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清洁生产对策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北京市清洁生产对策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作者:万运良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参考文献(71条)1.中国绿色经济系列丛书20042.仲崇立绿色化学导论20003.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与现代化建设20024.郑拴虎二十一世纪初北京市可持续发展政策取向研究20025.王扬祖推进中国的清洁生产1995(04)6.北京市统计局2001年和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7.北京统计年鉴(2001)8.刘江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20019.滕藤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200110.杨开忠.李国平持续首都200011.王伟中中国可持续发展态势分析199912.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世纪之初北京发展战略研究200113.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北京市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北京行动计划)研究报告200114.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北京市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资料汇编200015.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北京市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领导小组办公室UNDP技术援助北京市可持续发展重点领域行动方案16.王金南市场经济与工业污染防治199617.文同爱关于清洁生产的法律思考[期刊论文]-中国环境管理1997(2)18.乔致奇全国清洁生产工作进展和展望1998(01)19.尼克斯环境质量与残余物管理199020.尼克斯经济学与环境—物质平衡方法199121.陈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199622.沈承刚政策学19962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污染控制司美国污染预防清洁生产政策文献选编19942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B-4子项目政策课题组中国现行技改和工业政策的回顾与评价19952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法规司中国环境保护法规全书19972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7)199727.国家统计局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汇编28.张坤民.张世秋可持续发展论199729.段宁.尹荣楼清洁生产论文集199530.李静清洁生产在北啤199531.夏光环境污染与经济机制199232.彭希仁电镀清洁生产技术与管理199633.BillLLong经合组织国家清洁生产1995(04)34.OECDPromotingCleanerProductioninDevelopingCountries199535.UNEPGovernmentStrategiesandPoliciesforCleanerProduction199436.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报告200237.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史捍民企业清洁生产实施指南199738.杨振强推进清洁生产的政策研究39.杨振强企业推进清洁生产的管理和运行机制40.杨振强清洁生产评价体系研究41.杨振强北京市清洁生产调研报告42.UkAnnualReport.ThisCommonInheritance19974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044.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面向2049年北京的城市发展200145.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北京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探索与实践200246.叶正波可持续发展评估理论与实践200247.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北京市十五时期环境保护规划200248.劳爱乐.耿勇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200349.JJPeirce.RFWeinerEnvironmentalPollutionandContro1200050.李贵宝我国重点和主要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辨识诊断与整治对策研究[学位论文]博士后200051.林豫松中国环境保护的制度缺陷与制度创新[学位论文]硕士200052.郝明亮广州市可持续发展环境规划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153.姜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254.黄帅试论上海城市环境与经济建设的互动作用[学位论文]硕士199955.王静天津市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探讨[学位论文]硕士200156.YanTaiTheReportCollectionofSino-NorwegianEnvironmentTechnologyCo-operation200457.PaulLBishopPullutionPreventionFundamentalsandPractice200358.LuChangheBreakingtheSpiralofUnsustainability:AnExploratoryLandUseStudyforAnsai.TheLoessPlateauofChina200059.德利克·埃尔森.田学文.朱志辉烟雾警报--城市空气质量管理199960.李友梅.刘春燕环境社会学200461.刘振英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200162.莱斯特·R·布朗.克里斯托弗·弗莱文.希拉里·弗伦奇.佟亮.李欢瑞.任洪涛世界现状2000200063.王龙.赵海英ISO14000与清洁生产的关系[期刊论文]-北方环境2000(3)64.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面向2049年北京的城市发展200165.罗一新ISO14000系列标准与清洁生产的关系及区别[期刊论文]-矿山机械2001(5)66.WTTsai.CYChang.SYWangResources.CleanerProductionofcarbonabsorbentsbywastecorncob2001(01)67.小野嘉雄.木村役一郎MAP--全员参加的经费效率化198268.AnnikMagerholmFetCleanerProductionandIndustrialEcologe69.DavidSalvesenMakingIndustrialParksSustainable70.FBoonsGreeningProductsaFrameworkforProductChainManagement2002(10)71.季国雄关于节能图表法的研究报告1986相似文献(10条)1.会议论文张逸庭.王秀.王华.朱琇梅清洁生产,促进蔗糖业的可持续发展——云南省2003年清洁生产审核实践2004本文通过对清洁生产和蔗糖业清洁生产的介绍,对在蔗糖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如何选定清洁生产审核重点和目标,寻找清洁生产机会,筛选清洁生产方案,以期达到蔗糖业推行清洁生产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会议论文郑晓梅实施清洁生产推行环境标志制度是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008清洁生产是一个创新性的系统工程,是循环经济的基础。同时,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开展清洁生产应借第三方检查的助力,在企业内部形成:策划一执行,检查~纠正~实现企业整体提升的良性循环,使清洁生产的成果持之以恒。实施清洁生产,推行环境标志制度其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可获得产品质量和环境行为的“双优”、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是建材产业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3.期刊论文何新源.HEXin-yuan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上海染料2010,38(1)该文主要论述了清洁生产,特别是工业领域的清洁生产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必由之路、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和方法、清洁生产在企业环境管理中的实例.通过至上而下推行的清洁生产将从根本上对环境效益的产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期刊论文张丰.ZhangFeng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1999,21(4)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两方面内容.清洁生产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相吻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推行清洁生产仍存在着观念障碍、技术障碍和经济障碍,因此,有必要改革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建立清洁生产审计制度,并加强清洁生产宣传教育.5.学位论文冉华庆我国清洁生产法律政策研究2006当今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在所有现存的环境问题中,工业污染最为突出,这列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提出了挑战,迫使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不得不考虑自己的生存环境对环境的影响,并积极寻求一种能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全新途径。清洁生产(CleanerProduction)由此应运而生。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目前经济发展基本上仍然沿用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模式。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规模迅速发展,再加上环境法制不健全,以污染物末端处理(end-of-pipetreatment)为中心,执法力度较为薄弱,即处于“不良立法”和“低度执法”状态,致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总体上日趋严重。而清洁生产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兼顾工业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双赢策略。国内外清洁生产实践经验表明,由于市场机制难以提供强有力的清洁生产刺激信号,清洁生产的市场拉动力是非常有限的,清洁生产的推进需要国家通过法律的自觉规制予以实现。然而目前我国的清洁生产研究仍然仅仅侧重于技术和管理方面,有关法律政策的研究非常薄弱,因此急需加强对我国清洁生产法律政策的研究,以便为有关立法活动提供理论支持,更好地促进我国的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事业。本文共分四个部分,从总体上介绍了清洁生产法产生的背景以及涉及清洁生产立法的基本理论(思想基础、技术基础、驱动机制),在比较分析国内外的清洁生产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法律障碍,结合清洁生产立法的基本规律,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清洁生产法律政策的设想。第一部分旨在介绍分析清洁生产法产生的背景。这一部分从当今世界及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谈起,指出——从污染物“末端治理”到“全过程控制”构成了清洁生产法产生的背景,也正是基于此背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96年总结了清洁生产的特点。其次,通过对我国清洁生产产生的特殊背景分析,得出结论:清洁生产法的诞生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第二部分旨在分析清洁生产立法的基本理论。首先研究清洁生产立法的思想基础——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构成了清洁生产立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其次,着重从产业政策与企业内部行为(企业的管理与技术改进)分析清洁生产立法的技术基础;再次,从国家政策的外部规制分析清洁生产立法的驱动机制。通过以上三部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清洁生产立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必须考虑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外部与内部两个环境,并且政府要综合利用强制、激励、压力和支持四种驱动机制,从而最终推动企业走上清洁生产的道路。第三部分旨在对清洁生产进行比较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清洁生产立法的概况,总结了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清洁生产促进法》之前我国清洁生产的相关立法以及在该类立法的推动下我国清洁生产的进展情况。其次分析了国外主要发达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国家的清洁生产立法及实施状况。其中着重分析了美国清洁生产实施状况,因为美国是世界上较早进行清洁生产立法的国家,美国清洁生产立法的诸多方面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对我国清洁生产立法有许多借鉴作用;同时也介绍了法国与日本两个极具代表性的发达国家的清洁生产立法工作;另外也对泰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转型国家)的清洁生产立法及实施进行简要介绍,从而总结了国外清洁生产的基本特点。最后通过对我国与发达国家实施清洁生产的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必须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走有中国特色的清洁生产立法道路,即我国清洁生产立法目的必须具有实现工业污染物的源头控制与促进工业发展战略变革的双重性,同时,我国清洁生产立法应属于环境立法与产业立法的交叉范畴。第四部分旨在提出完善我国清洁生产法律政策的设想。首先对我国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相关政策进行

1 / 10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