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及建库技术补充规定及注意事项讲解:齐建伟2提纲第一部分标准第二部分建库技术方法3第一部分标准一、与以前试行标准的比较二、基本内容介绍三、面向二次调查工作的扩展四、标准实施的若干问题4一、与试行标准的比较1、面向金土工程的需求,在文档形式上作了较大的变化统一了数据库标准的文档结构和表达形式统一了要素(信息)分类代码、要素引用规则和子类扩展原则统一了数据文件命名规则52、面向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的需求,与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进行了协调统一术语与概念相同要素的名称、代码、分层以及层的属性表等进行协调一致63、面向二次调查的需求,在内容上作了较大的修改增加了坡度图及属性表增加了开发园区及属性表,设置成必选图层增加了基本农田相关图层及属性表零星地类层变成了可选数据层影像数据和DEM改成必选图层,增加了0描述表地类图斑属性表、线状地物的相关字段作了调整增加了开发区类型表对地籍基础信息与土地登记信息的关系连接方式进行了修改地类代码进行了修改,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规程完全保持一致对交换内容与格式进行了调整部分表格字段(如界线类型等)长度错误被修正。7二、基本内容介绍数据库内容与要素代码数据库结构数据文件命名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元数据8二、基本内容介绍数据库内容与要素代码基础地理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土地权属要素、基本农田要素、栅格要素、其他要素小类码—业务代码是指定的,以后可能会发生变化行政区、行政区界线与行政区注记要素参考《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的结构进行扩充,各级行政区的信息使用行政区与行政区界线属性表描述9二、基本内容介绍数据库结构8大逻辑层层与信息类的关系标准中的层是逻辑意义上的空间关系通过属性去表达,但仍不完整,有些要求体现在质量要求中空间要素属性结构表属性值代码表——存放在数据字典中10二、基本内容介绍数据交换文件命名两种空间单元-规则与不规则命名规则主要考虑计算机管理的需求,人比较难以判别在数据建库及管理软件中可自行采取命名规则,但应放入数据字典11二、基本内容介绍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在工程中以调查办下发的成果汇交办法为准,办法中没有规定的可执行标准12二、基本内容介绍元数据在工程中,栅格数据元数据采用《底图生产技术规定》中的要求。13三、面向二次调查工作的扩展1、调整的内容(1)基本农田数据的数据结构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7-2008)附录A的规定执行;基本农田图斑图层“基本农田图斑编号”字段长度由18位改为20位。(2)数字高程模型的层要素的约束条件修改为O(可选),地方汇交国家的县级数据库中不提交。(3)表9坡度图属性结构描述表,删除“田坎扣除系数”字段。14三、面向二次调查工作的扩展1、调整的内容(4)表10地类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增加“地类备注”字段,序号为“14”,字段名称为“地类备注”,字段代码为“DLBZ”,字段类型为“Char”,字段长度为“2”,约束条件为“O”,备注为“条件可选”。批而未用土地填写“P”;增加“耕地坡度级”字段,序号为“15”,字段名称为“耕地坡度级”,字段代码为“GDPDJ”,字段类型为“Char”,字段长度为“2”,值域为“见表35”,约束条件为“O”,备注为“耕地必选”;原序号为14-23的字段序号依次顺序递加。15三、面向二次调查工作的扩展1、调整的内容(5)表5行政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增加“描述说明”字段,序号为“7”,字段名称为“描述说明”,字段代码为“MSSM”,字段类型为“Char”,字段长度为“2”,值域为“非空”,约束条件为“M”,海岛区域填写代码01,非海岛区域填写00。(6)宗地属性表的“土地用途”字段约束条件改为“O”;宗地的相关扩展表,包括表15、16、17、18、19,地方汇交国家的县级数据库不需要提交这些数据。表21界址点属性结构描述表中,“界址点号”字段的备注内容为“全县统编”。16三、面向二次调查工作的扩展1、调整的内容(7)按照标准的要求,与影像相关的Varbin字段存储影像文件存储的相对路径和文件名。汇交国家的县级数据库不需要提交权属界线协议书和点之记等影像文件,但用于核查的批文等影像文件需提交。17三、面向二次调查工作的扩展2、数据交换格式VCT输出要求(1)注记问题:所有注记属性结构采用“ZJ”属性表描述定义。(2)只有面的要素,其面边界的描述问题:开发园区、基本农田、坡度图等只有面要素代码,其边界线使用相应面要素的代码和层名,边界只描述空间几何位置,不需要描述其边界要素的属性表。(3)字段名称问题:标准中给出了字段名称和相应汉语语义的字段代码,在交换格式中字段名称全部采用字段代码代替。(4)属性字段扩展的扩展问题:根据地方需求,可以在标准结构的框架内扩展字段属性,但汇交国家的数据不允许扩展。(5)关于交换格式拓扑问题:根据数据库标准的要求,数据交换格式采用Topo1。在交换格式中,同一专题要素的公共边只描述一次,不能有冗余。18三、面向二次调查工作的扩展2、数据交换格式VCT输出要求(6)字母的大小写问题:在数据交换文件中不区分字母的大小写。(7)颜色问题:数据交换文件中颜色使用三个整数(R,G,B)描述。(8)逗号问题:在数据交换格式的第五部分使用半角逗号分隔,属性表中属性值内容中的逗号使用全角逗号。(9)地类界线问题:数据交换文件中构成图斑的地类界线应封闭。(10)标识码问题:在整个数据交换文件中要求标识码应保证全局唯一。(11)坐标有效位规定:要求数据交换文件中X、Y的坐标有效位为小数点后六位。19三、面向二次调查工作的扩展3、数据跨带处理规定对各地数据库涉及跨带处理的方法不作统一规定,要求数据库中的影像和矢量数据应作统一处理,叠加显示正确无误。同时,应具体说明跨带处理方法和相关投影参数,经跨带处理的影像数据应随数据库一同汇交至全国土地调查办。20四、标准实施的若干问题1、技术问题(1)行政与权属要素注意区别和联系软件设计时可灵活处理,注意与GIS平台的技术特点相结合农村部分权属主要是指集体土地所有权21(2)土地利用要素图斑与线状地物的关系描述在形式上的变化地类界线属性表的变化,强调了曾建拓扑关系的管理2211权属单位代码1QSDWDM1Char16见表10注3M12权属单位名称1QSDWMC1Char60非空M13权属单位代码2QSDWDM2Char16见表10注3O14权属单位名称2QSDWMC2Char60非空O15扣除图斑编号1KCTBBH1Char8非空M16扣除图斑权属单位代码1KCTBDWDM1Char16见表10注3M17扣除图斑编号2KCTBBH2Char8非空O18扣除图斑权属单位代码2KCTBDWDM2Char16见表10注3O233地类界线类型DLJXLXChar2见表37M代码地类界线类型1同时为线状地物的地类界线2同时为行政和权属界线的地类界线3同时为线状地物、行政和权属界线的地类界线4水域边界线9其他24(3)要注意与以下标准衔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基本农田上图技术规定》252、管理问题(1)标准贯彻实施通过软件实现选择最新版的软件;多与软件公司、省土地调查办联系、沟通。26(2)严格要求使用统一下发的质量检查软件,从数据生产的源头就控制住数据质量27第二部分建库技术方法一、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二、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28一、建库技术方法1、本次调查以及数据库建设的特点调查内容增加调查的技术路线与以往不同下发DOM逐级下发行政界线权属数据尽可能利用已有成果面积控制方法的变化292、数据库建设的总体特点为了更好的保证调查成果的质量,建议建库流程在外业前就要介入传统的数据内业建库流程需要重新梳理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调查和建库需求3、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流程30河北省的情况与其他省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31数据处理流程应特别注意如下线条重合时的处理:图斑界狐段地类界线状地物行政界线行政区狐段权属界保证严密重叠,与操作流程、软件功能有关。建议的操作流程:图斑-线状地物-复制地类界-生成行政区-生成行政界-制作权属界有关注意事项32(1)原则上不能打破调查的耕地图斑界线,每个耕地图斑确定一个坡度级;(2)当调查的耕地图斑涉及两个以上坡度级时,面积最大的坡度级为该耕地图斑的坡度级;(3)当耕地图斑面积较大(如从山顶到山底为一个图斑)、含有两个以上坡度级时,且各坡度级耕地面积相当时,可参照坡度分级界线,依据调查底图(DOM)上明显地物界线,可将该耕地图斑划分为两个以上不同坡度级的图斑。(4)对于破碎耕地,其整体视为一个图斑,按上述要求确定坡度分级。。有关注意事项33有关注意事项34坐标系转换只能保证:数据库从54系航片DOM,还原到80系航片DOM有关注意事项35有关注意事项36关于控制面积与县级行政区:1、控制界线下发后不允许移动,在处理时要小心谨慎。2、控制面积必须与下发的控制面积一致;不允许平差,存在差值时应按图幅控制面积查找原因,较小差值可把差值赋在本幅图斑中。3、椭球面积公式计算只能按图幅内图斑计算,不适合整个辖区大图斑的计算。在计算整个辖区控制面积时,必须依靠图幅控制。有关注意事项37关于报告的编写:1、规范----按照提纲编写、结构合理;2、充实----应该写的一定写;3、详尽----描述要详细到位;4、真实----怎么做的就怎么描述;5、专业----使用专业术语,避免错别字。有关注意事项381、特点尽可能利用已有成果(数据库和图件资料)要与农村土地调查成果从空间范围和内容结构上保持一致二、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392、数据库建设流程未建立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地区初始调查资料其他资料矢量与属性数据连接矢量数据采集属性数据采集栅格数据采集元数据采集已建立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地区原数据库检查变更调查资料其他资料原数据库处理栅格数据采集元数据采集数据入库成果输出矢量数据检查属性数据检查矢量属性一致性检查其他数据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