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清洁生产方法•1.清洁生产方法论•2.清洁生产的一般技术方法•3.清洁生产机会识别方法1.清洁生产的方法论•方法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方法论是关于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的科学思维的正确方法理论。•1.1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基本思想•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合称“老三论”。•①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其核心思想是整体观念。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系统性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将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作为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的变动规律性,因而具有科学方法论的意义。•②控制论的基本是:客观世界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系统,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系统都是信息系统,具有信息交换的过程。•在控制论中,按控制过程形式分为四种控制方式:⑴程序控制⑵跟踪控制⑶自适应控制⑷最佳控制•③信息论是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信息的度量、传递和变换规律的科学。•1.2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对清洁生产的指导作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是构筑对清洁生产理念的主要思维方法、手段和途径,其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是确立清洁生产的“统筹兼顾、效率优先”理念和方法的思想前提。•②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是确立生产和服务过程“系统动态优化”理念和方法的思想前提。要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清洁生产目标,就要强化废弃物在生产和服务过程的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回收利用;强化对生产过程八个方面的系统动态管理和系统寻优活动,以生产过程最优化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污染产生排放量最小化的目标。•③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是确立清洁生产的“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理念和方法的思想前提。第三章清洁生产方法•1.清洁生产方法论•2.清洁生产的一般技术方法•3.清洁生产机会识别方法2.清洁生产的一般技术方法•技术方法是人们在技术实践过程中所利用的各种方法、程序、规则、技巧的总称,它帮助人们解决“做什么”、“怎样做”以及“怎样做得更好”的问题。•技术方法大致可分为具体技术方法和一般技术方法两类。•2.1源头消减(过程控制、回收利用、末端治理)•源头消减技术方法是减少生产和服务过程的废弃物(污染物)产生与排放,在进入生产和服务过程前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包括设计、规划计划、调度方案、工艺布局、原辅料材料采购等方面。•源头消减是清洁生产首先要采取的一般技术方法,其侧重点是绿色设计。•绿色设计一方面优化方案,达到投入资源总量最小化、种类数和有毒有害物最小化。另一方面重点关注可回收、可维护、可拆卸、可再造等环境设计目标,达到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化、资源利用率和再用率最大化的目的。•2.2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工业自动化的一个概念,是为达到规定的目标而对影响过程状况的变量所进行的操作。•在清洁生产中,过程控制是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对废弃物(污染物)产生与排放围绕减量化目标进行生产全过程控制。包括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生命周期(从摇篮到坟墓)控制两个方面。•绿色制造的技术思路•产品环节尽可能考虑材料使用少、对人及环境无害或少害、生产和使用过程的低排放、易回收和再资源化等相关问题。•生产环节尽可能考虑降低资源消耗、实现水和能源的梯次利用、建立以副产品为投入品的产业共生链、使用清洁能源或可更新能源等相关问题。•选用原料尽可能考虑环境友好、低毒性、可回收和再资源化等相关问题。•车间布局尽可能考虑具有安全、健康、环保和高效等相关问题。•生产工艺尽可能考虑采用“五高五低”(科技、效益、效率、规模、循环;成本、消耗、排放、污染、毒性)特征的工艺,对工艺环节产生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理和再利用,以实现排放和废弃减量化。•商品包装尽可能考虑满足减量化、可回收再用、可循环再生、可降解处理的无公害绿色包装等问题。•2.3回收利用•回收利用是指对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方法,包括梯级利用、再生利用、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等。随着循环经济的双向物流体系的建立,生产和服务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成为发展静脉产业的重要资源、回收利用的技术呈多元化趋势。•对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通常有源头消减、过程控制、回收利用、末端治理四种方法。•2.4末端治理第三章清洁生产方法•1.清洁生产方法论•2.清洁生产的一般技术方法•3.清洁生产机会识别方法第三章清洁生产方法•1.清洁生产方法论•2.清洁生产的一般技术方法•3.清洁生产机会识别方法3.清洁生产机会识别方法•清洁生产机会识别方法是指通过生产和服务过程的调研诊断而提出清洁生产方案的方法。•识别:辨认、辨别、区分、分辨;认识、区别•机会:具有时间性的有利情况。近义词:时机、机遇;•3.1系统分析法•3.2对标分析法•3.3成功案例法•3.4平衡分析法•3.1系统分析法•系统分析方法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方法。系统分析是诊断和研究的最基本方法。•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是两个:其一是进行“诊断”,即找出问题及其原因;其二是“开处方”,即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清洁生产审核实践中,清洁生产机会识别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系统分析方法。在清洁生产审核的预评估阶段,把生产过程看作一个系统,并抽象出原辅材料(动力)、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管理、员工、产品和废弃物等八个要素。图•3.1系统分析法•围绕废弃物在哪里产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减等问题,通过对生产过程八个要素的对标分析和成功案例比照分析,找出改进点,并确定本轮清洁生产审核的备选重点和重点、设置清洁生产目标。进入审核的评估阶段,在对审核重点进一步系统分析基础上结合物料或能量、水或污染因子平衡分析诊断,查找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3.2对标分析法•对标分析又叫标杆分析或基准分析,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和管理等相关内容和指标,将先进企业作为标杆或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出改进方案的诊断和研究方法。•清洁生产机会识别的对标分析,以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为重点,其过程主要有:①确立清洁生产的对标因素;②选择标杆或标准;③企业情况与标杆或标准相关对标因素的差异性比较分析;④提出并选择可行的改进方案。•清洁生产中,对标分析的重点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2.1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的对标分析•3.2.2能耗指标限额对标分析•3.2.3清洁生产指标对标分析•3.2.4污染物控制对标分析•3.2.1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的对标分析•是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对在用的工艺和设备进行对照比较,查找可行方案的分析方法。•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的适用法规主要有:•①国家发改委第九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由鼓励、限制和淘汰类三类目录组成。•不属于以上三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②工信部《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工信部《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公告(工节【2009】第67号)•工信部《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二批)》工信部《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三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完善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我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现予公布,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同时废止。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文件对产业结构调整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主任张平•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七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第一类鼓励类•一、农林业1.中低产田综合治理与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建设2.农产品基地建设3.蔬菜、瓜果、花卉设施栽培(含无土栽培)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4.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开发与应用5.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6.重大病虫害及动物疫病防治•二、水利1.江河堤防建设及河道、水库治理工程2.跨流域调水工程3.城乡供水水源工程三、煤炭1.煤田地质及地球物理勘探2.120万吨/年及以上高产高效煤矿(含矿井、露天)、高效选煤厂建设3.矿井灾害(瓦斯、煤尘、矿井水、火、围岩、地温、冲击地压等)防治•四、电力1.水力发电2.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电站建设3.采用30万千瓦及以上集中供热机组的热电联产,以及热、电、冷多联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第二类限制类•一、农林业1.天然草场超载放牧2.单线5万立方米/年以下的普通刨花板、高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装置3.单线3万立方米/年以下的木质刨花板生产装置第三类淘汰类•一、落后生产工艺装备(一)农林业1.湿法纤维板生产工艺2.滴水法松香生产工艺3.农村传统老式炉灶炕(二)煤炭1.国有煤矿矿区范围(国有煤矿采矿登记确认的范围)内的各类小煤矿2.单井井型低于3万吨/年规模的矿井3.既无降硫措施,又无达标排放用户的高硫煤炭(含硫高于3%)生产矿井(三)电力1.大电网覆盖范围内,单机容量在10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2.单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下的常规小火电机组3.以发电为主的燃油锅炉及发电机组(5万千瓦及以下)4.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设计寿命期满的单机容量20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公告工节[2009]第67号为进一步推动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落后高耗能设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09]48号)要求,结合工业、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实际情况,经相关行业协会推荐、专家评审,现将《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以下简称《目录》),共9大类272项设备(产品),包括电动机27项,电焊机和电阻炉13项,变压器和调压器4项,锅炉50项,风机15项,泵123项,压缩机33项,柴油机5项,其他设备2项,予以公告。各生产和使用单位应抓紧落实《目录》中所列设备(产品)的淘汰工作,生产单位应停止生产,使用单位应尽快更换高效节能设备(产品)。各级节能监察机构应加强对《目录》中所列设备(产品)停止生产和淘汰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四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2年第14号•为加快淘汰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深化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国发〔2011〕47号)的要求,结合工业、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实际情况,我部制定了《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二批)》。一、本目录共12大类135项设备(产品),包括电动机1项,工业锅炉8项,电器61项,变压器1项,电焊机1项,机床34项,锻压设备20项,热处理设备2项,制冷设备1项,阀1项,泵2项,其他设备3项。二、本目录所列机电设备(产品)主要是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需要淘汰的高耗能落后的机电设备(产品)。三、各生产和使用单位应抓紧落实本目录中所列设备(产品)的淘汰工作,生产单位应停止生产,使用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停止使用并更换高效节能设备(产品)。各级节能监察机构应加强对本目录中所列设备(产品)停止生产和淘汰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四、本目录自2012年10月1日起执行。本目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特此公告。附件: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二批).doc•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