分册——中央电大学习支持服务中心和电大在线共同提交CAI课件分册——中央电大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中心提交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技术标准1.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技术标准(2008)——文字(印刷)教材分册2.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技术标准(2008)录像教材分册3.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技术标准(2008)——CAI课件分册4.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技术标准(2008)网上文本分册5.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技术标准(2008)——演示文稿(PPT)分册6.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技术标准(2008)——流媒体课件分册7.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技术标准(2008)——网络课程分册四、国家网络精品课程评选(一)评选的目的开展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旨在巩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成果,进一步推进高水平网络教育课程的建设,促进高水平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推动网络教育的发展、改革和创新,提高网络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二)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育)评选过程1.组织电大系统申报2007年6月正式下发申报通知。截止2007年7月18日共有中央、四川、广州、辽宁、陕西、重庆、内蒙古、青岛、安徽、湖南、福建、大连、云南、山西、上海、河北、湖北、沈阳、河南、贵州等20家电大申报。共申报67门课程,涉及法学类、管理类、工学类、教育类、经济学类、历史学类、文学类、理学类等8类课程。2.申报工作组初审中央电大成立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评选委员会,负责申报课程的初审工作。评委会下设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组,负责具体的组织申报工作。申报工作组根据评选要求,对所有申报课程网上填报的全部内容及纸质公文格式的申报材料进行初步认定。初审工作于2007年7月20日前完成。初审结果:53门课程进入终审,淘汰14门。淘汰的原因主要有:•不符合申报要求,一是申报课程属于中央电大统设必修课程,二是申报课程负责人不具有正高级职称。•网上申报表填写不完整。•无法提供教材改编授权书。省级电大课程门数课程名称上海电大3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教育心理学、西方经济学(本)福建电大2闽台经济与文化、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沈阳电大1计算机组成原理湖北电大1日语基础河南电大1微机接口技术四川电大1计算机电路基础贵州电大1财务管理广州电大1企业信息管理陕西电大1财务管理湖南电大1实用心理学辽宁电大1数据结构3.专家评选专家终审:全部终审工作专家组成员分4个小组,每组3人。分别对进入终审环节的的53门课程再次进行评选。最后,经全体专家集中审议确定终审报送教育部的申报课程名单。(2007年7月22日完成)共有40门课程报送教育部法学类11门,管理类8门,工学类7门,教育类5门,经济学类3个,历史学类3门,文学类2门,理学类1门终审入围课程省级电大终审入围(40门)(8家省级电大)课程门数课程名称中央电大24略四川电大4计算机平面设计、巴蜀历史与文化、环境保护、微机组装与维护广州电大4物业信息管理、广告案例剖析、物业管理实务(1)、环境保护法辽宁电大2JAVA语言与技术、多媒体技术基础陕西电大2小学语文教学论、班级管理重庆电大1巴渝文化内蒙古电大1民族理论、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法青岛电大1青岛文化安徽电大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入选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育)申报工作组将40门课程上报教育部(2007年7月31日前)教育部2007年度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评选采用网上初评、会议终审、网上公示的方式进行。电大系统共有8门课程入选教育部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育),其中中央电大7门,广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