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设计欧洲古典文明时期的设计是古罗马建筑风格的集大成者。罗马斗兽场大角斗场平面呈椭圆形,周长527米,占地2万平方米,由沙场、看台和地下室三部分组成。沙场位于中央,是观看奴隶或野兽角斗表演的场所。环围沙场的是拥有60排阶梯式座位,可容纳观众5万余人。是现代运动场所设计的基础地面建筑有四层,除第四层的实墙外,一至三层外部都有连续的拱券,既美观又可减轻建筑物的重量。每层拱券之间分别装饰有不同的罗马柱。地下还有一层,专门用来容纳进行角斗比赛的猛兽、角斗士以及升降台等各种机关,中央的角斗场可灌水进行水战。拱券与罗马柱作为古罗马建筑的标志,不仅代表着欧洲古典建筑设计风格,在西方世界里还是“法制”与“民主”的精神象征。18、19世纪西方建筑风格开始传入亚洲各国,各式各样的建筑上都可以使用古罗马装饰,但只能算一种局部的装饰手法。设计风格不仅仅是一种表面装饰,运用得当可以为设计加分,在不合适的条件下使用,可能只会画蛇添足。因为现代设计发源于欧洲,所以现代设计与欧洲的历史、文化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了解欧洲文明的发展历史,就不能分辨和理解西方的设计,也就无法将现代设计的理念更好的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古埃及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艺术、建筑和设计对欧洲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所以古埃及文明被视为欧洲文明的渊源之一。古埃及时期主要指公元前30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在这将近3000年的历史中,古埃及一直实行法老制,保留着崇拜自然与万物的原始宗教信仰,并创作出一种非常稳定的艺术风格。绘画是古埃及艺术的典型代表。古埃及绘画可以分为两种:带浅浮雕的壁画和纸莎草画。阿门哈特的石碑彩色浮雕类似于立体绘画,形象微微凸出于壁面,外轮廓仍勾线填色,背景空白处阴刻象形文字以表达画中含意。画中人勾肩搭臂形成一个整体。人物和景物都被置于一个平面,在一条水平线上进行构图安排,极富装饰性,造型程式化富有简练概括单纯的美感。莎草画与象形文字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纸莎草纸画,享誉世界。纸莎草是人类最古老的书写材料之一,它本是生长在尼罗河三角洲上的一种富有纤维的植物,古埃及人创造性地用这种材料制造出原始纸张,用于绘画和书写,是古埃及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埃及纸莎草画的题材多取自于卢克索神庙的壁画及神话传说,形象生动,色彩绚丽,多配有古埃及象形文字。纸莎草纸画颜色多以金、蓝、红、赭为主,颜料是由动植物和矿物为原料特制而成,这种留着毛边仍保留着植物原始形态和粗糙肌理的画,将古埃及文明展示得淋漓尽致。古埃及壁画与纸莎草花风格基本一致,以人物为主,通常描绘的是统治者的肖像、生活场景和神话传说,周围装饰有古埃及象形文,带状构图,内容丰满。“正面律”:人物的头部画侧面像,眼睛为正面效果,肩膀为正面,腰部以下又变为侧身,肢体动作僵硬;男性皮服涂棕色,两腿前后分开站立,女性皮服涂浅黄色,双腿并拢;面部大多没有表情,或者说神情严肃,黑发、黑眼珠、黑眼眶,穿白色衣服。古埃及的绘画还通过人物形象大小和所处的位置表示人物的阶级地位,地位越高的人形象越大,努力和仆人的画像最小。古埃及人物雕像都是表情严肃,手臂紧贴身体两侧,男子雕像的双腿前后分开站立,女子双腿并拢,表面涂色规律与绘画相同,并以人物的大小代表地位的高低。国王夫妇并肩而立,都是左脚略向前迈出半步,但没有行进的动势,全身的重心仍落在两只脚上。在埃及雕刻中从未表现过把全身重心放在一条腿上,而另一条腿轻轻地离开地面的人物,这种站立姿式增强了安定稳固的感觉。国王两臂垂直,双手握拳,以表示力量的集中;王妃左手弯曲放在国王左胳膊上,右手臂搂抱着国王的腰,这是埃及夫妇像的标准格式。尽管立姿呆板,但人物的面部隐露微笑的表情还是生动的。雕刻家对男女躯体作了不同的对比处理,通过薄而紧身的长衣刻画出女性柔软起伏的曲线和优美的体形,而国王在埃及雕刻中则是永远年轻而理想化的躯体。彩陶女神现今所见最早的作品是阿姆拉提时期的彩陶塑女像。立像高28厘米,双手高举向内卷曲,头很小成蛋形,无眉目秀发,上身裸露,以起伏变化的曲线构成洗练、单纯的人体,腰际以上着棕红色,可能是赤裸的肤色,下身呈灰褐色,像是穿着简洁的裙子。从高举的双臂,随势弯曲的姿势看,好像在翩翩起舞,整个形象给人以生动活泼的动感。从这尊陶塑女像看,远古埃及的雕塑造型自由奔放,重整体造型,艺术语言简练概括,大胆舍去一切人体细节,单纯到接近抽象,如今看来颇有现代感。拉蔌荷特普及妻诺佛列特像拉蔌荷特普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王子,他和妻子诺佛列特的坐像集中体现了埃及王族的雕像规则:人物正襟危坐,双腿并齐,男子右手横陈胸前,左手置于膝上;女子双手护胸,面容平静严肃,没有性格的刻画和情感的流露。王子除短裤外全身裸露,肩阔胸厚,肌肉丰健,蕴含着征服一切的力量,皮肤呈棕红色,可能是因为男子常常出征和常受日晒雨淋。女像则为淡黄肤色,娇嫩白皙,这是由于长期闺房生活养成的。这两尊像各有不同的美感。王子具有力的健美,妻子主要呈现出纯洁的柔美:清秀的面容两边分列浓密短发,身着白色连衣长裙,整个体态造型富有对称的匀衡美。雕刻的艺术语言极为简练,于概括中见刚柔变化,可谓古王国时期审美理想的典范作品。卡别尔王子木雕埃及肖像雕刻中的法老和王公贵族雕像,按宗教规则严格遵循“正面律”程式,所以这类雕像的姿态和表情都较僵化呆板,神性多于人性。但是身份低贱的人物的雕像就很少受这种程式的局限,更多偏重于生活形态的写实。这类人物大多是作为俑陪葬的,比较杰出的有《村长像》。这件木雕立像高110厘米,属第四王朝作品,原名叫卡别尔王子。当时,王子作为王家族庄园的管理者,类似工头的地位,在田间监督奴隶劳动,兼及组织人力筑坝修水渠,据说这件雕像出土时一个旁观者惊叫道:“这是我们的村长。”事实上他也像个村长,他那肥头胖脑的神气使人联想到一个忠于主子、欺压奴隶的乡村小吏的典型。《书记像》,这件雕像的姿式动作和表情更加接近生活的真实。书记是记录主人言词的小吏,没有地位,所以不受王族雕像程式的约束。雕像刻画出这个书记在聚精会神地听主人讲话,准备记录的动作神情。雕像造型写实,对人物结构的处理丝丝入扣而不琐碎,这是第五王朝最生动的作品。《书记像》墓室里的战士在中王国时期的墓室里还流行一种小型的木制雕刻。最有名的是在阿西尤特地方的一个将军墓中发现的有80个战士组成的队列雕像,像高40厘米,有弓箭手和枪盾兵。其中的弓箭手是来自努比亚的雇佣军。群雕列队战士被表现在行动之中,身体裸露,健壮有力,只是在每个人的腰间系有朱色裤式短裙,个个神勇善战,很有生活气息。斯芬克司像又叫塔尼斯的人面狮身像,长220厘米,被确认是阿门哈特三世的雕像,在埃及同类雕像中,它是别具一格的,在于人的脸上长出了狮子的耳朵,并用厚厚的鬣毛把头、胸、肩包了进去,从而增强了头部浑厚凝重的效果,充分显示了庄严威武的力量。阿门哈特三世像阿门哈特三世是第十二王朝盛期的帝王。他治世48年间大兴水利工程,开发莫里斯人工湖,树立纪念巨像,建筑神庙和迷宫,颇有建树。阿门哈特雕像是中王国时期雕刻的最高成就代表,它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特征。在古王国时期那种绝对的威严观念已经开始削弱,开始注重人物的情绪刻画。埃及美后涅菲尔蒂像《涅菲尔蒂》雕像的写实技巧极高可达乱真之境,人们很难相信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隶艺术家之手。涅菲尔蒂是十八王朝法老王阿赫那东之妻。史称阿赫那东是勇敢大胆的改革家,他竭力削弱宗教对王权的控制,扩大法老王的世俗权力,这种重世俗人生权利的改革,对艺术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艺术减少了神性而充实了生活和生命的气息。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埃及艺术才逐渐摆脱僵化程式,趋向生动活泼的现实主义,《涅菲尔蒂》雕像就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代表。室外法老像埃及法老是神的化身,除了在陵墓和王陵庙宇中供奉法老石像外,埃及人还在全国的庙宇中供奉法老石雕像。到十八王朝时建筑同雕塑紧密配合,法老的雕像被放到了门外,为了让大众也能目睹。由于建筑物越造越大,法老的雕像也越来越大。在拉美西斯二世统治下的埃及帝国,一些巨大的石像有的竟高达65英尺。辩证法告诉人们,任何事物发展到顶峰时就意味着开始衰落。从下一代法老起,埃及的权威开始败落,埃及雕塑的传统形式也随之衰落。但是古埃及的文明却开始经过克里特岛影响到欧洲,首先是古代希腊。乔塞尔层级金字塔弯形金字塔底比斯王陵谷胡夫金字塔高约136米,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670年),是埃及全国规模最大的一座法老的金字塔,它的底部为正方形,每边长约230米,用230万块3吨至30吨重的巨石,以51度的倾角向上修筑而成的。其底部四边几乎是正北、正南、正东和正西,误差少于一度,方位测定之准确令人吃惊。考古学家认为它绝不是出于偶然,而是建筑师以右框星为指针定出来的。胡夫金字塔还是艾菲尔铁塔未建成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而且经历三次地震依然屹立不倒。金字塔高大、稳定、庄严、简洁的形象,与尼罗河三角洲的风光十分协调,带有强烈的原始性。狮身人面像在仅次于胡夫金字塔的哈夫拉金字塔的东面,伏着一尊巨大的狮身人面像,它面朝着东方,似乎在向初升的太阳行注目礼。其实狮身人面像在希腊神话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一千多年了。它和金字塔共同显示了法老生前的无上权威以及死后的灵魂不灭。这个巨大的、身子蜷缩着的巨像,是在一个软石灰石小丘的基础上雕刻而成的。它雄踞在巍峨的金字塔旁,更为法老的陵墓增添超人间的威仪和神秘感。狮身长240英尺,高66英尺,人面部是哈夫拉法老的理想肖像。这种创造起源于图腾崇拜:把某种动物当成祖先或神加以崇拜,再把法老的面容雕在这种动物身上,这就意味着法老是神的化身,借以显示无上权威。太阳神庙又称阿蒙神庙,既是法老起居的宫殿,又是供奉太阳神以及让人们进行朝拜的宗教建筑。太阳神庙外部建有厚墙,墙体布满浮雕,入口处很窄,并立有一对方尖碑。埃及现存最早的神庙建筑是古王国时期狮身人面像前的“斯芬克司庙”遗址。神庙建筑既是古埃及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折射出古埃及人对太阳神为首的众神的信仰。它延续时间比金字塔要长一倍以上,几乎与埃及古文明相始终。一代又一代地,不惜代价地修筑众多的神庙是法老统治的需要,也是古埃及人热衷与多身信仰的一种反映。神庙全景模型图神庙内部的多柱大厅神庙内部包括三个主要部分:有廊柱的内庭院,接受朝拜的多柱大厅,以及只准僧侣进入的神堂。多柱大厅的石柱异常粗大,上面刻有浮雕和装饰花纹,目的是使大厅内部光线更暗、空间拥挤,令进入神庙朝拜的人觉得神秘和恐惧,自然的对法老和神产生敬畏感。卡纳克阿蒙神庙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精神在物质的重量下感到压抑,而这些压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始点,这也就是卡纳克阿蒙神庙艺术构思的基点。阿布辛拜勒神庙方尖碑古埃及的一种整块方形条石制成,顶端呈方尖锥状的纪念碑。其流行与埃及的太阳神崇拜有关,古埃及人以高耸的碑体和尖锥象征太阳的光芒。古王国时代已有方尖碑神庙的建筑,于庭院中立巨碑奉祀太阳。到新王国时期广为流行,方尖碑多成对竖立在神庙和王宫大门两侧,刻有象形文字和图画以作纪念。碑体石料重逾百吨,最大的为第十八王朝法老吐特摩斯三世在底比斯阿蒙神庙所立,高32米,重230吨,被称为古代建筑工程的奇迹。卢克索神庙卢克索神庙前的方尖碑卡纳克神庙前的方尖碑卢克索神庙的人首斯芬克斯大道羊头狮身斯芬克斯神道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人开始制作和使用各种家具,家具的种类很多,制作家具的材料主要是木材,法老的一些随葬家具则是用青铜制作。家具的制作水平很高,表面常用雕刻和镶嵌进行装饰,最后还用砂石磨光。埃及家具几乎都带有兽形样的腿,而且前后腿的方向一致,这是古埃及家具与后来古希腊、罗马家具的一个重要区别。埃及家具种类很多,床、椅、柜、桌、凳俱全,有的是折叠的或可拆卸的,早期的造型线条僵挺,包括靠椅的背板是直立的,后期的靠椅的背板变成弯曲而倾斜的形状,表明设计师开始注意家具的舒适性。几千年来家具设计的基本形式都未能完全超载古埃及设计师的想象力。在公元前1000多年的随葬家具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复杂的榫接结构、用皮革或亚麻制作的座位和类似油漆的涂料,显示了古埃及人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