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的消毒与管理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医疗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反之又推动临床医疗水平的进步,新的医疗设备不仅有新的功能,也会采用新的材料,新的操作方法,新的结构,而医院的设备消毒,隔离也需要有更加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消毒方法不仅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并且可以保护设备的性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重点交流•1、呼吸机的消毒•2、婴儿培养箱的消毒•3、空气消毒的新进展•4、空气净化技术一、呼吸机相关设备的消毒灭菌与维护:1、所有要灭菌或消毒的与呼吸治疗相关的设施均需要先彻底清洁。整个设备包括主机、压缩机、管路、传感器等,特别是重复使用的呼吸管路及流量传感器,容易被血渍、痰痂污染和堵塞,如果不做彻底的清洁则会影响机器的性能和灭菌的效果。2、直接或间接接触下呼吸道黏膜的物品需灭菌或高水平消毒。用于呼吸道的物品经化学剂消毒后,要用无菌水冲冼。例如:呼气阀等部件,但要根据设备说明进行相应的灭菌措施。3、呼吸机管路中的冷凝水要定期倾去,操作时要注意避免流向病人侧,操作后要洗手。不要在呼吸回路的吸气管道与湿化罐之间放置滤菌器。冷凝水会为细菌生长提供条件,同时冷凝水使管路内径变细,从而增加病人呼气的阻力。4、湿化器用水要用无菌水。湿化器的消毒和灭菌和呼吸管路是一样重要的,也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5、雾化器:同一病人在不同时间使用小容量的给药雾化器,需要消毒和无菌水冲冼或仅作干燥;不同病人间使用,则要更换经灭菌或高水平消毒的雾化器。作吸入治疗的雾化器,不同病人之间或同一病人使用超过24小时,要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处理。简易呼吸器,在不同病人间使用时,要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处理。呼吸机其他部件的消毒方法•呼气流量传感器、加热丝等:75%酒精消毒、晾干•风扇过滤网:每日检查,必要时清水漂洗、晾干•呼吸机外表面:使用中呼吸机每日75%酒精擦拭需专业设备人员消毒的呼吸机部件•呼气模块•呼吸机内部的呼气路径与吸气路径在结构上多采用单向活瓣分隔,以确保在吸气回路压力过高时排放过高的气体,避免引起患者气道损伤。因此,一旦患者呼出气体中带有细菌或病毒,都有可能污染设备内部的呼气路径,甚至是吸气路径。特别是遇到传染性极强的特殊病种,如传染性非典性肺炎等,此路径的消毒就显得更为突出,一般需联系设备管理部门或专业设备人员进行消毒。•二、婴儿培养箱的清洁与消毒(一)处理前的拆卸1、切断电源,拔下电源线、皮肤温度传感器的连接。2、取出婴儿床3、旋转床搁板固定旋钮,使它处于锁开位置。4、取出床搁板密封条。5、取出床搁板。6、取出温度控制仪。(由专业人员进行每季度)7、取出栅栏。8、旋下空气过滤器盖的两个螺钉,取下空气过滤器并检查过滤网。使空气输入管与接头脱离。10、在恒温罩上取出操作窗的垫圈和窗塑料套,以及取出转动圆窗的窗塑料套。11、取出输液软垫。(二)终末处理流程1、皮肤温度传感器用0.5‰含氯消毒液彻底清洗表面,再用干净布或纸巾擦干,不可浸入消毒液中。2、输液软垫、床搁板密封条、垫圈、窗塑料套、栅栏、空气输入管、浸泡在0.5‰含氯消毒液中30分钟后用无菌水清洗,然后用干净布或纸巾擦干。3、用0.5‰含氯消毒液擦拭所有表面(包括孔和凹陷的地方)、婴儿床、床倾斜机构、床搁板、空气过滤器及盖、以及所有的门、窗。4、过滤网每周清洗并晾干,如有破损及时更换。如更换病人则必须进行注:所有的消毒必须在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洁后进行•注意事项1、不能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清洁有机玻璃。2、不能进行紫外线的照射消毒2、不要用润滑油或其他易燃物来润滑婴儿床支架。3、清洗温控仪必须小心,以免液体进入罩壳;温控仪的锁扳手必须拨动>90°后才能取出。4、温控仪在关机45分钟后才能取出,以免造成灼伤。还有其他的安全注意事项非消毒环节注意,不再累述。清洗机体清洗温控仪医疗机构空气卫生学要求•Ⅰ类区域环境主要包括洁净手术室和层流病房。这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10cfu/m³。•Ⅱ类区域环境主要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这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200cfu/m³。三、空气消毒的进展医疗机构空气卫生学要求•Ⅲ类区域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和房间。这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500cfu/m³。•Ⅳ类区域包括传染病科及病房,这类环境空气中的细菌总数没有具体要求。空气净化消毒方法----通风•通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医疗机构的门诊室和病房可根据室外风力的大小和气温的高低,适时地开窗通风。如每天上、下午各开窗通风1—2次,每次15—30分钟,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自然通风简单,不需要动力,运行管理方便,其通风量随气候条件和室外风速适时调节。自然通风•运行情况和效果难以预测和评价。•过程控制有一定难度。•室内外温差不大时,效果不好。机械通风•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只能保持正压,适于污染源分散及室内污染并不严重的场所。•自然送风与机械排风有效地保持负压,适用于室内污秽气体比较多的房间。•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效果最好,适用于卫生条件较高的场所。医院中央空调的注意事项•首先对功能要求、设备概况、卫生条件等进行调查研究,确定空气调节方式、空气调节分区以及空气调节负荷等。•绝对避免污染的空气逆流到清洁的房间。•手术室、ICU、分娩室等特殊区域要有可靠的空气调节设备。•手术室、ICU、分娩室以及传染病房等特殊区域,尽可能不使用风机盘管、诱导器以及整体式空调箱。•凡含有病菌的空气和有害气体,在排出以前必须进行处理。•医院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减震和降低噪音的要求。•确保新风口周围环境清洁,正确引入新风。•定期进行空调部件的清洁消毒。•当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流行,最大限度地引入室外新鲜空气。空气净化消毒方法----紫外线•直接照射法:安装时紫外线灯(30W紫外线灯,在1.0m处的强度70µw/cm²)应均匀分布,强度平均不少于1.5W/m³,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间接照射法:倒V形反光罩下的紫外线安装在室内距地面1.8m—2.2m的高度,转向天花板照射,使上部空气达到消毒空气净化消毒方法—动态空气消毒机•原理:过滤除尘除菌、高强度紫外线杀菌和静电吸附除菌。•类型:挂机、柜机和吸顶式。•优点:适于有人状态下空气消毒。•缺点:挂机、柜机有死角。空气消毒方法—化学法•喷雾法:采用空气气溶胶喷雾器•薰蒸法:•常用消毒剂:过氧乙酸和过氧化氢等。•0.5%过氧乙酸,20ml/m³,60min。•1.5%过氧化氢,20ml/m³,60min。美国CDC报道化学喷雾不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消毒剂喷雾不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消毒剂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空气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消毒剂喷雾的危害----呼吸道刺激症状----环境污染不同区域空气净化方法•Ⅰ类区域:采用层流洁净空气净化技术。•Ⅱ类区域:采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和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Ⅲ类区域:采用自然通风、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和喷雾或熏蒸消毒。•Ⅳ类区域可采用Ⅲ类区域空气消毒方法。医院空气净化效果监测•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样。•采样方法:平板暴露法。•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²时,设对角线3点;≥30m²时,设5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采样方法: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5m处,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盖好立即送检。结果判定•Ⅰ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m³,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Ⅱ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m³,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Ⅲ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m³,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IV类区域:细菌总数未有明确要求。医院空气消毒的误区•忽视自然通风。•滥用化学消毒剂。•过分依赖空气消毒设施。四、空气洁净技术ISO14644-1《洁净室及相关控制环境第1部分空气洁净度的分级》对“洁净室”定义:“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的房间,房间的建设和使用方式要尽可能减少室内引入、产生和滞留粒子,室内其它相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和压力按要求进行控制”。洁净技术是什么?洁净就是“使粒子的进入、产生、滞留最少化”的一种技术。洁净级别≥0.5µm≥5µm100级350<粒子数≤350001000级3500<粒子数≤35000粒子数≤30010000级35000<粒子数≤350000300<粒子数≤3000100000级350000<粒子数≤35000003000<粒子数≤30000300000级3500000<粒子数≤1050000030000<粒子数≤90000如何实现洁净度?首先,要对进入洁净区的送风经初、中、高效过滤器过滤。这种送风的目的在于:(1)稀释并清除室内人员和设备散发出的粒子和细菌;(2)向房间加压,确保脏空气不会流入洁净室。其次,洁净室的建筑材料不产生粒子且便于清洁。最后,进入洁净区的人员要穿专用服装罩住身体,使他们散发的粒子和微生物最少。使用、维护是关键!•设计是根本:很多医院的设计有问题;•选择承建单位很重要:要有施工业绩;•验收建议请第三方监测;•手术室、设备科要有人懂:公司培训;•使用、维护要有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定期监测:温湿度、压差、空气培养等;5、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1)分体式空调:(2)窗式空调:(3)中央空调系统:医疗卫生机构空调系统的消毒管理应执行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全空气系统(大空间、制冷快、噪音低)风机+盘管(节能、成本低)什么时候需要清洗?《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19210-2003)4.5需清洗的条件:当出现下面任何一种情况时,应对通风系统实施清洗:a)通风系统存在污染:①系统中各种污染物或碎屑已累积到可以明显看到的程度;②或经过检测报告证实送风中有明显微生物,微生物检查的采样方法应按照GB/T18204.1《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的有关规定进行;③通风系统有可见尘粒进入室内,或经过检测污染物超过GB/T17095《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所规定要求。b)系统性能下降:换热器盘管、制冷盘管、气流控制装置、过滤装置以及空气处理机组已确认有限制、堵塞、污物沉积而严重影响通风系统的性能。c)对室内空气质量有特殊要求:人群受到伤害,如证实疾病发生率明显增高、免疫系统受损的居民建筑,特殊环境,有敏感建材或重要处理过程的建筑。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第八条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保持清洁、无致病微生物污染,并按照下列要求定期清洗:(一)开放式冷却塔每年清洗不少于一次;(二)空气过滤网、过滤器和净化器等每六个月检查或更换一次;(三)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每年清洗一次;(四)风管系统的清洗应当符合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什么时候需要消毒?《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第11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立即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待其检测、评价合格后,方可运行:(一)冷却水、冷凝水中检出嗜肺军团菌;(二)空调送风中检出嗜肺军团菌、β-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三)风管积尘中检出致病微生物;(四)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大于100cfu/cm2;(五)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大于100cfu/cm2;(六)风管内表面积尘量大于20克/m2;(七)卫生学评价表明需要清洗和消毒的其它情况。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第十三条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暴发流行,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每周对运行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下列设备或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者更换。(一)开放式冷却塔;(二)过滤网、过滤器、净化器、风口;(三)空气处理机组;(四)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空调系统的冷凝水和冷却水以及更换下来的部件在处置前应进行消毒处理。第十四条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导致或