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部关于印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部属有关事业单位:为落实《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我部结合当前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实际情况,组织修订了《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试行)》,形成《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农业部关于印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农医发〔2007〕3号)和《农业部关于印发〈无马流感区标准〉等16个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规范的通知》(农医发〔2009〕第4号)同时废止。-2-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3-目录第一部分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标准……………………………………………………………4通则…………………………………………………………………………………………5无口蹄疫区标准……………………………………………………………………………10无猪瘟区标准………………………………………………………………………………12无小反刍兽疫区标准………………………………………………………………………13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区标准…………………………………………………………………15无新城疫区标准……………………………………………………………………………17无马流感区标准……………………………………………………………………………18无亨德拉病区标准…………………………………………………………………………19无西尼罗河热区标准………………………………………………………………………20无伊氏锥虫病(苏拉病)区标准…………………………………………………………21无马梨形虫病区标准………………………………………………………………………22无日本脑炎区标准…………………………………………………………………………23无马脑脊髓炎(东方和西方)区标准……………………………………………………24无马病毒性动脉炎区标准…………………………………………………………………25无尼帕病毒病区标准………………………………………………………………………27无水泡性口炎区标准………………………………………………………………………28无非洲马瘟区标准…………………………………………………………………………30无马鼻疽区标准……………………………………………………………………………31无马传染性贫血病区标准…………………………………………………………………32无马媾疫区标准……………………………………………………………………………33第二部分管理技术规范………………………………………………………………………34畜禽饲养场动物卫生管理通用规范………………………………………………………35动物隔离场动物卫生管理规范……………………………………………………………37屠宰厂(场)动物卫生管理规范…………………………………………………………39动物无害化处理场动物卫生管理规范……………………………………………………41动物及动物产品输入及过境管理技术规范………………………………………………43动物防疫档案管理规范……………………………………………………………………45规定动物疫病监测准则……………………………………………………………………47动物疫病风险分析准则……………………………………………………………………52-4-第一部分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标准通则无口蹄疫区标准无猪瘟区标准无小反刍兽疫区标准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区标准无新城疫区标准无马流感区标准无亨德拉病区标准无西尼罗河热区标准无伊氏锥虫病(苏拉病)区标准无马梨形虫病区标准无日本脑炎区标准无马脑脊髓炎(东方和西方)区标准无马病毒性动脉炎区标准无尼帕病毒病区标准无水泡性口炎区标准无非洲马瘟区标准无马鼻疽区标准无马传染性贫血病区标准无马媾疫区标准-5-通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各类相关区域的基本条件及建设步骤。本标准适用于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设、评估和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管理办法3术语和定义3.1规定动物疫病根据国家或某一区域动物疫病防控的需要,列为国家或该区域重点控制或消灭的动物疫病。3.2区(区域)动物卫生状况、地理或行政界限清楚的地理区域。区域范围和界限应当由兽医主管部门依据地理、法律或人工屏障划定,并通过官方渠道公布。3.3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在某一确定区域,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过规定的某一种或某几种动物疫病,且在该区域及其边界,对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流通实施官方有效控制,并经国家验收合格的区域。根据是否在区域内采取免疫措施,分为免疫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非免疫无规定动物疫病区。3.4动物亚群指动物群体中可通过地理、人工屏障或生物安全措施实施流行病学隔离的部分动物群体,该部分动物群体可以有效识别,且规定动物疫病状况清楚。3.5地理屏障又称自然屏障,是指自然存在的足以阻断某种动物疫病传播、人和动物自然流动的地貌或地理阻隔,如山峦、河流、沙漠、海洋、沼泽地等。3.6人工屏障指为防止规定动物疫病侵入,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周边建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隔离或封锁设施等。3.7保护区为了保护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动物卫生状态,防止规定动物疫病传入和传播,基于规定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根据地理或行政区域等条件,沿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边界设立的保护区域,在区域内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免疫接种、强化监测和易感动物的移动控制等措施。3.8感染控制区指根据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因素及调查结果,在可疑或已确认感染的养殖屠宰加工场所及其周边划定并实施控制措施以防止感染蔓延的区域。3.9有限疫情指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局部范围内发生的规定动物疫病,该规定动物疫病的疫情扩散风险可控或风险可忽略,可以通过采取建立感染控制区等措施控制和扑灭的规定动物疫病。3.10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动物体内开始,到最初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6-4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基本条件4.1区域区划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区域范围和界限应当由兽医主管部门依据地理、法律或人工屏障划定,并通过官方渠道公布。区域应当集中连片,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以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或全部区域,也可以是毗邻省的连片区域,原则上,至少以地级行政区域为单位。4.2社会经济基础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所在地应当具有一定畜牧业基础或经济贸易需求,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能保障和支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管理和维护。4.3机构队伍4.3.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成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与管理指挥协调机构和专家组织。4.3.2具有健全的兽医机构体系,兽医机构体系能力满足省级兽医体系效能要求。4.3.2.1具有健全的省、市、县三级兽医主管部门。4.3.2.2具有统一、稳定的省、市、县三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依法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工作队伍。4.3.2.3具有统一、稳定的省、市、县三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工作队伍,具有健全的动物疫病实验室体系。4.3.2.4具有稳定的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和工作队伍。4.4法规制度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建设区域的地理、畜牧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动物疫病防控的需要,制定完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的各项法规、规章、规范、标准和制度。4.5财政支持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保证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和日常运转维护的经费投入,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工作经费应当全额纳入财政预算,村级防疫员补贴落实到位。4.6规划制定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在准确掌握区域内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和规定动物疫情信息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客观评价动物卫生状况,制定疫病扑灭、净化计划及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实施方案。4.7防疫屏障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与相邻地区间具备地理屏障、人工屏障或保护区。确定并公布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指定通道,并在进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主要交通道口及口岸设立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配备检疫、消毒、交通和信息传输的设施设备,完善运行机制,对动物及其产品实施严格的监督检查。建立动物隔离场、隔离设施,设立警示标志。4.8测报预警规定动物疫病必须是《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规定报告的动物疫病。健全疫情报告制度,规范疫情确认程序,完善疫情测报预警体系;制定科学的监测计划和监测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区域内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所在省、市、县具有对动物疫情准确及时报告和预警的能力,并按照动物疫情管理有关规定,及时、准确报告疫情。4.9流通控制完善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监管制度。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引进动物及其产品应当来源于相应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确需从非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输入易感动物及其产品的,必须到输入地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办理准引手续;输入的动物产品,从指定通道进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输入的易感动物在动物隔离场按规定隔离,检疫合格后经指定通道进入无规定动物疫病-7-区。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对运输物及规定运输路线的清洁、消毒等。4.10检疫监管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对养殖、屠宰、隔离和无害化处理等场所强化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和检疫监管,按规定使用和管理检疫证明和标志。按照《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强化畜禽标识和追溯工作。4.11宣传培训应当加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管理的宣传教育,对公众或者特定人群(饲养者、贸易相关人员和兽医工作人员等)进行知情教育,提高法律法规制度标准知晓率,确保畜禽养殖者及生产企业自觉落实相关措施。加大培训力度,宣传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设理念和管理技术措施,提高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管理和维持的认识和能力。4.12档案记录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档案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记录格式和内容,完整、准确、规范记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运行和维持的档案资料,规范各类档案记录的归档、保存及管理。5各类区域建设的条件5.1免疫无规定动物疫病区5.1.1在规定时限内没有规定动物疫病的临床病例,感染或传播。5.1.2按规定实施免疫。5.1.3从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以外的地区和国家引进易感动物及动物产品,按《动物及动物产品输入及过境管理技术规范》执行。5.1.4必要时,沿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边界设立保护区,与毗邻地区或国家相隔离。5.1.5具备有效的、符合规定的监测系统和记录,所有相关报告和记录等材料准确、详细、齐全。5.1.6对区域内其他动物疫病采取符合国家要求的防控措施。5.2非免疫无规定动物疫病区5.2.1在规定时限内没有规定动物疫病的临床病例和感染。5.2.2区域内所有易感动物不实施免疫。5.2.3必要时,沿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边界设立保护区,与毗邻地区或国家相隔离。5.2.4从非免疫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以外的地区和国家引入易感动物及动物产品,按《动物及动物产品输入及过境管理技术规范》执行。5.2.5具备有效的、符合规定的监测系统和记录,所有相关报告和记录等材料准确、详细、齐全。5.2.6对区域内其他动物疫病采取符合国家要求的防控措施。5.3保护区根据地理、人工条件及规定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特点,沿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边界设立保护区。保护区可以设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内,也可以设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外。原则上,区域范围至少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5.3.1实施科学的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包括对易感野生动物及虫媒的监测。5.3.2根据需要实施免疫,并实行标识制度。5.3.3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应当遵循有关要求。5.3.4对区域内其他动物疫病采取符合国家要求的防控措施。5.3.5怀疑暴发规定动物疫病时必须立即调查,并采取必要措施,一经确诊,应当立即组织扑灭。设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外的保护区,发生规定动物疫病,无规定动物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