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成型工艺-赛益塑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注塑成型工艺2016.07.162目录12345塑料解释注塑成型工艺解释6789塑料造粒塑料性能测试塑料搅拌混合塑料烘干10注塑机分类塑料储存高分子材料解释塑料改性11注塑机系统组成3目录1213141516注塑机过胶头和射咀注塑机螺杆17181920注塑成型常见缺陷注塑成型模具模温机冷却塔21冷却水道和模具清洗机注塑成型模具保养和防护注塑机料筒注塑机参数22注塑件后续处理23粉碎机4•广义注塑成型工艺:是指将塑料原料通过专用设备,经过配料、混合、造粒、烘料、加热熔融、加压、注入、冷却、脱模、修边等操作制作一定形状的塑料成品件的工艺过程。一、注塑成型工艺解释5狭义的注塑成型工艺过程:一、注塑成型工艺解释6高分子材料也称为聚合物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再配有其他添加剂(助剂)所构成的材料。分为:塑料、橡胶、纤维、涂料、泡沫、黏合剂。高分子材料按来源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二、高分子材料解释特征:一是分子量大,二是分子量分布具有多分散性。即高分子化合物与小分子不同,它在聚合过程后变成了不同分子量大小的许多高聚物的混合物。我们所说的某一高分子的分子量其实都是它的一种平均的分子量,当然计算平均分子量也以不同的权重方式分为了数均分子量、粘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等。而小分子的分子量固定,都由确定分子量大小的分子组成。这是高聚物与小分子一个特征区别。7二、高分子材料分子链形状,造成注塑各向异性大厂的塑料的分子量正态分布小厂的塑料的分子量正态分布分子量的正态分布8加热后软化,形成高分子熔体的塑料成为热塑性塑料。主要的热塑性塑料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尼龙、聚碳酸酯、聚氨酯、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加热后固化,形成交联的不熔结构的塑料称为热固性塑料。常见的有环氧树脂,酚醛塑料,聚酰亚胺,三聚氰氨甲醛树脂等。塑料是指以聚合物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条件(温度、压力等)下可塑成一定形状并且在常温下保持其形状不变的材料。塑料根据加热后的情况又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三、塑料解释9三、塑料解释六大常见塑料的基本知识:PE是聚乙烯塑料,化学性能稳定,通常制作食品袋及各种容器,耐酸、耐碱及盐类水溶液的侵蚀,但不宜用强碱性洗涤剂擦拭或浸泡。加工稳定性好,不易吸湿。PP是聚丙烯塑料,无毒、无味,可在100℃的沸水中浸泡不变形、不损伤,常见的酸、碱有机溶剂对它几乎不起作用。多用于食具。。加工稳定性好,不易吸湿。PS是聚苯乙烯塑料,容易着色、透明性好,多用于制作灯罩、牙刷柄、玩具、电器零部件。它耐酸碱腐蚀,但易溶于氯仿、二氯乙烯、香蕉水等有机溶剂。加工稳定性好,易吸湿。PVC是聚氯乙烯塑料,色泽鲜艳、耐腐蚀、牢固耐用,由于在制造过程中增加了增塑剂、抗老化剂等一些有毒辅助材料,故其产品一般不存放食品和药品。加工稳定性差,易吸湿。ABS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的塑料,它色彩醒目,耐热、坚固、外表面可镀铬、镍等金属薄膜,可制作琴键、按钮、刀架、电视机外壳、伞柄等。加工稳定性差,易吸湿。PA是尼龙塑料,它的特性坚韧、牢固、耐磨,常用于制作梳子、牙刷、衣钩、扇骨、网袋绳、水果外包装袋等。无毒性,但不可长期与酸碱接触。加工稳定性差,易吸湿。101、添加改性(1)添加小分子无机物或有机物在聚合物(树脂)中加入小分子无机物或有机物,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以取得某种预期性能的一种改性方法。这种方法是最早的一种改性方法,它改性效果明显,工艺简单,成本低,因而应用十分广泛。相信在高校做过毕业课题的都接触和了解这种方法。这种改性方法按照改性目的分为降低成本(添加各种价廉的无机、有机填料)、提高强度(添加各种增强纤维)、提高韧性(添加弹性体及超细填料等)、提高阻燃性(添加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无机磷、有机卤化物、有机磷化物、有机硅及氮化物等)、提高寿命(添加各种抗氧剂、光稳定剂等)、改善加工性(添加增塑剂、热稳定剂、润滑剂及加工助剂等)、增加耐磨性(添加石墨、MoS2、SiO2等)、改善结晶结构(添加成核剂,具体有有机羧酸类、山梨醇类等)、改善抗静电及导电性(添加抗静电剂及导电剂)、改善可降解性(淀粉填充、降解添加剂等)、改善抗射线辐射性能等。这种方法常用的添加剂有:无机添加剂(填充剂、增强剂、阻燃剂、着色剂及成核剂等)、有机添加剂(增塑剂、有机锡稳定剂、抗氧剂及有机阻燃剂、降解添加剂等)。(2)添加高分子物质这种方法也成为共混改性,其主要的方法是在一种树脂中掺入一种或多种其它树脂(包括塑料和橡胶),从而达到改变原有树脂性能。由于共混改性的复合体系中都为高分子物质,因而其相容性好于添加小分子的体系,改性同时对原有树脂的其它性能没有太大影响。我们常见的聚合物合金就是此方法改性产物。共混改性是一种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对现有塑料品种实现高性能化、精细化的主要途径。四、塑料改性112、形态及结构改性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塑料本身的树脂形态及结构来改性。通常方法是改变塑料的晶型状态、交联、共聚、接枝等。(1)形态控制改性塑料的形态控制改性即控制塑料制品不同的聚集形态,使之取得我们预期的性能。这种方法是在非外力作用下通过加工成型工艺条件的调整,进行形态控制,一般称之为自我改性,其中以自增强最为常用。通过塑料形态控制可以改善塑料的许多性能,如力学、热学、光学等各个方面,有些方面的改性效果十分明显。例如通过成核技术控制结晶质量,用双向拉伸技术获取高度取向。(2)交联改性交联应该很熟悉,一般为线性结构交联为网状结构或立体结构。引发交联是需要外界条件的,通常为不同形式的能源(例如光、热、辐射等)。大分子链由于外界作用产生可反应自由基或官能团,从而在大分子链之间形成新的化学键,使线型结构聚合物形成不同程度网状结构聚合物。例如聚丙烯的交联改性可以提高其机械性能。(3)共聚及接枝改性这种方法主要是在原有的分子链上加上其他分子链段或功能基团。共聚是指两种或多种单体共同参加的聚合反应,能够扩展聚合物性能,是改进聚合物性能和用途的重要途径。例如聚苯乙烯与丙烯腈共聚改善聚苯乙烯性脆的弱点;聚氯乙烯与醋酸乙烯酯共聚改善聚氯乙烯的塑性。接枝有链转移接枝、化学接枝、辐射接枝,其改性在刚性体和弹性体方面的应用较多,例如苯乙烯-丁二烯接枝共聚物改善PS的冲击性能。四、塑料改性123、复合改性塑料的复合改性即通过粘合剂或热熔等方法将两层或两层以上的膜、片等材料复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种多层膜、片等材料的方法。塑料的复合改性实际上是塑料共混改性方法中层状共混的极端化,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塑料共混改性。四、塑料改性4、表面改性塑料表面改性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使塑料制品表面性能发生变化的一类改性方法。塑料表面改性与其它改性不同之处有二点:一是其改性仅局限于制品的表面,其内部性能不发生变化;二是其改性实施于塑料制品一次成型加工之后,属于二次加工改性。塑料表面改性的目的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应用的改性,另一类是间接应用的改性。(1)直接应用的塑料表面改性直接应用改性是指可以直接获得应用的一些改性,具体有表面光泽度、表面硬度、表面耐磨性及摩擦性、表面防老化、表面阻燃、表面导电及表面阻隔等。塑料表面这方面的改性近年来开发应用很快,如在塑料阻隔改性方面,表面阻隔改性占有很重要的地位。(2)间接应用的塑料表面改性间接应用改性是指为直接应用打基础的一些改性,具体如为改善塑料的粘接性、印刷性及层化性等而进行的提高塑料表面张力的改性。例如,以塑料电镀为例,未经表面处理的塑料品种只有abs的镀层牢度能达到要求;尤其聚烯烃类塑料品种,镀层牢度十分低,必须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与镀层的结合牢度,方可进行电镀处理。13造粒工序:是将高聚物树脂与各种添加剂、助剂,经过计量、棍合、塑化、切粒制成颗粒状塑料的生产过程,塑料颗粒是塑料成型加工业的半成品生产工艺:1、配料前的准备工作2、配方称量3、捏合捏合可分为加热捏合与冷却捏合,用高速捏合机4、挤出造粒挤出造粒可用单螺杆和双螺杆挤出机。主要控制挤出温度、螺杆转速、切刀转速和粒料冷却。使粒料不发生粘粒,颗粒尺寸均匀,塑化较好五、塑料造粒141.GB1033⑺0塑料比重实验方法2.GB1034⑺0塑料吸水性实验方法3.GB1035⑺0塑料耐热性(马丁)实验方法4.GB1036⑺0塑料线膨胀系数实验方法5.GB1037⑺0塑料透湿性实验方法6.GB1038⑺0塑料薄膜透气性实验方法7.GB1408⑺8固体电工绝缘材料工频击穿电压、击穿强度和耐电压实验方法8.GB1409⑺8固体电工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下相对介电系数和介质消耗角正切实验方法9.GB1410⑺8固体电工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统和表面电阻系数实验方法10.GB1411⑺8固体电工绝缘材料高压小电流间歇耐电弧实验方法11.GB1039⑺9塑料力学性能实验方法总则12.GB1040⑺9塑料拉伸实验方法13.GB1041⑺9塑料紧缩实验方法14.GB1042⑺9塑料曲折实验方法15.GB1043⑺9塑料简支梁冲击实验方法16.GB1633⑺9热塑性塑料软化点(维卡)实验方法17.GB1634⑺9塑料曲折负载热变形温度(简称热变形温度)实验方法18.GB1635⑺9塑料树脂灰分测定方法19.GB1636⑺9模塑料表观密度实验方法20.GB1841⑻0聚烯烃树脂稀溶液粘度实验方法21.GB1842⑻0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实验方法22.GB1843⑻0塑料悬臂梁冲击实验方法23.GB1846⑻0聚氯醚树脂稀溶液粘度实验方法24.GB1847⑻0聚甲醛树脂稀溶液粘实验方法25.GB2406⑻0塑料燃烧性能实验方法氧指数法26.GB2407⑻0塑料燃烧性能实验方法炽热棒法件六、塑料性能测试1527.GB2408⑻0塑料燃烧性能实验方法水平燃烧法28.GB2409⑻0塑料黄色指数实验方法29.GB2410⑻0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实验方法30.GB2411⑻0塑料邵氏硬度实验方法31.GB2412⑻0聚丙烯等规指数测试方法32.GB1657⑻1增塑剂折光率的测定33.GB1662⑻1增塑剂结晶点的测定34.GB1664⑻1增塑剂外观色泽的测定(铂-钴比色法)35.GB1665⑻1增塑剂皂化值及酯含量的测定36.GB1666⑻1增塑剂比重的测定(韦氏天平法)37.GB1667⑻1增塑剂比重的测定(比重瓶法)38.GB1668⑻1增塑剂酸值的测定(1)39.GB1669⑻1增塑剂加热减量的测定40.GB1670⑻1增塑剂热稳定性实验41.GB1671⑻1增塑剂闪点的测定(开口杯法)42.GB1672⑻1增塑剂体积电阻系数的测定43.GB1673⑻1增塑剂外观色泽的测定(碘比色法)44.GB1674⑻1增塑剂酸值的测定(2)45.GB1675⑻1增塑剂酸值的测定(3)46.GB1676⑻1增塑剂典值的测定47.GB1677⑻1增塑剂环氧值的测定(盐酸——丙酮法)48.GB1678⑻1增塑剂环氧值的测定(盐酸——吡啶法)六、塑料性能测试1649.GB1679⑻1增塑剂氯含量的测定50.GB1680⑻1增塑剂热分解温度的测定51.GB2812⑻1安全帽实验方法52.GB1658⑻2增塑剂灰分的测定53.GB1659⑻2增塑剂水分的测定(比浊法)54.GB1660⑻2增塑剂运动粘度的测定(品氏法)55.GB1661⑻2增塑剂运动粘度的测定(恩氏法)56.GB1663⑻2增塑剂凝固点的测定57.GB2895⑻2不饱和聚酯树脂酸值的测定58.GB2896⑻2聚苯乙烯树脂中甲醇可溶物的测定59.GB2913⑻2塑料白度实验方法60.GB2914⑻2聚氯乙烯树脂挥发物(包括水)测定方法61.GB2915⑻2聚氯乙烯树脂水萃聚液电导率测定方法62.GB2916⑻2聚氯乙烯树脂干筛实验方法63.GB2917⑻2聚氯乙烯热稳定性测试方法——刚果红法和pH法64.GB2918⑻2塑料试样状态调理和实验的标准环境65.GB3354⑻2定向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实验方法66.GB3355⑻2纤维增强塑料纵横剪切实

1 / 7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